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14, 2017

日本「鰻魚博士」鑽研40年

傳統美食瀕臨絕種!日本「鰻魚博士」鑽研40年 終於掌握鰻魚繁殖習性

 2017年08月14日 18:28 風傳媒
(http://www.storm.mg/article/315068)

鰻魚是日本傳統美食,民眾會在夏季的「土用丑日」(約在7月19日~8月7日之間)大啖蒲燒鰻魚,藉此在炎炎夏日補充元氣;但長期食用下來鰻魚供不應求,近年更是瀕臨絕種。人稱「鰻魚博士」的日本大學教授塚本勝巳研究鰻魚40多年,提倡保育也致力發掘鰻魚繁殖的秘密,試圖完全以人工養殖的方式解決鰻魚瀕臨絕種的問題。

鑽研日本鰻40年 找到繁殖大本營

日本現為鰻魚最大進口國,每年約5萬公噸鰻魚被吃下或做成副產品,但儘管在飲食文化佔有重要地位,大眾並不了解鰻魚如何繁殖、生長。鑽研日本鰻(Japanese eel,學名Anguilla japonica)繁殖和遷徙行為40多年的「鰻魚博士」塚本勝巳說,目前日本已有3家國有實驗室可以把日本鰻魚苗養到成年產卵,完成孕育下一代的使命。
早在1991年,塚本勝巳的研究團隊就成功定位出日本鰻繁殖的海域,並於2009年成功採集到日本鰻在繁殖點的魚卵,逐漸解開日本鰻繁衍之謎,但塚本勝巳表示,上述實驗室因為缺乏經費,平均每年僅能養育3000至4000條鰻魚,無法供給日本龐大的鰻魚需求。日本人所吃的日本鰻是在東亞海域繁殖,隨著海流擴散到東亞、東南亞國家沿岸,並能游至河流的魚類。塚本勝巳2009年於關島附近實地考察發現,日本鰻主要在關島附近的馬里亞納海底山脊(Mariana Ridge)海域繁殖、產卵,鰻魚幼苗接著沿北赤道暖流向西游動,靠近菲律賓之後,即沿著流經台灣東部海域的黑潮向北游,一路游經東海、日本東岸,在日本東岸成熟之後,再往南游回關島海域準備繁殖,完成鰻魚繁衍下一代的任務。
塚本勝巳對《日本網》(nippon.com)表示,雄鰻與雌鰻如何在廣大的海洋裡找到另一半一直是個謎,人類從未親眼目睹它們交配。不過,研究團隊在實驗室觀察,逐漸拼湊出鰻魚的繁殖圖像。
塚本勝巳指出,白天時成年的鰻魚通常在海面下800公尺的深水生存,以躲避天敵捕獵。晚上,牠們則向上游到到海面下200公尺的水域。在新月之時,雌鰻受較溫暖的海水、較淺的海域觸發產卵,同時分泌賀爾蒙吸引雄鰻,雄鰻會撞擊雌鰻的腮,讓雌鰻產出更多卵,方便雄鰻受精。然而塚本勝巳說,這是他們在實驗室觀察所推測出來的繁殖圖像。若要了解雄鰻與雌鰻的比例以及繁殖所需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因素,還是要到鰻魚繁殖的海域現場觀測。
今年5月,塚本勝巳與團隊實地到鰻魚繁殖海域勘查,利用最新科技來分析「環境DNA」(environmental DNA),偵測到成熟鰻魚在海水中的DNA,更精準掌握鰻魚繁殖的海域,從原先推測的10公里縮小到幾百公尺,並推測鰻魚繁殖的高峰是在新月出現的前3天。

東亞4國捕鰻魚 捕到瀕臨絕種

目前東亞主要有4個國家在捕撈日本鰻,分別為日本、台灣、中國與南韓,這些國家的漁民多半趁鰻魚還在「轉大魚」時期的透明狀態(又稱玻璃鰻),就先把牠們撈起來,投入鰻魚養殖場,養大之後再予以宰殺,成為人類的食物。
日本水產廳統計,1980年代日本每季可以捕撈到約30公噸的玻璃鰻,但2013年總共竟只捕到5公噸,日本社會掀起一陣驚慌,害怕鰻魚會永遠消失在餐廳菜單上。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2014年起更把日本鰻列為入瀕危物種的「紅色名單」。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日本共撈到15公噸的玻璃鰻,雖比去年增加了1.8公噸,但還是只有過去的一半,鰻魚保育仍刻不容緩。

塚本勝巳倡鰻魚科學:4國合作護鰻魚

塚本勝巳與東亞鰻魚資源研討會(East Asia Eel Resource Consortium)的成員,自1998年起藉著研討會與東亞各國的海洋學者交換鰻魚相關知識,希望發展「鰻魚科學」,他說,這不僅是一門專業領域,還需要教育大眾,「如果我們要繼續吃鰻魚,我們就應該從文化角度與科學角度一併了解牠。」
「鰻魚是日本飲食文化的閃亮案例,但如果想要讓後代子孫吃到鰻魚,我們必須要更負責任地食用牠。」塚本勝巳指出,近年來日本已經注意到鰻魚供給量下滑的問題,台灣也漸生保育意識,中國則幾乎沒有,南韓的保育意識也較台灣低落。他認為,若能在一年之中的某幾天禁吃鰻魚,讓消費者了解到日本鰻滅絕危機,對於鰻魚保育更有幫助。
在人類完全掌握鰻魚繁殖之前,除了讓消費者了解保育重要性,從源頭控管捕撈數量更加關鍵。塚本勝巳表示,東亞各國需要讓更多成年鰻魚回到繁殖海域孕育下一代。他希望中國也能限制漁民捕撈玻璃鰻的數量,一起加入保護鰻魚的行列,「東亞4國必須齊心合作,保育鰻魚」,這是塚本勝巳對東亞4國的深切期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