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20, 2006
故事
鰻魚屬於鰻鱺科(Anguillidae),鰻屬(Anguillus),是一種非常特殊的魚類,全世界總共有十八種。鰻魚因為奇特的生活史,一直以來對鰻魚的生態都是個謎,因此全世界對其研究從未間斷過;台灣地區鰻魚的種類有四種,最常見者為日本鰻( Anguilla japonica) 及鱸鰻(A. marmorata);但是西里伯斯鰻(A. celebesensis) 及短鰭鰻(A. bicolor pacifica) 則比較罕見。鰻魚在演化上屬於非常原始的低等脊椎動物,其生長到不同時期時會有變態發生而改變外觀;跟鮭魚有著相反的生活史,鰻魚會在河川中長大、成熟後洄游到海洋中產卵,一生只產一次卵,產卵之後就死亡。鰻魚在卵孵化之後,最先形成柳葉鰻(Letocephalus)、然後變態成玻璃鰻(glass eel)、再來是鰻線(elvers)、黃鰻(yellow eel) ,最後變態成銀鰻(silver eel) 而降海產卵。
鰻魚(Anguilla spp.)具特殊的生活史,在淡水環境中生長數年後(雄魚約4-5 年 雌魚約6-7 年以上),則須降海進行生殖。雖然曾有養殖37年的非正式紀錄及體型重達5.1公斤、體長130公分的野生鰻被捕獲的記載,但如果不降海則永遠無法達到自然性成熟。鰻魚降海之後,在海洋洄游數千公里後到達深達百米以上的產卵場。歐洲鰻的產卵場推測在藻海附近,日本鰻的產卵場推測在馬里亞那群島附近。日本學者曾預測鰻魚在水深75-100米左右的水深孵化,由人工繁殖之經驗推測,鰻魚之受精卵應爲浮性卵,卵徑約在 1mm左右,可漂浮在 34 ppt 的海水中。鰻魚孵化出來之後, 體型漸漸變成頭小身體透明扁平,又稱柳葉鰻 (leptocephalus),故其拉丁文之意義為”狹(lepto-)” “頭(cephal-)” 魚,此體型構造爲外洋性浮游動植物之型態特徵之一,最早,人們並不知道柳葉鰻是鰻魚的幼苗。柳葉鰻無自由行動之能力,隨洋流漂浮至大陸邊緣,此段時間預估約須一年以上,在這段時間,仔鰻之型態由柳葉狀變成長細型, 但仍爲透明故又稱玻璃鰻(glass eel),此為第一次變態,玻璃鰻已有自由行動之能力,並對特定物質有驅近現象。玻璃鰻在進入淡水後,體表色素出現成為小鰻。小鰻(elver)再長成黃鰻 (yellow eel),黃鰻在淡水中成長數至十數年變態成銀鰻 (silver eel),此為第二次變態。
事實上,鰻魚之生活史,目前已經知道部份,但未完全清楚。稍微考究一下,這幾乎是耗時2千年,遍及中西的事件。
最早西方人認為,馬尾巴若掉到水裡會變成鰻魚;但早在希臘時代,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自然史的作者,大概是最早的生物教科書出版商) 已經注意到,從沒看到過大肚子的鰻魚,也沒有看到鰻魚交配或生蛋,故阿德就認為水中的雜物自然生出鰻魚,就像破布、雜物堆在一起會生出老鼠一樣,此為「無生源論」(Abiogenesis)之理論由來,因為交白卷總是不能增加篇幅的…。但阿德至少注意到某一段時間鰻魚會向下游方向游去,而且也會游回來。後來羅馬時代的動物學家布利尼 (Pliny,動物誌的作者),認為鰻魚怎麼可能是「無生源論」(文人相輕,自古而然…),他認為鰻魚用自己身體來摩擦岩石,掉下來的碎片就生成小鰻魚(瞧!雷爾教派的祖師爺,所以義大利人骨子裡有無性複製的思想血統)。一直到13世紀,德國哲學家Albertus Magnus還支持此理論。到16世紀,魚類分類的祖師爺 Rondelet (於1554年出版魚類全誌)還認為鰻魚是由腐壞的東西生出來的 (好像小時後,我媽也是這樣說我是從垃圾堆撿來的一樣),但他承認蛋是由雌雄交配後產生的…。後來雷文霍克(Leeuwenhoek, 發明顯微鏡的那一個人) 與林奈(Linnaeus, 發明二名法來命名物種的那個人),因為找到卵胎生蝦虎魚(blenny或稱尉魚),此類魚體內授精,魚卵在體內孵化,等生出母體就是一條不折不扣的小魚,好巧不巧,雷文霍克在鰻魚魚螵內找到寄生線蟲,所以他認定魚螵是鰻魚的子宮,而寄生線蟲是幼鰻 (事實上,螵線蟲真的長的和鰻魚一樣,只是小很多),這個錯誤一直到17世紀才被另一位義大利Redi (應該是弗羅倫斯,也就是徐志摩說的斐冷翠,因為彼時義大利還未出現)的學者更正它是寄生線蟲,而鰻魚的卵巢首次被討論記載,但因為鰻魚卵巢實在太不成熟,和一般認知的不同,所以並沒有被全面接受;Redi 並提出鰻魚的產卵地在海裏的假說 (不知道有沒有引起騷動,先知是寂寞的…)。一直到1850年,德國動物學家 Rathke (提出“重演律”-個體胚胎發生是種系發生的重演之人)詳細的描述其生殖腺,從此以後,鰻魚的卵巢才被確定。很好玩的是,雄鰻的精巢,要在24年後的1874年,才被一位波蘭學者(Syrski, 其任職於博物館)找到,為什麼?賣個關子,如果你已經耐心的讀到這裡,想一想,下回分曉。從此以後幼鰻的精巢又叫 Syrski organ。剛好在同一年,另一位德國的學者 (Munter, 任職於格賴夫斯瓦爾德的博物館) 在檢視了3000 條鰻魚後,竟然沒找到半條公的 (我現在做實驗剛好相反,養殖鰻很難找到一條母的),所以’罪證確鑿’,他說鰻魚是孤雌生殖(parthenogenetic)….。終於,在搞了兩千多年後,最後確定鰻魚不是怪胎,非石頭蹦出、垃圾桶揀的。
至於東方的傳說呢?反正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魚,有魚大家摸,中國人一向是樂天知命,(正確的來說,應是肚子多填不飽,看到魚先想到紅燒或清燉,哪管從哪裡來;鰻非我族類,究其源?此非經世濟國之道也,故大丈夫不為也,省得落入玩物喪志,列入文化基本教材,禍遺子孫)。找得到文獻記載的,首推清康熙的古今圖書集成 (相當於大清百科全書) ; 鰻:一作鰻鱺,一作白鱔。埤雅云:「無鱗甲,白腹似鱔而大,青色;焚其骨,煙氣闢蠹,有雄無雌,以影漫鱧」。趙辟公雜說云:「有鰻鱺音,以影漫於鱧魚,擇其子接附鱧之鬐鬣而生,故謂之鰻鱺也。」。
台灣通志:「鰻,有烏白兩種,烏者為上,有雄無雌,以影鰻鱧生子而諺云:「鰻出鱧魚背」。相傳:鰻子在醴背上,如刳鰻有子者,必毒。又鱔腹無子者,亦毒,均當棄之」 (文獻摘自http://webpac.nhu.edu.tw/tr/)。
曰何?試解如後:我們還是比較講究實(食)用主義的,鰻魚又叫鰻鱺或白鱔,它沒有鱗片(非也它還是有鱗片的,鱗片細小,長橢園形,退化埋於皮下,故曰無鱗),肚子是白色的,背部是青色的(此樣本鑑定為”黃鰻”),把它的骨頭拿來燒,可以趨趕書蟲(生物防治法?),只有雄魚無雌魚 (和1850年德國動物學家Rathke結論不同,其中大有學問,這個牽涉到東西方治學的方法),身影長得和烏鱧魚差不多(好像差蠻多的?烏鱧魚即現今的魚種”烏鰡”又叫青魚,英文叫snakehead )。
但中西有志一同的是:皆找不到鰻種魚或成熟鰻魚(大腹便便,富含魚卵者),所以都瞎掰。但中國人比較相信生源論,除了孫行者外,凡事皆有個源頭。便創出鰻魚騙烏鳢幫他生小孩的傳說 (這大概是最早的surrogate概念),從此以後鰻變成複姓-鰻鱺(鳢),頗有冠夫姓之味道。而台灣通史誌的紀載,大抵可以看出,文抄公引用文獻之痕 (摘自古今圖書集成),但比較特殊的是台灣人管鰻叫烏鰻,這點沒錯;而且殺鰻發現有蛋者,八成有毒,不要吃它,這點值得玩味,直到現在,未有文獻記載大腹便便,富含魚卵者,故人皆曰可殺,對合理吃鰻魚找到歷史文獻的支持。
臨國日本,認為鰻魚是山藥或蕃薯變來的,因為兩者皆為深色長條狀、富含黏液,更重要的是鰻魚可以利用皮膚呼吸,有一點濕潤就可以活,所以看到一條黑不溜丟的鰻在山野小徑散步,不得不連想,它和山藥的血緣關係 (小日本,連想像力都早已 脫亞入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