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y Bokelaar 發文到EelTown.org - a community for freshwater (Anguillid) eel enthusiasts
These are pictures from the publication “Eels in Culture, Fisheries and Science in Denmark” by Author Thomas Als.
Does anybody know or can share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eel push net system” top right it appears to me the eels must have been very abundant for this to work I assume here the eels are resting in the mud disturbed by the guy with the stick and fleeing into the net of the handler, water must be very clear as everything is done visually curious to learn more never heard or seen such a method before.
Wednesday, June 27, 2018
Monday, June 18, 2018
2018 法國高中畢業會考--哲學試題
【TEWA歐洲新聞/2018.06.19/法國】法國高中畢業會考--哲學試題
今年的法國高中畢業會考(Bac)於6月18日上午8時開始,約75萬考生應考。考生要面對的第一關,依舊是哲學;考試時間4小時,從三個題目中擇一作答。
以下是今年的哲學考題:
【文組】
1.文化是否能使我們更加人性化?
2.我們是否能拋棄真理?
3.請解釋叔本華《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選粹。
【理組】
1.慾望是我們不完美的標誌嗎?
2.為了知道何謂正義,是否必須經歷不義?
3.請解釋約翰彌爾《邏輯系統》選粹。
【經濟社會組】
1.所有的真理是否都千真萬確?
2.我們是否會對藝術無感?
3.請解釋涂爾幹《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選粹。
【科技組】
1.經驗是否會欺人?
2.我們是否能掌控技術發展?
3.請解釋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選粹。
【旅館餐飲組】
1.什麼會阻礙我的幸福?
2.追求真理我們需要什麼?
3.請解釋阿蘭《論權力》選粹。
【考題分析】
法國高中的哲學教育是為了培養學生進行問題化(problématisation)、概念化(conceptualisation)並加以論證的能力。四個小時的哲學會考,不是賣弄文筆的作文比賽,因為這有濃厚的知識性;不是天馬行空的各言爾志,因為獨立思考不能簡化為沒標準答案;不是競相出奇的故作驚人之語,因為創意不等於機智問答;也不是博學強記的讀經檢定,因為這是奠基於知識、邏輯的創造與思辯。
從題目分析就能看出法國哲學教育對於問題化、概念化的要求。以下分別舉文組與理組第一題為例,介紹法國媒體如何對考題進行分析。
●〈文組第一題〉:「文化是否能使我們更加人性化?」(La culture nous rend-elle plus humain?)
這個問題不應被簡化為「自然天性」與「文化」的對立:「文化是否反對自然天性?」而應由數量副詞「更加」(plus)帶出「文化對人性的影響」的提問。從這個意義上,重點在於闡明本題的一個前提:人性的存在,而這個存在可能受文化影響而惡化(變得較不人性化)或改善(變得更人性化)。
透過動詞「使得」(rendre),文化在這裡被視為一個過程。因此不應將文化限制為社會中有效規則的靜態集合,而是將文化視為一種能對人與人性產生正面或負面影響的培訓作用。
此問題的張力在「文化」與「人性」兩個概念之間的關係,而不在於「使之更加人性化」所表達的不同意義(例如「變多」或「變好」的差異)。這個主題同時強調了文化的必要性與可能的危險:沒有文化,人就無法發展出標誌著人之所以為人的能力;但與此同時,文化亦可能使人失去人性、減少人性,甚至非人化。
基於上述分析,作答時可以緊扣著文化與人性的關係,探究以下問題:
---如果文化使人成為人,這種發展必然伴隨著道德層面的改進嗎?
---我們是否應該將文化定義為一個「可以使人發展所有定義人之為人的性質」的過程?或者相反,將文化定義為一個「使人趨向泯滅人性」的過程?
---文化是否允許人僅僅作為人?或是文化促成了真正道德的誕生?
●〈理組第一題〉:「慾望是我們不完美的標誌嗎?」(Le désir est-il la marque de notre imperfection?)
在這個題目裡,首先需要釐清的是「慾望」、「不完美」和「標誌」這三個概念。
以下我們透過三段論證來解析。
首先,我們可以從一個不完美的我開始進行論證。好比說柏拉圖在《會飲篇》裡藉由詩人亞里斯托斯道出人類本身就是一個不完美的存有。我們對愛的渴望正因為我們的不完美,必需透過與他人的結合才能達到完美。
再者我們必須區分慾望與需求之間的差異。相較於需求可以在適當的給予後達到滿足,慾望像是一個永遠也填不滿的缺如,處在一個等待卻又無法被滿足的不完美裡。
或者像巴斯卡所言,正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完美的世界,所以常常為了逃脫現實的生存條件等種種人生課題,而永遠需要以種種慾望轉移我們對現實處境的無能為力。
基於上述,我們可以同意慾望確實是我們不完美的標誌。
但是我們也可以換另外一個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面對慾望,面對不完美,我們是否能透過轉換態度來進一步思考?
我們可以利用轉變看待事情的態度來看待我們的不完美。例如透過對慾望的控制,學習駕馭慾望來改變它。伊比鳩魯學派就認為我們有必要區分二種慾望:有一種慾望是自然且有必要的,另一種慾望則是既不自然又沒有必要的。斯多噶學派則提出:與其改變世界的律則,還不如學習改變自己的慾求。要能夠判斷有些事物可取決於我們,有些事物不能取決於我們。如果不能學習控制自身慾望,也缺乏判斷的智慧,才是問題所在。
當然,我們也可以向不完美提出質問:不完美有什麼不好?不完美全然是負面的嗎?
擁有慾望似乎也不全然是一件不好的事。若能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永遠無法被滿足的慾望,也許是一件幸運的事。因為人只有在不滿足的情境下,才有可能把慾望化為一股力量,去改變、精進、超越現況。就像莫里哀筆下英俊瀟灑、風流成性的唐璜,正是一個把自身慾望轉變成正向力量,永恆追求不同新鮮人事物以豐富人生的傳奇典範。
今年的法國高中畢業會考(Bac)於6月18日上午8時開始,約75萬考生應考。考生要面對的第一關,依舊是哲學;考試時間4小時,從三個題目中擇一作答。
以下是今年的哲學考題:
【文組】
1.文化是否能使我們更加人性化?
2.我們是否能拋棄真理?
3.請解釋叔本華《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選粹。
【理組】
1.慾望是我們不完美的標誌嗎?
2.為了知道何謂正義,是否必須經歷不義?
3.請解釋約翰彌爾《邏輯系統》選粹。
【經濟社會組】
1.所有的真理是否都千真萬確?
2.我們是否會對藝術無感?
3.請解釋涂爾幹《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選粹。
【科技組】
1.經驗是否會欺人?
2.我們是否能掌控技術發展?
3.請解釋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選粹。
【旅館餐飲組】
1.什麼會阻礙我的幸福?
2.追求真理我們需要什麼?
3.請解釋阿蘭《論權力》選粹。
【考題分析】
法國高中的哲學教育是為了培養學生進行問題化(problématisation)、概念化(conceptualisation)並加以論證的能力。四個小時的哲學會考,不是賣弄文筆的作文比賽,因為這有濃厚的知識性;不是天馬行空的各言爾志,因為獨立思考不能簡化為沒標準答案;不是競相出奇的故作驚人之語,因為創意不等於機智問答;也不是博學強記的讀經檢定,因為這是奠基於知識、邏輯的創造與思辯。
從題目分析就能看出法國哲學教育對於問題化、概念化的要求。以下分別舉文組與理組第一題為例,介紹法國媒體如何對考題進行分析。
●〈文組第一題〉:「文化是否能使我們更加人性化?」(La culture nous rend-elle plus humain?)
這個問題不應被簡化為「自然天性」與「文化」的對立:「文化是否反對自然天性?」而應由數量副詞「更加」(plus)帶出「文化對人性的影響」的提問。從這個意義上,重點在於闡明本題的一個前提:人性的存在,而這個存在可能受文化影響而惡化(變得較不人性化)或改善(變得更人性化)。
透過動詞「使得」(rendre),文化在這裡被視為一個過程。因此不應將文化限制為社會中有效規則的靜態集合,而是將文化視為一種能對人與人性產生正面或負面影響的培訓作用。
此問題的張力在「文化」與「人性」兩個概念之間的關係,而不在於「使之更加人性化」所表達的不同意義(例如「變多」或「變好」的差異)。這個主題同時強調了文化的必要性與可能的危險:沒有文化,人就無法發展出標誌著人之所以為人的能力;但與此同時,文化亦可能使人失去人性、減少人性,甚至非人化。
基於上述分析,作答時可以緊扣著文化與人性的關係,探究以下問題:
---如果文化使人成為人,這種發展必然伴隨著道德層面的改進嗎?
---我們是否應該將文化定義為一個「可以使人發展所有定義人之為人的性質」的過程?或者相反,將文化定義為一個「使人趨向泯滅人性」的過程?
---文化是否允許人僅僅作為人?或是文化促成了真正道德的誕生?
●〈理組第一題〉:「慾望是我們不完美的標誌嗎?」(Le désir est-il la marque de notre imperfection?)
在這個題目裡,首先需要釐清的是「慾望」、「不完美」和「標誌」這三個概念。
以下我們透過三段論證來解析。
首先,我們可以從一個不完美的我開始進行論證。好比說柏拉圖在《會飲篇》裡藉由詩人亞里斯托斯道出人類本身就是一個不完美的存有。我們對愛的渴望正因為我們的不完美,必需透過與他人的結合才能達到完美。
再者我們必須區分慾望與需求之間的差異。相較於需求可以在適當的給予後達到滿足,慾望像是一個永遠也填不滿的缺如,處在一個等待卻又無法被滿足的不完美裡。
或者像巴斯卡所言,正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完美的世界,所以常常為了逃脫現實的生存條件等種種人生課題,而永遠需要以種種慾望轉移我們對現實處境的無能為力。
基於上述,我們可以同意慾望確實是我們不完美的標誌。
但是我們也可以換另外一個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面對慾望,面對不完美,我們是否能透過轉換態度來進一步思考?
我們可以利用轉變看待事情的態度來看待我們的不完美。例如透過對慾望的控制,學習駕馭慾望來改變它。伊比鳩魯學派就認為我們有必要區分二種慾望:有一種慾望是自然且有必要的,另一種慾望則是既不自然又沒有必要的。斯多噶學派則提出:與其改變世界的律則,還不如學習改變自己的慾求。要能夠判斷有些事物可取決於我們,有些事物不能取決於我們。如果不能學習控制自身慾望,也缺乏判斷的智慧,才是問題所在。
當然,我們也可以向不完美提出質問:不完美有什麼不好?不完美全然是負面的嗎?
擁有慾望似乎也不全然是一件不好的事。若能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永遠無法被滿足的慾望,也許是一件幸運的事。因為人只有在不滿足的情境下,才有可能把慾望化為一股力量,去改變、精進、超越現況。就像莫里哀筆下英俊瀟灑、風流成性的唐璜,正是一個把自身慾望轉變成正向力量,永恆追求不同新鮮人事物以豐富人生的傳奇典範。
Friday, June 15, 2018
日本究明海流變動對長期日本鰻苗減少有決定性之影響
日本究明海流變動對長期日本鰻苗減少有決定性之影響
多年以來,日本鰻之鰻苗不斷減少,今年4月12日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詳細的彙整研究成果,指出過去都認為過度捕撈鰻魚,河川、環境惡化是鰻苗減產主要之要因,但此一研究進一步分析,發現海流變動對鰻苗長期減少傾向有影響。據此,從1993迄2013年為止,約二十年間的海洋變動,使日本來游之日本鰻苗朝著不斷減少的方向推進。
日本鰻在日本與重要地區之河川及半鹹水域生息約八年後,再由日本列島洄游至馬里亞納群島西方產卵。卵於5-7月孵化之仔稚魚因不具游泳能力,隨著赤道流與北上之黑潮之輸送而移動(如圖所示),大致於晚秋時節漂送到東亞,第二年的春天則來游到日本。其最初是隨北赤道流而向西漂送至菲律賓東部,再轉由黑潮流北上。根據過去之研究,由於北赤道流流軸之緯度位置向南移動之結果,鰻苗稚魚隨民答那峨海流南下數量增加,而乘黑潮北上之仔稚魚有減少之跡象已被分析出來。可惜日本鰻是溫帶性魚種,其南下之仔稚魚在熱帶水域並不能存活。
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與日本大學之研究團隊之共同研究,利用海流預測模式「JCOPE2」重現了過去二十年之海流變動,並假定作為產卵場之馬里亞納群島之海山每年產卵量固定,調查了到達日本及臺灣等各海域之鰻苗數。結果顯示近年來日本及臺灣近海之鰻苗採捕量之推移均有長期性減少之傾向。特別是最初的五年(1993-1997年)平均與最後五年平均(2009-2013年)差異最大。研究期間顯示向西之北赤道流變弱外,北赤道流於菲律賓東部分成南北向之海流時,北向之上層海流變弱外,而下層之南向流則變強。開發機構表示:「仔稚魚並沒有沿著黑潮下層流輸送,流向南部海域的趨勢卻有變強之傾向。」結合北赤道流向西流緯度的往南偏移,鰻苗的物理性輸送很難到臺灣與日本。
另一方面,就海洋整體來看,局部變動之黑潮大蛇行,經分析判明對日本鰻苗來游量之增減並沒有影響。以目前五年平均之採捕量而言,其傾向一致,但是以每年之鰻苗採捕量之多寡的相關性也相當低,但有必要提進一步研究以提升研究之精準度。
日本鰻在日本與重要地區之河川及半鹹水域生息約八年後,再由日本列島洄游至馬里亞納群島西方產卵。卵於5-7月孵化之仔稚魚因不具游泳能力,隨著赤道流與北上之黑潮之輸送而移動(如圖所示),大致於晚秋時節漂送到東亞,第二年的春天則來游到日本。其最初是隨北赤道流而向西漂送至菲律賓東部,再轉由黑潮流北上。根據過去之研究,由於北赤道流流軸之緯度位置向南移動之結果,鰻苗稚魚隨民答那峨海流南下數量增加,而乘黑潮北上之仔稚魚有減少之跡象已被分析出來。可惜日本鰻是溫帶性魚種,其南下之仔稚魚在熱帶水域並不能存活。
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與日本大學之研究團隊之共同研究,利用海流預測模式「JCOPE2」重現了過去二十年之海流變動,並假定作為產卵場之馬里亞納群島之海山每年產卵量固定,調查了到達日本及臺灣等各海域之鰻苗數。結果顯示近年來日本及臺灣近海之鰻苗採捕量之推移均有長期性減少之傾向。特別是最初的五年(1993-1997年)平均與最後五年平均(2009-2013年)差異最大。研究期間顯示向西之北赤道流變弱外,北赤道流於菲律賓東部分成南北向之海流時,北向之上層海流變弱外,而下層之南向流則變強。開發機構表示:「仔稚魚並沒有沿著黑潮下層流輸送,流向南部海域的趨勢卻有變強之傾向。」結合北赤道流向西流緯度的往南偏移,鰻苗的物理性輸送很難到臺灣與日本。
另一方面,就海洋整體來看,局部變動之黑潮大蛇行,經分析判明對日本鰻苗來游量之增減並沒有影響。以目前五年平均之採捕量而言,其傾向一致,但是以每年之鰻苗採捕量之多寡的相關性也相當低,但有必要提進一步研究以提升研究之精準度。
李賢忠,摘譯自日刊水產經濟新聞,16 April 2018
Tuesday, June 12, 2018
the eel and the cat
http://keithgunderson.com/workszoom/540853
There is a French book from 1835 that contains the same phrase "L'Anguille et le chat", translation is something like "nature rallied to the good and attached the series (?) to man, by the eel and the cat; one a very precious fish, the other by domesticity" (by Nick Walker)
https://l.facebook.com/l.php?u=https%3A%2F%2Fbooks.google.com%2Fbooks%3Fid%3DJ98PAAAAQAAJ%26pg%3DRA2-PA163%26lpg%3DRA2-PA163%26dq%3D%2522l%27anguille%2520et%2520le%2520chat%2522%26source%3Dbl%26ots%3DeAKrVk44cd%26sig%3DmhpWItm38Zx7P93ca4bBRUaD5CU%26hl%3Den%26sa%3DX%26ved%3D0ahUKEwjoy6Omx8_bAhUM2IMKHdQTD1EQ6AEIVTAJ%23v%3Donepage%26q%3D%2522l%27anguille%2520et%2520le%2520chat%2522%26f%3Dfalse&h=ATOcShMgS0SmCZC-m6SvojYfCOlKZ5KbCqeyUiUlAlmRo-0G9eu0_8S2UXSRiZbzIHZDBIbVxiD_IPX7WYNCM9io7vaF0gMQ6tDBJLPN_exqXjWs28O5e0QxHnGU4Y7C
There is a French book from 1835 that contains the same phrase "L'Anguille et le chat", translation is something like "nature rallied to the good and attached the series (?) to man, by the eel and the cat; one a very precious fish, the other by domesticity" (by Nick Walker)
https://l.facebook.com/l.php?u=https%3A%2F%2Fbooks.google.com%2Fbooks%3Fid%3DJ98PAAAAQAAJ%26pg%3DRA2-PA163%26lpg%3DRA2-PA163%26dq%3D%2522l%27anguille%2520et%2520le%2520chat%2522%26source%3Dbl%26ots%3DeAKrVk44cd%26sig%3DmhpWItm38Zx7P93ca4bBRUaD5CU%26hl%3Den%26sa%3DX%26ved%3D0ahUKEwjoy6Omx8_bAhUM2IMKHdQTD1EQ6AEIVTAJ%23v%3Donepage%26q%3D%2522l%27anguille%2520et%2520le%2520chat%2522%26f%3Dfalse&h=ATOcShMgS0SmCZC-m6SvojYfCOlKZ5KbCqeyUiUlAlmRo-0G9eu0_8S2UXSRiZbzIHZDBIbVxiD_IPX7WYNCM9io7vaF0gMQ6tDBJLPN_exqXjWs28O5e0QxHnGU4Y7C
Saturday, June 02, 2018
日本日本鰻產卵場研究
臺灣水產電子報2018/06/02
日本塚本勝巳教授四十年研究日本鰻產卵場
2400多年前,古希臘學者亞里斯多德在其著作–動物誌中,記述鰻魚是由大地自然發生,這個迷思一直到1922年,丹麥海洋學者Johannes Schmidt於北大西洋發現鰻魚產卵場之後才被打破。受到丹麥學者發現歐洲鰻產卵場的刺激,日本學者也開始進行日本鰻的產卵場調查。
水試所於4月16日特別邀請日本東京大學塚本勝巳名譽教授 (現為日本大學教授) 以「Fortunes in Science - Fluke or Inevitable Result」(科學的重大發現究竟是偶然還是必然的結果)進行專題演講,分享其40年來在日本鰻產卵場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般都認為,鰻魚是淡水魚類,但事實上,鰻魚是棲息於淡海水之間的洄游性魚類。鰻魚在海洋產卵後、歷經柳葉期幼生及線鰻階段後洄游至河川並成長為黃鰻。黃鰻在河川中棲息約10年後變態為銀鰻,再回到海洋產卵。塚本教授主要是利用東京大學海洋研究所的4000噸級研究船–白鳳丸進行調查,當研究船航行至浮游生物聚集之潮境海域時,即以浮游生物採集網進行採集,若採獲卵或柳葉期幼生樣本,則以分子生物技術 (PCR) 確認是否為日本鰻(塚本教授是全球第1個在研究船利用PCR即時分析儀的學者)。除了白鳳丸之外,他也曾經與德國合作,利用潛艇尋找日本鰻產卵場(前後27次,累積潛水調查時間91小時),但一直未成功發現產卵場。
歷經十餘年的努力後,皇天不負苦心人,1991年塚本博士終於在關島附近海域採獲柳葉期幼生,其體長為7 mm,比當初歐洲鰻柳葉期幼生被採獲時的體長還小。只是科學的進步不一定是持續且穩定成長,1991年發現日本鰻柳葉期幼生之後的14年間,未再有任何重要進展。直到2005年,為了躲避颱風而取消原先預定的測站,重新規劃採樣地點之後,幸運之神翩然降臨,在該航次中採得約400尾的前柳葉期幼生,經DNA鑑定後證實為日本鰻,此係全球首次於野外成功採得日本鰻前柳葉期幼生。四年之後的2009年,又於海洋中採集到日本鰻的卵,這也是史上的首次紀錄。
回顧過去的研究歷程,塚本教授認為科學的重大發現並非憑藉運氣即可達成。他並不是漫無目的於太平洋中隨機拖網採樣,而是依據方格採樣法及假說檢驗法等相關科學法則去規劃測站與執行採樣。在浩瀚的海洋中,雄鰻及雌鰻究竟如何相遇?塚本教授針對此點,提出了海山假說及新月假說,推測雄鰻及雌鰻相遇的地點及時間,此為發現前柳葉期幼生的兩個關鍵性假說。海山假說推測日本鰻在馬里亞納海山附近產卵,新月假說推測日本鰻在新月的夜晚產卵。塚本教授依據所建立的假說進行5次採樣,5次皆成功採集到日本鰻卵,由此可知這些成功並非僅靠運氣的成果。迄目前為止,塚本教授已經成功的在野外採獲近600顆日本鰻卵,他認為這個成果係根據假說及利用方格採樣法等不同採樣策略與綿密的計畫才有可能達成。
科學研究的目的在於解決問題,而研究的樂趣在於不斷的探索新知。目前已經找出產卵場,採獲魚卵以及親鰻,日本鰻的產卵場生態研究總算告一段落。發現日本鰻產卵場後,野外現場觀察日本鰻產卵行為成為塚本教授的下一個研究目標。為觀察日本鰻產卵行為必須更確實推測親鰻產卵地點及時間,因此建立了內部潮汐假說,同時利用環境DNA技術協助判定,另外,也在日本鰻身上裝置衛星標識器,記錄其洄游路徑。若能實際觀察產卵行為,除能獲得產卵所需的親魚數量、性別等資訊,作為日本鰻資源保育的科學依據外,也能進一步應用於完全養殖技術的發展。(訊息來源:水試所電子報145期)You
日本塚本勝巳教授四十年研究日本鰻產卵場
2400多年前,古希臘學者亞里斯多德在其著作–動物誌中,記述鰻魚是由大地自然發生,這個迷思一直到1922年,丹麥海洋學者Johannes Schmidt於北大西洋發現鰻魚產卵場之後才被打破。受到丹麥學者發現歐洲鰻產卵場的刺激,日本學者也開始進行日本鰻的產卵場調查。
水試所於4月16日特別邀請日本東京大學塚本勝巳名譽教授 (現為日本大學教授) 以「Fortunes in Science - Fluke or Inevitable Result」(科學的重大發現究竟是偶然還是必然的結果)進行專題演講,分享其40年來在日本鰻產卵場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般都認為,鰻魚是淡水魚類,但事實上,鰻魚是棲息於淡海水之間的洄游性魚類。鰻魚在海洋產卵後、歷經柳葉期幼生及線鰻階段後洄游至河川並成長為黃鰻。黃鰻在河川中棲息約10年後變態為銀鰻,再回到海洋產卵。塚本教授主要是利用東京大學海洋研究所的4000噸級研究船–白鳳丸進行調查,當研究船航行至浮游生物聚集之潮境海域時,即以浮游生物採集網進行採集,若採獲卵或柳葉期幼生樣本,則以分子生物技術 (PCR) 確認是否為日本鰻(塚本教授是全球第1個在研究船利用PCR即時分析儀的學者)。除了白鳳丸之外,他也曾經與德國合作,利用潛艇尋找日本鰻產卵場(前後27次,累積潛水調查時間91小時),但一直未成功發現產卵場。
歷經十餘年的努力後,皇天不負苦心人,1991年塚本博士終於在關島附近海域採獲柳葉期幼生,其體長為7 mm,比當初歐洲鰻柳葉期幼生被採獲時的體長還小。只是科學的進步不一定是持續且穩定成長,1991年發現日本鰻柳葉期幼生之後的14年間,未再有任何重要進展。直到2005年,為了躲避颱風而取消原先預定的測站,重新規劃採樣地點之後,幸運之神翩然降臨,在該航次中採得約400尾的前柳葉期幼生,經DNA鑑定後證實為日本鰻,此係全球首次於野外成功採得日本鰻前柳葉期幼生。四年之後的2009年,又於海洋中採集到日本鰻的卵,這也是史上的首次紀錄。
回顧過去的研究歷程,塚本教授認為科學的重大發現並非憑藉運氣即可達成。他並不是漫無目的於太平洋中隨機拖網採樣,而是依據方格採樣法及假說檢驗法等相關科學法則去規劃測站與執行採樣。在浩瀚的海洋中,雄鰻及雌鰻究竟如何相遇?塚本教授針對此點,提出了海山假說及新月假說,推測雄鰻及雌鰻相遇的地點及時間,此為發現前柳葉期幼生的兩個關鍵性假說。海山假說推測日本鰻在馬里亞納海山附近產卵,新月假說推測日本鰻在新月的夜晚產卵。塚本教授依據所建立的假說進行5次採樣,5次皆成功採集到日本鰻卵,由此可知這些成功並非僅靠運氣的成果。迄目前為止,塚本教授已經成功的在野外採獲近600顆日本鰻卵,他認為這個成果係根據假說及利用方格採樣法等不同採樣策略與綿密的計畫才有可能達成。
科學研究的目的在於解決問題,而研究的樂趣在於不斷的探索新知。目前已經找出產卵場,採獲魚卵以及親鰻,日本鰻的產卵場生態研究總算告一段落。發現日本鰻產卵場後,野外現場觀察日本鰻產卵行為成為塚本教授的下一個研究目標。為觀察日本鰻產卵行為必須更確實推測親鰻產卵地點及時間,因此建立了內部潮汐假說,同時利用環境DNA技術協助判定,另外,也在日本鰻身上裝置衛星標識器,記錄其洄游路徑。若能實際觀察產卵行為,除能獲得產卵所需的親魚數量、性別等資訊,作為日本鰻資源保育的科學依據外,也能進一步應用於完全養殖技術的發展。(訊息來源:水試所電子報145期)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