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25, 2025

中國活鰻於日本銷售行情低迷,預期今年夏天上市前價格還會下調

由日中兩國從事鰻魚貿易的民間企業輪流主辦的第36次「日中鰻魚貿易會議」今年4月9日在東京召開。雙方合計超過110人與會,會議主辦人日本鰻進口商協會理事長在致歡迎辭時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養鰻國,而日本則是最大的鰻魚消費國,兩國可謂同舟共渡,希望此一會議能協同合作、坦誠合作,且毫無保留的分享彼此最新鰻魚有關資訊」。中國食品與畜產進出口貿易協會副理事長于露則於會議及其後之懇親會時回應表示:「希望此一交流會議能給雙方出席人員帶來滿滿的收穫,以促進雙方鰻魚產業與貿易之發展。」今年是2007年以來日本鰻苗漁獲最多的一年,因此大家聚焦於今年秋天以後成鰻的增產情況,以及如何從當前情況下持續往前邁進。以迄3月底為止日本玻璃鰻的推測入池放養量有16公噸,中國廣東省有40公噸、福建省與江西省合計有30公噸,今年日本玻璃鰻從漁期中開始,雖然價格急遽下跌到每公斤入池價格不滿100萬日圓,但迄1月為止雙方確認此一漁期早期入池之玻璃鰻苗每公斤均超過200萬日圓之高價。此外據中國報告指出,美洲鰻苗方面,光南美洲進口之鰻苗就有26-28公噸之入池量,北美洲進口之入池量也將追加約此一數量。

其次就今年夏天日本成鰻之需求狀況而言,由於2024年中國鰻苗之入池量只有9公噸,因此今年迄8月底為止可出口到日本之活鰻預測只有2,000-2,500公噸,加工鰻約有1,000-1,500公噸。另外目前中國養殖池有美洲鰻約5萬公噸,但其只能用於燒烤。能出口到只接受高品質新鰻的日本而言,充其量只有在池之1萬公噸,及工廠庫存量1萬公噸而已。受到今年日本鰻玻璃鰻苗豐收之影響,中方也不得緊急處理美洲鰻的銷售問題。

日本之報告則指出,由於中國活鰻價格高,因此日本之國產成鰻不斷搶佔國內之消費市場,導致中國活鰻於日本銷售行情低迷,故預期今年夏天中國活鰻全面增產上市前價格還會下調,因此呼籲中國業者現在開始就要想辦法擴大市場。

另一方面,就燒烤用之鰻原料魚而言,雖然就業務行情而言,日本市場需求保持穩定狀態,但在量販店及超市的需求則陷入苦戰。最近中國生產之美洲鰻製品以美元計價已跌到成本價,還有再向下走弱之可能,但日本消費者一聽到今年日本鰻玻璃鰻苗漁獲豐收,根本不會想到當初之養殖成本。「越是處在消費末端的人,越是期待未來價格會下跌,生意於是就做不成了」。

再者,會議中日方在會談中也問及中國方面有關「加工廠及鰻魚養殖場登記制度」撤廢的情況,因為該制度已流於形式,而且也導致進口商額外成本負擔。中方回應表示「已依日方要求向政府稅務機關提出廢除之申請,將再次追蹤其結果」。

2025年可能是日本養鰻各界艱辛的一年

2025年日本鰻玻璃鰻漁期是繼2020年以來第二高之採捕量,東亞各國合計捕獲玻璃鰻苗超過120公噸。而日本鰻魚養殖之入池放養量卻有所落後,據業界估計,截至3月底為止日本的入池放養量僅達到16公噸,與21.7公噸之放養量上限還有5公噸以上的空間,但鰻苗的漁期只剩下一個月而已。與上一次的豐收漁期之2020年漁期3月底之19.9公噸(該年最後之入池量有20.1公噸)相比,顯然明顯落後。其原因似乎有錯綜複雜的背景因素,但業界人士卻感到困惑。

前一次豐收年後連續4年日本國內鰻苗採捕量不佳,導致去年11月漁汛期開始所採捕之鰻苗以高價開啟2025年漁期,因此去年12月由香港進口之玻璃鰻CIF(含運費與保險費)價格每公斤平均高達288萬日圓,因此養殖業者之入池放養玻璃鰻苗以超過300萬日圓超高水準開始,然而到了12月下旬東亞各國之玻璃鰻採捕漁況變佳,迄至現在為止豐饒的漁況還持續中。

然而日本國內玻璃鰻苗之入池量卻落後漁況的改變,根據水產廳公布之迄2月底為止之入池放養量有13.0公噸,比2020年豐收漁期同期之入池放養量足足少2.4公噸,即日本國內之入池放養量並不像漁況報導般的豐收。業界人士認為造成入池放養量落後有以下的原因,「連續4年鰻苗漁況欠佳,養殖業者希望鰻苗市場行情稍微走軟的漁汛期後才放養,沒想到鰻苗豐饒期提早到來,致沒有足夠空池可以放養。加上鰻苗漁汛期開始時,很多養鰻業者之池塘中還蓄養著成長較為緩慢之雌鰻,也導致沒有空池可以放養新鰻苗」。

此外,今年之豐漁期與2020年者不同,從2021年開始日本之玻璃鰻出口禁令解除,據負責簽發出口許可確認書的日本玻璃鰻交易協會理事長森山喬司表示:「2025年漁期玻璃鰻之出口量已超過2公噸,創下2021年漁期解除禁止出口令,及45年來的最高出口量。」另外,也有人指出此一漁期之玻璃鰻苗的採捕量(豐漁期)太集中,據水產廳表示,養殖現場的漁民表示可入池放養的鰻魚養殖池已滿,因此採捕之玻璃鰻無法順利入池放養。老實說,上述的論點都還不是絕對定論。

目前日本國內有些地方之漁汛期已結束,而玻璃鰻之入池放養可望持續到4月底到5月初間。考慮到目前日本鰻魚的在池量,此一漁期雖然入池放養速度很慢,但日本鰻入池放養量實際上可達到20公噸。一般看法是今年成鰻到底會全面增加多少,要到今秋以後才會在市場上體現出來,但由於連續4年均因玻璃鰻苗捕撈量不足,造成產品價格高,因此與今年之價差恐難以彌補,即今年可能是養鰻各界很艱辛的一年。

另一方面,特別是中國,與日本不同其今年玻璃鰻之入池放養量可望達到90公噸上下。以日本鰻苗盛產聞名的廣東省,其養殖池早已空下來等候漁期的到來,因此並未因鰻苗豐收獲得額外的好處,反倒是福建省近年來以美洲鰻的養殖為主,因玻璃鰻的豐收而積極爭取放養價格實惠的日本鰻鰻苗。因此中國日本鰻成鰻之增產也要在今年秋天以後才顯現出來,因此與日本一樣,挑戰是如何從現在的鰻魚市場行情轉型。

筋膜是疼痛與能量的源頭

筋膜是疼痛與能量的源頭
這張圖對比了兩種筋膜狀態👇
🔸 左邊是水潤、健康的筋膜
🔸 右邊是乾燥、功能失調的筋膜












✅水潤筋膜代表:
• 身體活動靈活
• 淋巴循環順暢
• 細胞間良好溝通
• 情緒穩定
• 能量系統高效運作
• 粒線體功能正常
❌ 乾燥筋膜代表:
• 動作受限
• 慢性疼痛
• 粒線體功能缺失
• 體內能量低落
• 情緒壓抑、創傷卡住
• 身體的生物電反應能力下降

💡 針對筋膜鬆解、疤痕處理、結構調整時,不是單純在處理“局部卡住”,而是在幫助人打開整個身心氣場的封鎖。
📍針法,很多就是從這樣的筋膜概念出發,讓水進得去、氣流得動、身體才能鬆。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CB3Y8KYSB/?mibextid=wwXIfr

法國2025高中會的哲學考題

法國高中會考 BAC 的哲學考題一向是萬眾期待,今年是:
✅一般組
1. 我們的未來是否取決於技術?
(Notre avenir dépend-il de la technique ?)
2. 真理總是具有說服力嗎?
(La vérité est-elle toujours convaincante ?)
3. 文本評論:
節選自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的《正義論》(La théorie de la justice),1971年出版。
✅理工組
1:我們在所有情況下都是自由的嗎?
(Sommes-nous libres en toutes circonstances ?)
2:我們需要藝術嗎?
(Avons-nous besoin d’art ?)
3. 文本評論:
亞當·斯密於178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論》(Théorie des sentiments moraux) 中的一段摘錄。
🇨🇵
擇一作答。
考題通常一年前就開始籌劃
法國高中會考的法語考題也很不容易啊 !!!
我應該一輩子都考不過🤦



🇨🇵 ​一般組考題:
一、文本評論(20 分)
學習主題:從中世紀到 21 世紀的小說與敘事
就以下文本進行評論:
茱勒·巴爾貝·多黑維利(Jules Barbey d’Aurevilly)《被施了魔法的女人》(L’Ensorcelée),第一章節節選,1854年**
二、論說文(20 分)**
學習主題:從 17 世紀到 21 世紀的戲劇**
考生根據學年中所學的作品與相關主題,從下列三個題目中選擇一題作答:
🌿題目 A— 作品:皮埃爾·高乃依 Pierre Corneille《說謊者》(Le Menteur)**
相關主題:謊言與喜劇**
在您看來,在喜劇《說謊者》中,說謊的藝術是否始終受到掌控?**
🌿題目 B — 作品:阿爾弗雷德·德·繆塞 Alfred de Musset《愛情兒戲不得》(On ne badine pas avec l’amour)**
相關主題:愛情與言語的遊戲**
在《愛情兒戲不得》中,角色之間的對抗是否是認真的?**
🌿題目 C — 作品:娜塔莉·薩洛特 Nathalie Sarraute《行還是不行》(Pour un oui ou pour un non)**
相關主題:戲劇與爭執**
一位評論家指出,在《行還是不行》中:
「對話最終總是一場允許任何手段的遊戲。」這句話是否幫助你理解這部作品?
🔹🔹🔹
🇨🇵 理工組考題:
一、文本評論(20 分)**
學習主題:從 19 世紀到 21 世紀的詩歌**
就以下文本進行評論:
理查·羅涅(Richard Rognet),《為生命時光的輓歌》(Élégies pour le temps de vivre),2012 年**
.
.
二、文本縮寫(10 分)+ 論說文(10 分)**
學習主題:從 16 世紀到 18 世紀的思想文學**
根據你在學年中所學的作品與主題,請從以下三個題目中選擇一題進行處理:
🌿題目 A — 作者:拉伯雷(Rabelais),《巨人傳·迦岡紮》(*Gargantua*),第11章至第24章**
主題:良好的教育**
所附文本摘自:馬丁·傅尼耶(Martine Fournier)〈終身學習〉,載於《教育與培訓》(Éduquer et former),2016年。
🔹論說文題目:**
【一個良好的教育是否會讓人終其一生都持續學習?】
.
.
🌿題目 B — 作者:拉布呂耶爾(La Bruyère),《人的性格》(*Les Caractères*),第十一書〈論人〉**
主題:描寫人性,審視人的本質**
所附文本摘自:尚-弗朗索瓦·多提耶(Jean-François Dortier)〈同理心與善意〉,載於《人文科學》(Sciences humaines),2017年。
🔹論說文題目:
【若要準確描繪人性,是否必須以同理心看待他們?】
.
.
🌿題目 C — 作者:奧朗普·德·古日(Olympe de Gouges),《婦女與女公民權利宣言》**
主題:為平等而寫作與奮鬥**
所附文本摘自:法國文化部長弗朗索瓦絲·尼森(Françoise Nyssen)於 2018 年 2 月 7 日在文化與傳播部性別平等委員會上的演講。
🔹論說文題目:
【文學與文化是否能指出對抗不平等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