子曰: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中國時報 2007.08.29
以獨特取代正常
周奕成
沒有自信的人想和別人一樣。有自信的人想要做獨特的人。
台灣不必是正常的國家,因為台灣本來就是獨特的國家。
世界上其實沒有幾個正常國家。馬爾地夫可能不算正常國家。烏干達當然不是正常國家。索馬利亞不是正常國家。車臣、吉爾吉斯都不是正常國家。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巴拿馬是一群不正常國家。以色列不可能是正常國家。日本不認為自己是正常國家。加入歐盟的國家都放棄做正常國家。美國從來就不想當正常國家,而且很得意地宣稱自己不是正常國家。
事實上,獨特主義(Exceptionalism)──我的國家很獨特,我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構成,也有獨特的機運,乃至獨特的使命,這種獨特主義往往正是塑造國家認同、強化國民意識的重要思想。
固然在歷史上,獨特主義有時候伴隨著過高的自我期許與自我中心,也驅使某些國家走上擴張甚至帝國主義。但那是對於大國而言。對於台灣這樣的小國,獨特主義不僅沒有壞處,也符合事實,更有助於國家的進步。
台灣是一個國家。由於台灣成為一個國家的歷史十分獨特,也就使得台灣注定是一個獨特的國家。台灣本來不是一個國家。由於冷戰體制在西太平洋的建立,讓台灣有了成為國家的機遇。台灣能夠成為國家,並不是基於任何普遍或特殊的權利,而是國際局勢所安排。
當然,台灣繼續做為一個國家,則不是太平洋兩岸的強權所能夠左右,而是出於台灣人民自主的選擇。
歷史命運(或上帝)給予台灣做一個國家的機遇,但是也對台灣人開出了條件──沒有人和你同類,你只能和自己同類(one of a kind)。你要做一個國家,就只能做一個獨特的國家,同時應該做一個獨特的國家。
台灣人民選擇台灣繼續做一個國家,也就要接受台灣的獨特性,進而發揚台灣的獨特性,從台灣的獨特性中,看到國家的未來。
我常覺得,人必須要先認識自己,然後接受自己,並且時時改善自己。
台灣的國民也應該要先認識我們所處的現實,接受我國的獨特性,並且藉由此一獨特性去追求國家的進步。
追求正常國家的論點,當然是有道理的,因為要去扭轉過去虛假的大中國神話。追求正常國家的渴望,更是可以理解也是人人共有的,因為想要獲得國際上更多的便利和尊重。所以,對外爭取更多國際空間是應當的──如果手段和代價合理的話。
但是時時覺得我們自己不正常,又時時把這種不正常的感覺拿來歸咎其他人──怪罪中國、怪罪美國、怪罪國民黨、怪罪統派、怪罪外省人、怪罪不支持民進黨的本省人、怪罪其他表態不力的民進黨人,這就不是健康的心態。
特別是民進黨的正常國家決議文,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個企圖搶權的黨主席用來牽制他自己同黨總統候選人的怪招。如果我們的國家真的那麼不正常,那麼這樣的行為就是徹底地剝削這種不正常狀態──少數政客從國家的不正常中獲利。
追求正常國家,只會讓台灣人時時覺得自己不正常。正常真的是值得追求的目標嗎?正常可以算是國家的長遠目標嗎?而種種務虛與內鬥的做法,又怎麼能夠使得台灣更正常呢?
台灣真的不必再覺得自己不正常。認識我們的獨特性、喜愛我們的獨特性、發揮我們的獨特性,才能讓台灣找到長遠的目標。民進黨正常國家決議文說錯了,台灣不會因為正常而偉大。台灣必定是因為獨特才偉大。
(作者為第三社會工作室召集人)
Tuesday, August 28, 2007
Monday, August 27, 2007
有貓耶!!!
看著沙發上那令人喜愛的小貓兒,儘管似乎還有著些許野性,但已經是人類努力了一萬年的生物實驗成果呢,而這個可愛的實驗還會進行下去的,只要這些小傢伙持續盤踞著我們的沙發。
我和貓的因緣起始於上學前, 大約5歲左右,故事是:所謂「貓來貧狗來富豬來開當鋪」,有一天我家突然跑來一隻貓, 一隻三色花母貓,從此貓在心中住下一直到今天, 那一隻貓一直和我們相處一直到我小學三年級。 記憶最深刻的是:晚上睡覺的時候, 牠會跑到我胸口來捲成一團, 呼嚕呼嚕的和我躲在棉被裡。 我問大人為什麼「貓咪會呼嚕呼嚕?」, 老媽說:「原來貓和老鼠原來是好朋友, 後來為爭十二生肖排名, 最後過河時貓被老鼠陷害, 從此貓被老鼠氣得得蝦龜(氣喘), 從此貓鼠成為天敵…」。 瞧!多人情味的解釋。 後來貓懷孕生小貓, 我們跑去看一窩的小貓, 大人叫我們小孩子不要, 因為貓的巢如果被人知道就要搬家! 果然, 不一下子, 就看母貓叼著小貓的脖子, 走在屋樑上一隻一隻的搬。 所以後來看到黑貓宅急便的logo 就很親切。
我喜歡貓除了是記憶的聯結外, 貓十足是可愛、神祕與獨立的象徵。 牠不像狗巴著人, 有癩皮狗沒有癩皮貓。 據我觀察, 貓一天2/3睡覺、 1/3梳頭、洗臉兼健身或思考貓生的意義,剩下的零頭才有空理人類。 所以並不是人豢養貓, 而是貓收留了人。 在宗教上有所謂的「貓的神學」與「狗的神學」,差別是: 人類養我、 餵我、 抱我、 照顧我、 和我玩, 很棒! 所以狗說:「人類一定是我的上帝」而貓說:「我一定是人類的上帝」,連埃及人也同意得畫上壁畫以資證明。 偶而在路上看到一隻貓橫過(cat walk), 心情就會好那麼一下子! 剛好「CATWALK」就是「凱渥」-台灣知名的模特兒經紀公司。
我和貓的緣份一直沒斷, 可惜後來沒有一隻貓善終的! 都是中毒死掉,應該是鄉下開放空間,貓容易吃到中毒的老鼠,還有一次幫貓除蚤,貓莫名其妙舔死了,可能是劑量太重,埋掉的前一天,二哥用他的walkman在貓貓耳邊播了一夜的「大悲咒」。 結婚後老婆是「pseudo-felisphobia」的患者, 曾經撂下「這個家有貓無我有我無貓」的狠話!後來她說要養貓時我懷疑: 「這又不知道是那一條考題?」好吧!順水推舟…,最近才「彿洛依德式」的把原因找出來:原來老婆國中時養過貓,後來莫名其妙的死掉, 屍體被發現時已經多天過去, 從此留下「幼年創傷」。,現在貓已經進駐一個多月, 最近的家庭糾紛就是: 小鬼們為抱貓的時間長短爭吵, 連老婆有時也會加入戰局…。
(DO NOT WAKE UP THE SLEEPING CAT)
"Who can believe that there is no soul behind those luminous eyes!" - Theophile Gautier
(leave me alone! DO NOT BOTHER ME!!!)
考古學的發現顯示,可愛的貓咪成為人類鐘愛的寵物之歷史比大家所知的還早許多--至少遠在9千5百年前!
考古學家在西亞島國塞普勒斯南部發現了一個完整的貓骨架化石,旁邊是一個有9千5百年老的人類墓地,意味著那隻貓是馴養的。史密森機構國家自然史博物館的動物考古學家Melinda Zeder指出,只差沒有在貓的脖子上發現鈴噹,這是一個強烈的證據顯示貓在該處生前生後都有特別的地位。之前發現馴養貓的最早證據來自埃及的4千年老之貓遺骨,埃及的壁畫和雕刻都暗示著貓有崇高地位。
過去十年來,巴黎自然史博物館的考古學家Jean-Denis Vigne等人在塞普勒斯小鎮Shillourokambos分析考古遺址中的動物骨骸。該考古遺址提供了十萬年前從土耳其遷入的第一批新時期時代人類居民之詳細資料。過去幾年來,Vigne等人已發掘出農人帶來的狗、牛、山羊、綿羊、狐狸、豬和鹿等。Zeder還打趣地說,這些居民是從名符其實的諾亞方舟而來的。
Vigne等人也曾發現過貓的骨骸,只不過和人類的關係不明。在2001年,一位在9千5百年前一個30歲人的墓地工作的同仁發現了一具8個月大的貓遺骨,這兩份骨骸相距半米不到,埋藏在同樣的深度,有同樣的沈積物,保留的狀態也相同,強烈地顯示他們是一塊給埋葬的。那幅骨骸屬於一隻斑貓(Felis silvestris),體型比現代的家貓略大,相信是家貓的祖先。那隻貓是怎麼身亡的,還不清楚,不過牠的骨骸是連接在一起的,沒有屠宰過的痕跡,意味著是故意和人類一起埋藏而免遭野生動物啃食的。他認為這顯示牠應該是隻馴養的貓,因為野生動物的骨骸被埋掉時,骨頭是分散的。
儘管這個發現十分有趣,不過由於沒有保留下來的軟骨而無法直接定年,所以還不是萬無一失的。然而哈佛大學的人類學家Ofer Bar-Josef認為這個結果終究是為大家所廣泛接受。如果這個發現的解釋是正確無虞的,那麼貓咪就在狗兒成為人類的好朋友3千年後,成為人類寵物的一員。
原學術論文:
J.-D. Vigne et al. Early Taming of the Cat in Cyprus. Science, Vol 304, Issue 5668, 259 , 9 April 2004.
以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家為主的研究團隊藉由族群遺傳學的資料,推算家貓馴化始於一萬年前的近東地區。
同時任職於英國劍橋大學與美國國家癌症中心的動物學家Carlos Driscoll調查了全球各地的979隻貓,其中包含了野貓(Felis s. silvestris)、家貓(Felis s. catus)、沙貓(Felis s. margarita)與中國沙漠貓(Felis s. bieti)等各種貓亞種。藉由比較這些貓兒們的基因組中短相連重複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 STR)以及粒線體DNA(mitochondrial DNA),一如預期,這些不同地區的野貓亞種在親緣分析中被分入不同群中,有趣的是,所有的家貓都被分在與近東的野貓亞種同一個分群中,而在經由分子時鐘的推算,可以推測這個過程大約發生在一萬年前。根據這項研究結果,貓的馴化在人類歷史上是一次單一事件,而這些馴化的貓隨著人類的遷徙而散佈到世界各地。而這個家貓開始馴化的時間點也恰好與中東肥沃月彎地區人類進入農業社會的時間吻合。因此科學家推測,一開始貓與人類的關係可能並非始於人類的主動飼養,而是由於穀倉的建立而使齧齒類動物聚集在人類聚落,而吸引野貓在人類聚落附近活動,從而開始了貓的馴化過程。
貓在所有馴化的動物中,扮演著獨特的地位,既親近又疏離,膩人卻又常不見蹤影。因此以往認為為貓的馴化是相當晚近的,發生在四千五百年的埃及,而與埃及將貓奉為神明的過程有關。但是考古學家在賽普勒斯挖掘出一個定年為九千五百年前的考古遺址中,發現貓與人埋葬在一起。儘管這個發現不能證明被埋葬的貓是與死者經由儀式共同喪在一起,或是貓在當時已經跟人有著非常親密的關係,但是可以明確顯示,當時貓已經進入了人類的聚落之中。
原學術論文:
C. A. Driscoll et al. 2007. Science doi1139518
我和貓的因緣起始於上學前, 大約5歲左右,故事是:所謂「貓來貧狗來富豬來開當鋪」,有一天我家突然跑來一隻貓, 一隻三色花母貓,從此貓在心中住下一直到今天, 那一隻貓一直和我們相處一直到我小學三年級。 記憶最深刻的是:晚上睡覺的時候, 牠會跑到我胸口來捲成一團, 呼嚕呼嚕的和我躲在棉被裡。 我問大人為什麼「貓咪會呼嚕呼嚕?」, 老媽說:「原來貓和老鼠原來是好朋友, 後來為爭十二生肖排名, 最後過河時貓被老鼠陷害, 從此貓被老鼠氣得得蝦龜(氣喘), 從此貓鼠成為天敵…」。 瞧!多人情味的解釋。 後來貓懷孕生小貓, 我們跑去看一窩的小貓, 大人叫我們小孩子不要, 因為貓的巢如果被人知道就要搬家! 果然, 不一下子, 就看母貓叼著小貓的脖子, 走在屋樑上一隻一隻的搬。 所以後來看到黑貓宅急便的logo 就很親切。
我喜歡貓除了是記憶的聯結外, 貓十足是可愛、神祕與獨立的象徵。 牠不像狗巴著人, 有癩皮狗沒有癩皮貓。 據我觀察, 貓一天2/3睡覺、 1/3梳頭、洗臉兼健身或思考貓生的意義,剩下的零頭才有空理人類。 所以並不是人豢養貓, 而是貓收留了人。 在宗教上有所謂的「貓的神學」與「狗的神學」,差別是: 人類養我、 餵我、 抱我、 照顧我、 和我玩, 很棒! 所以狗說:「人類一定是我的上帝」而貓說:「我一定是人類的上帝」,連埃及人也同意得畫上壁畫以資證明。 偶而在路上看到一隻貓橫過(cat walk), 心情就會好那麼一下子! 剛好「CATWALK」就是「凱渥」-台灣知名的模特兒經紀公司。
我和貓的緣份一直沒斷, 可惜後來沒有一隻貓善終的! 都是中毒死掉,應該是鄉下開放空間,貓容易吃到中毒的老鼠,還有一次幫貓除蚤,貓莫名其妙舔死了,可能是劑量太重,埋掉的前一天,二哥用他的walkman在貓貓耳邊播了一夜的「大悲咒」。 結婚後老婆是「pseudo-felisphobia」的患者, 曾經撂下「這個家有貓無我有我無貓」的狠話!後來她說要養貓時我懷疑: 「這又不知道是那一條考題?」好吧!順水推舟…,最近才「彿洛依德式」的把原因找出來:原來老婆國中時養過貓,後來莫名其妙的死掉, 屍體被發現時已經多天過去, 從此留下「幼年創傷」。,現在貓已經進駐一個多月, 最近的家庭糾紛就是: 小鬼們為抱貓的時間長短爭吵, 連老婆有時也會加入戰局…。
(DO NOT WAKE UP THE SLEEPING CAT)
"Who can believe that there is no soul behind those luminous eyes!" - Theophile Gautier
(leave me alone! DO NOT BOTHER ME!!!)
考古學的發現顯示,可愛的貓咪成為人類鐘愛的寵物之歷史比大家所知的還早許多--至少遠在9千5百年前!
考古學家在西亞島國塞普勒斯南部發現了一個完整的貓骨架化石,旁邊是一個有9千5百年老的人類墓地,意味著那隻貓是馴養的。史密森機構國家自然史博物館的動物考古學家Melinda Zeder指出,只差沒有在貓的脖子上發現鈴噹,這是一個強烈的證據顯示貓在該處生前生後都有特別的地位。之前發現馴養貓的最早證據來自埃及的4千年老之貓遺骨,埃及的壁畫和雕刻都暗示著貓有崇高地位。
過去十年來,巴黎自然史博物館的考古學家Jean-Denis Vigne等人在塞普勒斯小鎮Shillourokambos分析考古遺址中的動物骨骸。該考古遺址提供了十萬年前從土耳其遷入的第一批新時期時代人類居民之詳細資料。過去幾年來,Vigne等人已發掘出農人帶來的狗、牛、山羊、綿羊、狐狸、豬和鹿等。Zeder還打趣地說,這些居民是從名符其實的諾亞方舟而來的。
Vigne等人也曾發現過貓的骨骸,只不過和人類的關係不明。在2001年,一位在9千5百年前一個30歲人的墓地工作的同仁發現了一具8個月大的貓遺骨,這兩份骨骸相距半米不到,埋藏在同樣的深度,有同樣的沈積物,保留的狀態也相同,強烈地顯示他們是一塊給埋葬的。那幅骨骸屬於一隻斑貓(Felis silvestris),體型比現代的家貓略大,相信是家貓的祖先。那隻貓是怎麼身亡的,還不清楚,不過牠的骨骸是連接在一起的,沒有屠宰過的痕跡,意味著是故意和人類一起埋藏而免遭野生動物啃食的。他認為這顯示牠應該是隻馴養的貓,因為野生動物的骨骸被埋掉時,骨頭是分散的。
儘管這個發現十分有趣,不過由於沒有保留下來的軟骨而無法直接定年,所以還不是萬無一失的。然而哈佛大學的人類學家Ofer Bar-Josef認為這個結果終究是為大家所廣泛接受。如果這個發現的解釋是正確無虞的,那麼貓咪就在狗兒成為人類的好朋友3千年後,成為人類寵物的一員。
原學術論文:
J.-D. Vigne et al. Early Taming of the Cat in Cyprus. Science, Vol 304, Issue 5668, 259 , 9 April 2004.
以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家為主的研究團隊藉由族群遺傳學的資料,推算家貓馴化始於一萬年前的近東地區。
同時任職於英國劍橋大學與美國國家癌症中心的動物學家Carlos Driscoll調查了全球各地的979隻貓,其中包含了野貓(Felis s. silvestris)、家貓(Felis s. catus)、沙貓(Felis s. margarita)與中國沙漠貓(Felis s. bieti)等各種貓亞種。藉由比較這些貓兒們的基因組中短相連重複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 STR)以及粒線體DNA(mitochondrial DNA),一如預期,這些不同地區的野貓亞種在親緣分析中被分入不同群中,有趣的是,所有的家貓都被分在與近東的野貓亞種同一個分群中,而在經由分子時鐘的推算,可以推測這個過程大約發生在一萬年前。根據這項研究結果,貓的馴化在人類歷史上是一次單一事件,而這些馴化的貓隨著人類的遷徙而散佈到世界各地。而這個家貓開始馴化的時間點也恰好與中東肥沃月彎地區人類進入農業社會的時間吻合。因此科學家推測,一開始貓與人類的關係可能並非始於人類的主動飼養,而是由於穀倉的建立而使齧齒類動物聚集在人類聚落,而吸引野貓在人類聚落附近活動,從而開始了貓的馴化過程。
貓在所有馴化的動物中,扮演著獨特的地位,既親近又疏離,膩人卻又常不見蹤影。因此以往認為為貓的馴化是相當晚近的,發生在四千五百年的埃及,而與埃及將貓奉為神明的過程有關。但是考古學家在賽普勒斯挖掘出一個定年為九千五百年前的考古遺址中,發現貓與人埋葬在一起。儘管這個發現不能證明被埋葬的貓是與死者經由儀式共同喪在一起,或是貓在當時已經跟人有著非常親密的關係,但是可以明確顯示,當時貓已經進入了人類的聚落之中。
原學術論文:
C. A. Driscoll et al. 2007. Science doi1139518
Tuesday, August 14, 2007
由剝而復
黑格爾﹙Hegel﹐1770–1831﹚:「現實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現實的。」,即「凡存在即是合理」。「荒謬」可是發生了, 但那不是獨立事件, 否認結果偁其荒誕, 倒不如思考孕育其產生的本質與脈絡。 批評「結果」可使每個人成為「事後諸葛」。
18分上大學個人覺得如果符合經濟學上的「供需平衡」:想上學的有學校去,要養家有份稱為「老師」的職業也不錯,順便帶動週圍的消費。其實這是因為大家太熟悉這個議題了,所以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評論,連我也一樣。
30年前大學四年教的東西可能今天用一個學期就可以教完,反而今天知識累積與流通的速度讓老師怎麼教也教不完,隔壁系的必修從三學分一學期改成四學分兩學期,最後今年開始教評會通過六學分上下學期, 理由是教不完, 我倒是覺得有點「本末倒置」, 事實上有興趣能自修的人上網去, 能學到的專業一定比老師教的多又詳細, 而且直接到世界各大名校去,當然語文要有點程度。 所以老師與學校的目的不是教而是引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而是提供一般人無法獨購的資源,圖書館與資料庫越來越越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人的素質,「蓬生蔴中不扶自直」而不是「沆瀣一氣」,理論上監獄和學校有點像,有人越關越爛、有人越學越好。所以在陣痛之後大家就聰明了,好像call-in節目一樣, 剛開始熱鬧滾滾, 後來收視率越來越越差,撐不下去的關門,剩下的最後成為各方「相濡以沫」的地方。後段學校以後一定會關門,在臺灣學校是品牌的考慮,在華人世界學校(監獄)是建立關係的地方,唯一能救後段學校的是「門檻」,比如說求職學歷要求,但所以在陣痛之後大家就聰明了,就會計算、 就有trade-off。
用制式教育的最末-「博士學位」來看,三十年前有博士學位是功成名就的保證,告貸賣地也要送去唸,現在沒人笨到拿自己的錢去唸博士,因為已經沒有就業市場、沒有經濟效益,拿教育部的公費去留學的人,從前規定要回國服務,不然找保證人要錢;現在已經無限制了,哪裡有工作哪裡去,回臺灣找不到工作難保搞出另一個孫逸仙或許信良。但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應該不是就業市場與經濟效益的考量(但某方面絕對是…),否則各大學沒有對應的就業市場的系應該要第一個關門,杜老爺的上古史只有獨門,我現在忝為人師,發現所有人都一樣,在人生旅途上,在純真的關係中想找到自己的存在,every dog has his day,或許是浪費,但在父母的心中一直是只要我能夠放心的去吧!況且是「大學」。殘酷的競爭遲早要遇到,從前父母受「無機會受教育」的苦,未來的父母或現在的父母會受「受過多教育」的苦,放心好了「由剝而復」從現在開始!?
18分上大學個人覺得如果符合經濟學上的「供需平衡」:想上學的有學校去,要養家有份稱為「老師」的職業也不錯,順便帶動週圍的消費。其實這是因為大家太熟悉這個議題了,所以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評論,連我也一樣。
30年前大學四年教的東西可能今天用一個學期就可以教完,反而今天知識累積與流通的速度讓老師怎麼教也教不完,隔壁系的必修從三學分一學期改成四學分兩學期,最後今年開始教評會通過六學分上下學期, 理由是教不完, 我倒是覺得有點「本末倒置」, 事實上有興趣能自修的人上網去, 能學到的專業一定比老師教的多又詳細, 而且直接到世界各大名校去,當然語文要有點程度。 所以老師與學校的目的不是教而是引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而是提供一般人無法獨購的資源,圖書館與資料庫越來越越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人的素質,「蓬生蔴中不扶自直」而不是「沆瀣一氣」,理論上監獄和學校有點像,有人越關越爛、有人越學越好。所以在陣痛之後大家就聰明了,好像call-in節目一樣, 剛開始熱鬧滾滾, 後來收視率越來越越差,撐不下去的關門,剩下的最後成為各方「相濡以沫」的地方。後段學校以後一定會關門,在臺灣學校是品牌的考慮,在華人世界學校(監獄)是建立關係的地方,唯一能救後段學校的是「門檻」,比如說求職學歷要求,但所以在陣痛之後大家就聰明了,就會計算、 就有trade-off。
用制式教育的最末-「博士學位」來看,三十年前有博士學位是功成名就的保證,告貸賣地也要送去唸,現在沒人笨到拿自己的錢去唸博士,因為已經沒有就業市場、沒有經濟效益,拿教育部的公費去留學的人,從前規定要回國服務,不然找保證人要錢;現在已經無限制了,哪裡有工作哪裡去,回臺灣找不到工作難保搞出另一個孫逸仙或許信良。但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應該不是就業市場與經濟效益的考量(但某方面絕對是…),否則各大學沒有對應的就業市場的系應該要第一個關門,杜老爺的上古史只有獨門,我現在忝為人師,發現所有人都一樣,在人生旅途上,在純真的關係中想找到自己的存在,every dog has his day,或許是浪費,但在父母的心中一直是只要我能夠放心的去吧!況且是「大學」。殘酷的競爭遲早要遇到,從前父母受「無機會受教育」的苦,未來的父母或現在的父母會受「受過多教育」的苦,放心好了「由剝而復」從現在開始!?
Monday, August 06, 2007
【紙風車劇團】319鄉鎮公演
上週六回雲林老家,剛好帶我媽去看【紙風車劇團】公演,終於有一天能帶她去看戲。 演出的經費是街上一個外出台北工作遊子(NET的董事長)的回饋,誰也沒想到就在老家東勢學校的操場上立起台北人習慣的演唱會鋼架大舞台,台上台下歡樂一片。最後是高空燄火,每個人都是貴賓區的視野。
多年以後, 那群看戲的小孩或外籍新娘, 可能會屁臭的跟他/她孫子談起, 在老家或台灣新家七月份的某一個晚上的那個傳奇與驚豔...
http://www.wretch.cc/blog/kidsmile&article_id=10136182
http://www.wretch.cc/blog/kidsmile&article_id=10092802
其實台灣一直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問題,都會的小孩或居民對文化的刺激的獲得是不會匱乏的。在資本主義的運作方式下,市場規模與社會負載力對大型精緻文化活動的存在與否是關鍵的,不然活動易流於粗糙。但是精緻與粗糙是相對的概念,因為某些文化活動是儀式 (rite, ceremony),譬如有人戲稱清明節是「老祖宗們一年一度煙癮發作的日子」,不論精緻或粗糙,總要滿足這個儀式,華人稱的「養生送死」。市場規模與社會負載力對大型精緻文化活動的存在成為「良性循環」,反之成為「惡性循環」。由此,不禁讓我們想到著名的“馬太效應 (The Matthew Effect)”。1968年,美國科學史研究者莫頓(Robert K. Merton)提出這個名詞用以描述一種社會現象:「相對於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聲名顯赫的科學家通常得到更多的聲望即使他們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樣地,在同一個項目上,聲譽通常給予那些已經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個獎項幾乎總是授予最資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個研究生完成的。」,因為《聖經•馬太福音》第25章29節:“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此名詞後為經濟學界所借用,反映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贏家通吃的現象。
資本主義強調「消費推動經濟成長」,不容否認經濟成長可為民謀福。但當「經濟成長」成為至高無上的目標時,所有價值觀都得向它臣服,即使生態學家再怎樣呼籲環保的重要性,都不敵追求「經濟成長」的威力。事實上,經濟成長的目的早已背離了為民謀福的初衷,而使財富累積在少數人!“馬太效應”無寧是其成為具巨獸的原因,又加上無休無止的全球(美國=消費推動經濟成長)化,對社會、文化造成重大的衝擊。早期帝國主義利用船堅砲利打開國際市場,現在則利用國際組織的拑制與洗腦榨取弱勢的國家與地區,孔丘早在多年前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觀察論述,今天一個日本人提出「M型社會」卻引起更多的注目。
【紙風車劇團】319鄉鎮公演,卻是本土關懷與資源重分配的實踐。這時候我在想「國家」的目的是什麼?繳稅的目的為什麼?
繳稅的目的是為資源重分配!但卻成為“馬太效應”活脫脫的例子。
多年以後, 那群看戲的小孩或外籍新娘, 可能會屁臭的跟他/她孫子談起, 在老家或台灣新家七月份的某一個晚上的那個傳奇與驚豔...
http://www.wretch.cc/blog/kidsmile&article_id=10136182
http://www.wretch.cc/blog/kidsmile&article_id=10092802
其實台灣一直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問題,都會的小孩或居民對文化的刺激的獲得是不會匱乏的。在資本主義的運作方式下,市場規模與社會負載力對大型精緻文化活動的存在與否是關鍵的,不然活動易流於粗糙。但是精緻與粗糙是相對的概念,因為某些文化活動是儀式 (rite, ceremony),譬如有人戲稱清明節是「老祖宗們一年一度煙癮發作的日子」,不論精緻或粗糙,總要滿足這個儀式,華人稱的「養生送死」。市場規模與社會負載力對大型精緻文化活動的存在成為「良性循環」,反之成為「惡性循環」。由此,不禁讓我們想到著名的“馬太效應 (The Matthew Effect)”。1968年,美國科學史研究者莫頓(Robert K. Merton)提出這個名詞用以描述一種社會現象:「相對於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聲名顯赫的科學家通常得到更多的聲望即使他們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樣地,在同一個項目上,聲譽通常給予那些已經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個獎項幾乎總是授予最資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個研究生完成的。」,因為《聖經•馬太福音》第25章29節:“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此名詞後為經濟學界所借用,反映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贏家通吃的現象。
資本主義強調「消費推動經濟成長」,不容否認經濟成長可為民謀福。但當「經濟成長」成為至高無上的目標時,所有價值觀都得向它臣服,即使生態學家再怎樣呼籲環保的重要性,都不敵追求「經濟成長」的威力。事實上,經濟成長的目的早已背離了為民謀福的初衷,而使財富累積在少數人!“馬太效應”無寧是其成為具巨獸的原因,又加上無休無止的全球(美國=消費推動經濟成長)化,對社會、文化造成重大的衝擊。早期帝國主義利用船堅砲利打開國際市場,現在則利用國際組織的拑制與洗腦榨取弱勢的國家與地區,孔丘早在多年前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觀察論述,今天一個日本人提出「M型社會」卻引起更多的注目。
【紙風車劇團】319鄉鎮公演,卻是本土關懷與資源重分配的實踐。這時候我在想「國家」的目的是什麼?繳稅的目的為什麼?
繳稅的目的是為資源重分配!但卻成為“馬太效應”活脫脫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