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18, 2022

鰻魚產卵洄游生態之究明

 日本水產教研機構今年3月2日之報告指出於日本近海黑潮流域放流之日本鰻(成鰻),儘管在強勁東北流下,仍然持續向南洄游,顯然是前往產卵場的馬里亞納水域。透過此一鰻魚產卵洄游生態之究明與增加到達馬里亞納海域的親魚數量,可能有助於日本鰻種群的復甦。

 此研究是水產教研機構研究團隊於2010-2012年利用水產廳漁業調查船照洋丸實施的調查中,將日本鰻成鰻裝置超音波發訊器,並在日本近海的黑潮流域與產卵場的馬里亞納海域進行放流後洄游追蹤。2014年之報告指出放流之親鰻白天下潛而晚上上浮至表水層,有深淺晝夜洄游之現象,此次則用當時之數據分析其水平移動之狀況,從全部放流的親鰻的移動減去海流的位移後,以獲得鰻魚本身的游泳方向與速度。

結果顯示,其白天的游泳速度平均每秒達26-40公分,夜間則為29-41公分。理論上在洋流強勁的黑潮流域,黑潮輸送對放流親鰻運動有很大影響,而洋流不強的馬里亞納周邊水域,親鰻本身游動對其移動有很大影響。但其分析結果顯示於黑潮流域放流之親鰻,儘管黑潮流為東北流,但仍然繼續向南游泳,顯然是朝馬里亞納產卵場方向移動。此外,水平游泳可能與太陽光有關而形成一種特殊移動模式,分析發現,剛放流後之親鰻,不喜歡光線,因此在400公尺以淺的水層,親鰻會與太陽從東向西移動的相反方向移動,即鰻魚能認出太陽的方向。再者白天棲息於500公尺以深之親鰻,顯示於日本近海放流親鰻進行南向游泳,而在馬里亞納海域放流之親鰻則向北游泳,這可能是由於太陽在日本海域附近為中南軌道,而在馬里亞納海域則為中北軌道,而鰻魚有可能利用太陽軌道作為線索來確定游泳方向。

據水研機構水產資源研究所社會生態系統漁業生態系團隊的福田野步人表示:「玻璃鰻具有地磁的感應能力一事已被證明,今後包括太陽軌道在內,利用種種資訊之相關研究值得進一步探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