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著看!希望能持續而且有用...
=人才培育白皮書推動策略及行動方案=
| 
    
教育部推動策略 
 | 
   
    
行動方案 
 | 
   
    
具體重大措施(摘要) 
 | 
   
    | 
   
    | 
  
| 
    
12創新課程教學 
 | 
   
    
12-1提升課程教學品質評核方案 
 | 
   
    
1.推動大學教學品質保證機制。 
2.學生學習表現列為大學校務必要辦理項目。含就業、發展、再學習及社會貢獻。同時該資料必須回饋到各教學單位。 
 | 
   
    
Ø     
 | 
   
    
Ø     
 | 
  
| 
    | 
   
    
12-2創新課程與學制變革方案 
 | 
   
    
1.試辦以”學院”為核心,透過國際標竿學習,建構課程設計、品保、支持及回饋系統。 
2.將學位區分: 
(1)碩士學位概分為”學術型”、”實務型”學位; 
(2)學士班及博士班則強化實務導向培養。 
3.以”學生職涯發展”為主體之多元學習制度設計。 
 | 
   
    
Ø     
 | 
   
    
Ø     
 | 
  
| 
    | 
   
    
12-3建立終身學習與數位學習新平台方案 
 | 
   
    
1.修業彈性-第三學期、線上課程之推動與開設。 
2.鼓勵跨領域、實務課程及多元學習模式,突破校園界線,強調實習、校外教學。 
3.建立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之數位學習課程與教材典範: 
(1)導入<大規模線上開放課程-磨課師>教學模式。 
(2)自103年開始推動磨課師計畫,並建立課程發展支援機制-如,教學平台、智財權及錄製剪輯等支援。 
 | 
   
    
Ø     
 | 
   
    
Ø     
 | 
  
| 
    
13靈活大學治理 
 | 
   
    
13-1推動大學管理分流方案 
 | 
   
    
1.針對人事、財務支用、校務治理等面向鬆綁,引進董事會之自主管理。 
2.強化內部控制機制,尤其是設立專任或兼任之稽核人員。 
 | 
   
    
Ø     
 | 
   
    
Ø     
 | 
  
| 
    
13-2合理調整學校招生規模並輔導私立大專校院改善及停辦方案 
 | 
   
    
1.以6-8所學校為合併目標。 
2.各校申請各學年度招生名額總量,不得超過前一年核定數。 
3.學士班招生規模應予凍結。逐步調降博碩士班招生名額。 
 | 
   
    | 
   
    
Ø     
 | 
  |
| 
    | 
   
    
13-3精進大學評鑑方案 
 | 
   
    
1.調整為”教學品質控制”為目的。 
2.發展多元自主大學評鑑制度,健全外部品保機制。 
 | 
   
    
Ø     
 | 
   
    
Ø     
 | 
  
| 
    
13-4改革教師升等及待遇退撫方案 
 | 
   
    
1.”教師自審”列為大學校務必要辦理項目,政府改由事後監督。 
2.校務發展、申請政府重要獎補助,皆應呈現教師升等制度成效及學生學習成果關連性。 
3.教師薪資待遇應與教、研成效有連結,並訂出不同級距之彈性薪資待遇。 
4.延攬國際人才,提升教研品質及外籍教師比例。 
 | 
   
    
Ø     
 | 
   
    
Ø     
 | 
  |
| 
    
14多元培育機制 
 | 
   
    
14-1試辦以學院為核心教學單位方案 
 | 
   
    
1.系所之招生名額調整,試辦由”院”提出,非由”系”,建立由學院統整調度之運作機制。 
2.試辦以”院”為主的 <不分系>招生,以利前段實施跨域性質的博雅通識及核心課程。 
 | 
   
    | 
   
    
Ø     
 | 
  
| 
    
14-2兼顧產業及尖端研究的碩博士培育方案 
 | 
   
    
1.博士班論文研究將由”大學與業界”共同指導。 
2.學/業界合作型態可提升至”為學生就業提供能力本位課程”。 
3.國內大學至海外設立據點,由教育部與各大學組成具官方性質之高教國際合作組織。 
 | 
   
    
Ø     
 | 
   
    
Ø     
 | 
  |
| 
    | 
   
    
14-3強化多元選才及弱勢就學方案 
 | 
   
    
1.進行大學多元入學方案改革。 
2.推動研究所招生以”甄選”方式,取代 “學科考試”。 
3.大學學雜費自主調整,並由學校自行向外界說明,教育部僅就調整程序及教學品質進行後端管控。 
 | 
   
    
Ø     
 | 
   
    | 
  
| 
    
15佈局全球人才 
 | 
   
    
15-1提供多元國際交流及策略性留學方案 
 | 
   
    
1.鼓勵與國內外頂尖大學或機構進行策略聯盟,引進海外大學在國內開課(學程)。 
2.制度性鼓勵學生赴海外頂尖大學進修。 
3.全面拓展學生國際視野,並納入正規課程,鼓勵學生透過國際志工、度假打工、壯遊體驗等,拓展視野。 
4.建立”國際化程度”之訪評制度。 
5.積極推動高等教育輸出計畫,深耕中國大陸、東協、印度、東歐及中亞等。 
6.持續鼓勵國內學校與大陸地區學校交流。 
 | 
   
    
Ø     
 | 
   
    
Ø     
 | 
  
| 
    
16訂定人才專法 
 | 
   
    
16-1研訂<促進人才培育條例(草案)>方案 
 | 
   
    
<規劃立法之方向> 
1.教師部份:朝向”非公務化”,設計以個人績效核算薪資,非以年資計算。 
2.行政人員:朝向”非公務化”,以保障現有人員權益下,引導以校務發展為工作導向,創造績效,為法人化做準備。 
3.行政主管進用:一定比例得由外國籍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並得透過契約式績效責任,引進各類專業人才擔任行政主管。 
4.鬆綁校務基金投資程序及可投資之項目。 
 | 
   
    |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