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21, 2011

亞太WXYZ中心...

亞太水產中心 夢想成空?


2011-06-22 中國時報 【杜宇】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1062200527.html)

 國內水產繁養殖技術精良名聞國際。尤其遺傳育種的成就深受全球讚譽,最經典的當屬吳郭魚及石斑魚的育種。然而這些年來,其他國家如泰國在蝦類育種、病毒防治,挪威在鮭魚養殖,日本在黑鮪完全養殖等等表現早已超越台灣,中國也成為世界最大養殖生產國。台灣想成為亞太水產種苗中心的夢想正逐步幻滅,思之令人痛心;如何迎頭趕上,更待集思廣益。
 有鑑於海洋漁業資源日漸枯竭,水產養殖將成為人類未來海產的主要供應來源,未來願景看好。而優良種苗是確保水產養殖成功的重要關鍵,一些新興養殖國家如泰國、中國、越南等特別訂定多項優惠措施,吸引外商(尤其台商)前往當地興建各類型的種苗繁殖場,希望能降低種苗供應不足的風險及避免從境外輸入活體(包括水產品、魚苗等)所帶來外源性疫(疾)病風險。
 而台灣由於民間業者有強大的研發能力,加以資金充沛及技術純熟,若能配合全球水產養殖發展對種苗的強列需求,早日進行經濟魚種保種、育種、優質水產種苗的培育、落實水產養殖源頭管控及設立水產種苗生產專業區等,台灣的確有絕佳的優勢與機會可以成為亞太水產種苗供應中心,成為另一個台灣之光。同時也可以減輕國內因地層下陷所帶來的危害。
 只是多年過去,也經歷了政黨輪替,但是建設台灣成為「亞太水產種苗中心」,卻仍然列在總統候選人的白皮書中,繼續畫餅充饑(無視國外的長足進步)。從比較目前國內水產種苗每年生產及出口數量與國外重要水產養殖國家每年所需要的水產種苗數量,即可看出台灣水產種苗產業對全球水產養殖的貢獻度與影響力已大不如前,且台灣在水產繁養殖的表現已大不如前。
 更令人驚訝的是,讓台灣成為「亞太水產種苗中心」的最重要利器||「國家水產生物種原庫」興建,至今已超過十年竟然還未完成;連東港主庫中長程計畫都未送行政院核定,且基因轉殖水產生物田間隔離試驗設施亦多所延遲,顯現當前政府機關的考核制度多淪為表象,形同虛設。水產種原庫問題重重,從保種對象、保種方式、營運模式、育種方向、科技保密等等
 都有徹底檢討的必要,否則日後很可能淪為新的蚊子館。監察院不能老是糾正了事,這樣的做法根本無法端正官箴,讓主事者知所戒慎。而媒體也應該發揮監督功能,共同來關注。
 「國家水產生物種原庫」所編列的經費(十七.四億元)多數用在硬體建設,外觀蓋的美輪美奐,高層長官視察頻頻嘉許(卻看不到問題所在)。該種原庫最重要的軟體部分如人才、技術、智財權等則相當欠缺,難以勝任。加以原有專業人才在不受尊重的情況下紛紛選擇離去,以目前該所所擁有之研究人力與專業技能,要想達成原先計畫書內所提到的預期目標無異椽木求魚。主管及考核機關不應再漠視問題的嚴重性,也不能再度以「歷史共業」為拖詞一錯再錯。尤其攸關品種保護與管理的「水產種苗法」,日本及中國均早已頒布實施,而國內至今仍未制定公告,難怪外界會對政府的誠信及執行力產生質疑,甚至有騙選票的不良觀感。
 其實「國家水產生物種原庫」計畫延宕,只是水產科研冰山一角。從九孔、石斑病毒肆虐,重要養殖魚種基因劣化,養殖鰻苗短缺、養殖魚遭受寒害等難題的無解,在在說明台灣水產養殖研發機構,確實到了需要大力改革時刻了。(作者為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