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5, 2012

【生希望特展】初稿



有關【生希望特展】預計11月於國立海生物博物管開展。
生希望特展主要大綱是由卵的意像揭開海洋生物的成長、築巢、求偶、交配、產卵、洄游等過程。


暫訂:穿越時空之旅(鰻漫一生)
鰻魚屬於鰻鱺科(Anguillidae),鰻屬(Anguillus),是一種比較原始的脊椎動物,全世界總共有十八種,台灣地區鰻魚的種類有四種,最常見者為日本鰻( Anguilla japonica) 及鱸鰻(A. marmorata),但是西里伯斯鰻(A. celebesensis) 及短鰭鰻(A. bicolor pacifica) 則比較罕見,近年來因養殖需要也引進歐洲鰻 (A. anguilla)、非洲鰻 (A. mossambica)等。鰻魚的生活史,一直以來都是個謎,其生活史具有變態而改變外型與生殖和生長洄游的特性;鰻魚會在淡水中成長但無法性成熟,性成熟是在洄游過程中達成的,再到深海中生殖,一般相信鰻魚產一次卵之後就死亡。受精卵孵化之後,鰻魚的幼苗叫柳葉鰻(Letocephalus)、然後隨著海流漂浮,在接近沿海時變態成體色透明的玻璃鰻(glass eel)、在河口成為體表具有色素斑的鰻線(elvers),黃鰻(yellow eel)是指在河川埤塘中成長,經過數年後再變態成銀鰻 (silver eel),其實銀鰻就是即將降海產卵的鰻魚。近年也發現一些例外,比如有些鰻魚可能就不進淡水,這是生物族群的特性。

在臺灣,以高屏溪為例,鰻魚在淡水環境中生長數年後(雄魚約5-6 雌魚約6-7 年以上),則降海進行生殖。雖然國外曾有體型重達5.1公斤、體長130公分的野生鰻被捕獲的紀錄,與養殖37年的非正式記載,在臺灣日月潭,2008年曾捕獲一尾鰻魚體長175公分、體重15公斤的紀錄,但鰻魚如果不降海則永遠無法達到自然性成熟。日本鰻魚在海洋中洄游3千多公里後,到達在馬里亞那群島附近的產卵場,其產卵的水深可能深達200公尺以下;學者曾預測鰻魚卵在水深75-100左右的水深孵化,在此過程中鰻魚是絕食狀態的。鰻魚孵化出來之後, 體型漸漸變成頭小身體透明扁平的柳葉鰻,此體型構造爲外洋性浮游動植物之型態特徵之一,最早,人們並不知道柳葉鰻是鰻魚的幼苗。柳葉鰻無自由行動之能力,隨北赤道洋流與黑潮等洋流漂浮至台灣、中國東南、日本邊緣,此段時間預估約須180天以上。在這段時間,仔鰻之型態由柳葉狀變成長細型, 但仍爲透明故又稱玻璃鰻,此為第一次變態,玻璃鰻已有自由行動之能力,並對特定物質有驅近現象。玻璃鰻在接近淡水同時,體表色素出現成為小鰻。小鰻成為黃鰻,黃鰻在淡水中成長,最重要的是體脂肪含量的累積,黃鰻因著所在的環境不同而有不同變態成銀鰻的時間,例如河口附近的雄鰻較多,而雌鰻在中、上游比較容易發現,雌、雄的體型與其銀化時間不同,銀化為鰻魚的第二次變態。這些是生物學上的迷團,因為為何沒有「陸封型」的鰻魚? 鰻魚怎知道下海的時間到了?為何鰻魚體內可累積大量的脂肪卻依然健康? 更好奇的是:海洋環境如何刺激鰻魚性成熟? 茫茫大海中鰻魚們如何定位與相遇?黑潮中養份並不豐富,但鰻魚苗如何存活與生長? 無法漂流至沿岸的鰻苗其命運又如何?

鰻魚在從前據說在台灣是遍地皆有,鰻苗多到可捉來餵鴨子,現在鰻魚已經被列入「頻危動物」,其原因除了牠們的生物特性外 橫跨淡鹹兩水、生長變態期長,故在工業污染嚴重、水利工程大興的今日嚴重影響了其親代的資源;另一個非戰之罪是因其美味,造成濫捕鰻苗。雖然鰻魚人工繁殖已成功,但成功率極低,除了不符經濟效益外,就和其他的保育動物一樣,為了繁殖就可能要大量捕捉野生成鰻,那可能又鰻魚的另一個浩劫。希望本文能喚起大眾對鰻魚可能即將消逝的這個問題的注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