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03, 2013

分辨黑、白鰻魚與鰻線


(圖片請參考: http://www.tfrin.gov.tw/friweb/frienews/enews0085/s1.html)

目前鰻魚養殖,是以洄游至河口地區被捕撈的天然鰻線作為種苗。但是,鰻線的漁獲量持續的減少,特別是最近連續3年捕獲量降至極低點。由人工繁殖所獲得的卵,孵化培養到種鰻的完全養殖,於2010年已達成,但是人工大量生產鰻線的目標,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達成。在人工大量生產實現前,以天然捕撈的鰻線作為養殖用種苗的現況仍會持續。因此鰻魚的生產量和價格,會受到每年鰻線捕獲量多寡的影響。

  最近,由於受到東亞各國鰻線減產的影響,從東亞以外國家輸入的成鰻和種苗用的鰻線數量大增。在這種情況下,非日本鰻線的其他品種鰻線就被冒充成日本鰻進口。因此本文是就鰻線資源的現狀簡單說明後,再介紹成鰻與鰻線種類的鑑別方法。

  在日本,鰻線的捕獲量,從1970年左右的160噸高峰開始持續減少,2000年已降到高峰期的1成左右。特別是從2010年至2012年,已連續3年只捕獲少量鰻線,經由報紙及電視新聞報導後,社會的關心也提高了。

  鰻線的交易價格,2009年每公斤只有40萬日圓,而2012年有一部份已上漲到250萬日圓,緊接著2012年成鰻的價格也上漲到2009年的2~3倍。

  關於鰻線捕獲量減少的主要原因,被認為有3種可能。第一是鰻線和成鰻受到濫捕;第二是由於河川整治和環境汙染造成鰻魚棲息環境的惡化;第三是非人為的因素,而是和鰻線海流運送有密切關係的海洋環境變動。

  日本鰻產卵區,已確立是在西馬里亞納海山,幼苗依靠北赤道海流往西運送,至台灣南方後,再經黑潮沿東亞沿岸洄游。洄游的期間將近半年,因日本鰻是依靠海流被動的漂流,海洋環境的變動對鰻線靠岸的數量會產生影響。

 全世界存在的鰻魚有19種(包括亞種),但是這其中會在日本靠岸的只有日本鰻(Anguilla japonica)、鱸鰻(A. marmorata)、雙色鰻(A. bicolor pacifica;太平洋雙色鰻、短鰭鰻、菲律賓鰻)共3種。靠岸的主要是日本鰻(圖1),而鱸鰻(圖2)和雙色鰻(圖3)僅出現在日本的南部地區。從1991年至2003年的12個季節裡,經分析在種子島捕獲的3531尾鰻線中,發現日本鰻佔95.4%(3367尾)為多數,鱸鰻佔4.5%(158尾)、雙色鰻佔0.2%(6尾),兩種都是少數。

  由於各品種鰻魚型態差異很少,從外觀是很難進行品種辨別。以黃鰻(Yellow eel;在河川的成長期)外觀作為識別特徵只有以下3項。
1.身體有無斑紋。
2.上額的骨頭粗或細(身體有斑紋的時候)。
3.背鰭的起端大約在肛門上方為短鰭型(圖6),起端在更前方的為長鰭型(圖4、5)。

 若是只就出現在日本的3個品種進行判別時,使用上述1和3的外觀能判斷的,呈現以下的順序。
 1.身體有斑紋的為鱸鰻。
2.身體無斑紋的為日本鰻或雙色鰻。
3.背鰭起端大約在肛門上方的為雙色鰻。
4.背鰭起端明顯在肛門上部更前方的為日本鰻。

  但是從世界其他地方輸入鰻魚時,無法只以外觀的特徵來進行種的辨別。與日本鰻外觀特徵相同的品種共有 5種。包括從歐洲到地中海沿岸的非洲所棲息的歐洲鰻(A. Anguilla);分佈於中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美洲鰻(A. rostrata);分佈於馬達加斯家島和東南非洲的莫三鼻克鰻(A. mossambica);分佈於紐西蘭的紐西蘭鰻(A. diffenbachii);只分佈於波羅洲的波羅洲鰻(A. borneensis)。這5種和日本鰻之外觀特徵為體表都無斑紋,背鰭都從肛門上部更前方開始,限於無法以外觀來辨識,只能利用遺傳因子才能正確進行品種鑑定。

  當換成鰻線時更難以外觀來分辨,對於鰻線,一方面無法以肉眼確認身體斑紋的有無,上顎也很小,判別上有困難。因而為了作為鰻線分辨的特徵,和黃鰻共通的使用方式,只有依背鰭開始的位置來分辨。不過在鰻線,尾部色素則可作為種分辨的基準。

  照片是顯示至日本靠岸的3種鰻線尾部特徵。在此為了更能看出尾部的色素,是經酒精固定使體色變白後再拍照。
 1.日本鰻淡淡零星的色素,分佈在身體靠近尾鰭的部分和尾鰭大部分範圍(圖7)。
2.鱸鰻身體接近尾鰭的部分有很深的色素(圖8)。
3.雙色鰻在尾鰭中心處有深的色素,直到尾鰭接近身體的地方(圖9)。

  觀察游動的鰻線,要分辨尾部色素的不同並不容易。第1次從事分辨時,是撈出少量鰻線,進行麻醉使其停止游動後,用放大鏡仔細觀察。而很多具經驗者,篩選鰻線是習慣靠眼睛,即使游動的鰻線也可依尾部色素來進行判別。

  尾部色素差異沒有那麼明確時,鰻線的全長(圖10),以及肛門至背鰭前端基部距離和全長的比率之不同,也有助於種的辨別。上述有關在種子島的調查結果,日本鰻的平均全長為58.5mm,相對的鱸鰻、雙色鰻各分別為51.3mm、52.7mm,全長比日本鰻短10%左右。這三種鰻的體重大略相同,鱸鰻和雙色鰻比日本鰻短且胖,形成短胖的體型。這樣的不同,適合人們用肉眼來分辨。在日本鰻線中混雜少量的鱸鰻時,可在細長的日本鰻中看出短胖的鱸鰻。
  但是為了依據尾部色素和比率的不同作為種的分辨,自靠岸被捕撈後,不能有太長時間沒進行處理,接近幼鰻的階段,身體的色素開始發展,就無法以尾部的色素進行比較。另外,鰻線肛門至背鰭前端基部距離和全長的比率,也會因成長而改變,比較不同成長階段的鰻線,無法分辨不同種反映的差異。像這樣的場合,只有依靠遺傳因子進行種的鑑定,別無他法。

  就可能從國外進口的鰻線,作簡單的介紹。在台灣靠岸的鰻線,主要為日本鰻、鱸鰻、雙色鰻3種,與日本沒有差異。除此之外,其他品種數量很少,而2009年的報告,認定靠岸的新品種有呂宋鰻(A. luzonensis)和西里伯斯鰻(A. celebesensis)。

  呂宋鰻和日本鰻同屬於背鰭從較前方開始的長鰭型鰻魚,由於沒有作更進一步的探討,並無明確的資訊,而推測呂宋鰻和鱸鰻一樣尾部具有色素。

  在菲律賓有上述的5種(日本鰻、鱸鰻、雙色鰻、呂宋鰻、西里伯斯鰻)鰻魚靠岸,但是在菲律賓靠岸的日本鰻很少,只有呂宋島的北部被確認過。

  在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島和其周邊島嶼,靠岸的品種有鱸鰻、雙色鰻(A.bicolor bicolor;印度洋雙色鰻)和莫三鼻克鰻。莫三鼻克鰻屬長鰭型,尾部色素擬似雙色鰻,但是一點一點的色素比雙色鰻小,更集中於尾鰭的中心部位可區別。

  本文的介紹,有助於在養殖現場,利用外觀作為日本鰻線的分辨方法。背鰭的起點位置、尾部的色素、比率等特徵,顯然對篩選非日本鰻線有所幫助。但是鰻魚在同種之間,個體也有很大差異,事實上只從外觀並無法百分之百正確辨識,以目前現況,正確辨識鰻魚品種,以遺傳因子進行是最確實的方法。
 
譯自:篠田章 (2012)ウナギ、シラスウナギの見分け方.養殖, 49(11): 21-23. by 水試所 林天生

 
 
 日本重要的鰻魚加工廠金中公司於2月份舉辦雙色鰻養殖概況與策略的說明會。近年來日本鰻白身苗的捕獲量減少,市場行情隨之節節高漲,但鰻魚加工業還是要勉強維持下去。在這種情況下,價位合理的雙色鰻,成為幾種異種鰻當中最受矚目的一種。金中公司以日本養成的雙色鰻為原料進行加工,試吃結果,得到相當良好的評價,預計不久即可收獲1000噸的雙色鰻活鰻供加工之用。
  在東海(愛知縣)、九州(熊本、福岡)與金中公司合作的四家養鰻業者,經過一年的養成,於去年12月由池中收成1500公斤(平均4尾/公斤)的雙色鰻進行加工,並在超市、量販店舉辦試吃會,消費者的評價都還不錯。至於價格方面,之前首次開出的場邊價大約是3尾斤1900日圓、4尾斤2200日圓、5尾斤2500日圓。該公司表示,成品的價格應該在980日圓左右,這是參考試吃會的問卷調查結果,多數受訪者認為價格在1000日圓以下有購買意願。
      由於日本鰻白身苗連續四年捕獲量急劇減少,各個國家開始嘗試尋求替代的異種鰻,也曾傳言有大公司進口雙色鰻加工品當作白鰻出售。雙色鰻是不好養的鰻種,稚魚期常因寄生指環蟲而導致攝食不佳,而且要注意氨氮和亞硝酸的濃度,也有報告認為由於在腹腔內、魚體與皮之間容易蓄積油脂,飼料中若添加魚油會有含脂量過高的問題。
  就經營雙色鰻養殖的業者而言,從白身苗到黑仔鰻的三個月是影響成敗的關鍵期間,除了容易有環蟲寄生,換水率與光線等因素似乎也會影響成長與活存,需要加強探討解明。另外,如何改善養殖雙色鰻的步留率也是今後的重要課題。再者,則是有關銷售問題,去年8月,曾在佳世客集團(JUSCO)的六家店舖試賣雙色鰻加工品(2~3年的魚,880日圓、980日圓),消費者的反應還不錯。
  該公司社長說:「這種鰻魚和日本鰻不同,全年可出貨,9月以後的攝餌良好,魚體一樣柔軟,作為冬天淡季加工原料的需求會增加。其加工成品與日本鰻的口感差異不大,在夏天的旺季,也可作為價位合宜的商業午餐的原料」。
(本文摘譯自日本養殖新聞部落格 by 水試所 楊順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