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23, 2018

團夥非法捕撈長江鰻魚苗牟利近千萬

團夥非法捕撈長江鰻魚苗牟利近千萬 32人被抓獲
2018-04-12 07:59:29 來源: 法制日報

記者今天從江蘇省靖江市公安局獲悉,靖江警方近日通過整合前期偵查線索,抓獲涉嫌非法捕撈水産品罪的王某等犯罪嫌疑人32人,成功摧毀這一特大非法捕撈長江鰻魚苗不法團夥。經初步查明,嫌疑人已累計出售鰻魚苗價值近千萬元。
  據悉,這是自國家有關部門調整長江流域禁漁期制度以來,發生在長江流域的全國首例從捕撈、收購到販賣實施“全鏈條”打擊的一宗非法捕撈水産品案。
  “鰻魚是一種降河性洄遊魚類,在海中産卵,在春季仔魚發育成幼鰻時,成群遊入江河,成熟後又洄遊至海中繁殖。由于這一特殊的生活習性,世界上至今沒有一個國家能突破鰻魚苗人工繁殖培育技術,鰻魚苗一直以來也素有‘軟黃金’之稱。”靖江市漁政監督大隊副大隊長沈林宏介紹説,“每年春季,靖江警方都要聯合當地漁政部門開展相關法律法規宣傳,並對沿江漁民的非法捕撈行為開展了集中整治。”
  “僅僅抓非法捕撈,只能是‘按下葫蘆浮起瓢’。只有立足源頭,從非法捕撈、收購、販賣的每一個環節實施‘全鏈條’打擊,才能從根本上遏制非法捕撈犯罪行為,保護資源環境。”靖江市公安局食藥環大隊大隊長孫明海説。
  針對往年打擊非法捕撈整治行動中出現的不法分子在江面上與執法人員“躲貓貓”的情況,靖江警方決定採取“內緊外松”的策略,即在外圍開展偵查,同時密切關注江面“動態”。
  經偵查發現,為避免被人贓並獲,非法捕撈人員如今採取專人上門收購這一更為隱蔽的方式交易魚苗。為此,警方決定先摸清收購人員的情況,再向非法捕撈人員和上家接手的販子延伸,最終將捕撈、收購、販賣的所有環節查清。
  很快,長期從事漁業經營的王某進入警方視線。經查,警方發現王某作為負責人夥同董某等13人作為股東,每人交納2萬元“保證金”(以防止個人私自交易),並簽訂了內部協議書和承諾書,從捕撈、收購到販賣分工合作,全公司化運作。
  “這13名所謂的‘股東’,他們每個人手上均有長期合作的江邊漁民,收購到鰻魚苗後,統一交由王某聯係外地專門的販子。有的轉手給了人工養殖鰻魚的水産養殖戶,有的層層轉手,甚至走私到國外。”孫明海説,“負責收購的人從漁民手中以22元至27元一條的價格購買後,集中販賣給上家,通常加價30%,層層加碼。”
  至此,捕撈、收購、販賣等環節的架構基本理清。4月2日晚,靖江警方組織100余名民警兵分多路同步實施抓捕,當場繳獲尚未出手的鰻魚苗2000余條及捕撈工具“絕戶網”等。
  “現在正處于鰻魚苗洄遊季節,一條漁船每天均能捕獲數量不等的鰻魚苗。以每天捕獲百條計算,日均凈獲利就達2000余元。”孫明海説,“面對巨大的利益誘惑,不少漁民和從事漁業經營的人員就會鋌而走險,實施非法捕撈。”
  “長江靖江段最窄處只有1.7公裏,但是長江航道只有幾百米,簡易捕撈船密布江面,嚴重威脅著長江航道安全,且這些捕撈船由于缺乏有效的安全航行設備,江面上傷亡事故時有發生。這些人為了攫取利益罔顧他人利益,令人痛心。”孫明海説。
  4月3日,靖江市漁政部門聯合警方及時對繳獲的2000余條鰻魚苗在長江進行集中放流。記者在現場看見,鰻魚苗僅為牙簽大小,長度為6厘米至10厘米不等。
  “去年國家有關部門就發布通告,在長江流域嚴禁使用單船拖網等14種漁具,還規定張網類漁具最小網目尺寸為3毫米。但王某等人使用的漁具網目經過檢驗僅為1.67毫米,使用了即使在允許捕撈的時間和區域內也嚴禁使用的‘絕戶網’。”沈林宏介紹説,進入“絕戶網”的長江水生物將被一網打盡,不僅破壞了水産資源,還會嚴重破壞了長江水域生態環境,其危害後果不言而喻。
  目前,王某等32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捕撈水産品罪被警方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的調查取證等相關工作正在進行之中。(記者 丁國鋒 通訊員 吳勁松 江曉東)

平平攏係鰻魚,此鰻非彼鰻

平平攏係鰻魚,此鰻非彼鰻

2018 年 03 月 18 日
文/ 洪嘉鎂 攝影/ 謝佩穎 首圖提供/ CC0 Public Domain 製圖/ 邱柏綱
(https://www.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theme=article&sub_theme=article&id=1652)
鰻魚,對多數人來說可能是高價或較不常食用的水產品,國內有相當多鰻魚產品,不管是鰻魚罐頭、海產店偶爾能看見的錢鰻、日本料理店常見的星鰻、動輒兩三百元起跳的鰻魚飯等。
這些商品都有「鰻」字,但不見得有「鰻」字都是鰻鱺屬生物,一般學術界狹義稱的鰻魚意指鰻鱺科鰻鱺屬,像星鰻、錢鰻等消費者較熟悉的生物,雖是鰻形目生物,卻不同於大家口中所說的鰻魚。

狹義來說,鰻魚是指鰻鱺屬生物

大家說到鰻魚時,第一個總會想到為臺灣創下百億產值的日本鰻。日本鰻(Anguilla japonica)又稱為白鰻,分類學上屬於鰻鱺科鰻鱺屬,為淡水鰻。全球淡水鰻種類約有19種左右,外型皆相當相似,成長階段會在河川或淡水中度過,僅有產卵時洄游到海中。
臺灣養殖業目前飼養的鰻鱺屬物種,以日本鰻為大宗,但有少數業者投入其他鰻魚養殖,包含大家熟知的黑鰻(印尼雙色鰻及太平洋雙色鰻的統稱)、鱸鰻(俗稱花鰻),以及美洲鰻,也都是學術界上認定的鰻魚。由於這類鰻魚國內產量較少,加上烹調後的口感與日本鰻仍有差異,並未成為市場主流。
日本主要向臺灣進口日本鰻,而國內鰻魚銷售市場仍以日本鰻為主,其次才是其他鰻魚。日本的鰻魚飯幾乎都是使用日本鰻,大小為4P(指1公斤有4尾鰻魚),但在臺灣會隨著用餐地點及料理的不同,鰻魚大小不再侷限於4P,可能會用更大規格製成鰻魚油飯等產品。
國內所食用的鰻魚不一定是外銷規格,也有機會能吃到更大規格的日本鰻。

像鰻魚,但不是狹義的鰻魚

那到底我們平常吃的是不是鰻魚呢?雖然大家都聽過鰻魚,但多數人對鰻魚仍舊陌生,更無法像老饕一樣,嘗一口就知道是不是真正的鰻魚,只能看著菜單上寫鰻魚就告訴自己這是鰻魚。不過別難過,生活中仍有些物種能簡單辨認,以下舉例一些常被誤認為鰻魚的生物。
  • 海鰻
生活中最常聽到鰻魚物種,除了日本鰻外,大概就是海鰻了。
從學術上來說,海鰻是指海鰻科(Muraenesocidae)範圍下的生物,但是因為社會大眾常將海鰻解釋為「海裡的鰻魚」,所以大家口中的海鰻已經從海鰻科擴及到只要看起來長長的,海裡游動的魚類。但其實海鰻科生物不是學術界狹義認定的鰻魚喔。
  • 錢鰻
海產店時常會看到一尾尾滑不溜丟的鰻魚,長的有點凶神惡煞,身上有點點花紋,由於花紋很像錢幣,因此店家通常會說這叫「錢鰻」,也有人稱呼這種生物為薯鰻。
錢鰻或薯鰻是裸胸鯙屬(Gymnothorax app.)的中文俗名,因為魚皮富含膠質、魚肉扎實,受到消費者喜愛。不過目前錢鰻大多仍仰賴野生捕撈,要在夏季才能較容易吃到,價格也比日本鰻貴上不少。
  • 星鰻
星鰻會被眾人所知,與日本料理脫不了關係,在日本料理店的菜單常看到星鰻握壽司,星鰻的學名是繁星糯鰻(Conger myriaster)又稱為星康吉鰻,是糯鰻科康吉鰻屬的魚類。
一般說的星鰻在日文中會以「穴子」(アナゴ)稱呼,主要是指糯鰻科的物種,有些店家會以真穴子(マアナゴ)來專指繁星糯鰻這個品種。不管是哪種,皆非學術界狹義認定的鰻魚。


簡單為大家總結,一般學術界狹義所稱的食用鰻魚指鰻鱺科鰻鱺屬生物,例如日本鰻、黑鰻(印尼雙色鰻及太平洋雙色鰻的統稱)、鱸鰻(俗稱花鰻),以及美洲鰻;而海鰻、錢鰻、星鰻都不是鰻鱺屬。下次到餐廳別光顧著吃,記得問問口中那尾鰻魚的身世。

香港輸日本鰻魚苗數量異常上升

香港輸日本鰻魚苗數量異常上升

blob:https://news.now.com/13a9cd59-d26f-4a90-a1cc-217958f6b046)
【Now新聞台】鰻魚的數量近年因為環境破壞和過度捕獲而銳減,但日本傳媒報道,二月由香港輸往日本的鰻魚苗數量和價格都不尋常地上升,分析懷疑有人由台灣走私鰻魚苗到香港,再轉售給日本。
日本共同社報道,近年白鰻,即日本鰻的鰻魚苗嚴重缺乏,但香港在今個捕撈季出口到日本的白鰻魚苗數量不跌反升,由去年12月約250公斤到2月升至二千六百多公斤,每公斤價格高達約二十八萬港元。有輿論懷疑鰻魚苗是由禁止出口的台灣走私到香港,再轉售到日本。
鰻魚是在大海出生,再游到河口淡水地區生長,成熟後又回到大海產卵,所以難以商業化地人工養殖。漁民一般在冬天捕撈由太平洋游到東亞沿岸的野生鰻魚苗,再將魚苗養大出售。
用來做鰻魚飯和串燒等食品的白鰻因過度捕撈和生態環境受破壞,數量近年銳減,造成鰻魚苗短缺的惡性循環。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甚至在2014年將白鰻列為瀕危物種。
供應銳減導致價格高企,反成不法分子走私魚苗的誘因。自從台灣在2007年禁止出口本土撈獲的鰻魚苗後,日本開始從香港進口魚苗。不過,有分析指香港一向沒有漁民捕撈白鰻魚苗,只是各地魚苗的轉口中心,估計不法分子將台灣捕撈到的鰻魚苗以高價走私到香港轉售,呼籲相關單位加強打擊走私活動及不透明的國際交易和收緊捕撈數目,令鰻魚的生態和供應回復正常。

Sunday, May 20, 2018

Eels break records in Maine, where they sell for big money

Eels break records in Maine, where they sell for big money

May 20, 2018 07:37 AM
Updated 1 hour 19 minutes ago 

Tuesday, May 15, 2018

Glass eels glow green under a UV light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EelTown/permalink/1834161836887979/
Did you know glass eels glow green under a UV light and are apparently the only freshwater fish to do so? Has anyone seen this firsthand? Any ideas on why this occurs?

All I can speculate is that is that perhaps eels (at least at the elver stage) are able to see in the UV spectrum and can use this as a kind of signaling, e.g. one fish finds a passage upstream and the others follow. Anyone know if any predators are also able to see in the UV spectrum? If so this would appear to present some disadvantages too.

Photo is from an Anguilla japonica, H/T to Jessica Reynolds for telling me American eel do this too!

https://www.practicalfishkeeping.co.uk/news2013/First%20naturally%20fluorescent%20fish%20discovered!

P.S. You have to copy and paste the link because Facebook doesn't like the exclamation mark at the end...

Edit: I think this may be the original research: https://www.cell.com/cell/abstract/S0092-8674(13)00644-2

Friday, May 11, 2018

【漁業人物誌】聊不完的鰻魚生意經—張贊化

https://www.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theme=article&sub_theme=article&id=1754

【漁業人物誌】聊不完的鰻魚生意經—張贊化


內容提供/ 漁業廣播電臺 文、圖片提供/ 劉麗卿
有謂「不識張贊化者,不要做鰻魚生意」。依約來到臺北,可不是來找張贊化談鰻魚生意喔!而是要帶領著大家來聽聽他和鰻魚之間的故事,聽他細數40年從鰻的日子。
聊起鰻魚,張贊化眼裡投射出滿滿的熱忱與自信的口吻,他開門見山地說,要經營出色的鰻魚生意,就不能不研究日本食用鰻魚的歷史典故:早在1千多年前,日本人就發現了鰻魚對消除苦夏的功效,從江戶時代開始,土用丑日吃鰻魚的習慣逐漸傳遍了全日本。

日本食用鰻魚的歷史典故

在日本國內對於土用丑日這天要吃鰻魚的故事來源其實不少,不過一般的說法大多指向與江戶時代學者平賀源內相關,相傳當時有個鰻魚店的老闆,覺得夏天鰻魚銷售情況不太好,因此去請教平賀源內,平賀源內建議店主可以在門口張貼寫著「本日丑の日」的標語,沒想到生意真的變好了,其他的鰻魚店也紛紛跟著模仿,而土用丑日也跟鰻魚畫上等號了。
土用是指「土旺用事」,簡稱「土用」,這樣的名詞跟五行、四季息息相關,在五行思想中四季的春天屬木、夏天屬火、秋天屬金及冬天屬水,而季節中間的過渡期就是「土旺用事」。一般來說被稱為土用的時間會是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18天。相傳這一天日本人民都要排隊等著吃鰻魚,若沒吃到竟然還是一件挺丟臉的事呢!說到原因,其實也沒有啥特別的,就是很想吃美味的蒲燒鰻魚。真是一種奇妙的飲食文化。鰻魚日的主食鰻魚蓋飯(鰻丼,うなどん),或鰻魚盒飯(鰻重,うなじゅう)都在飯上鋪上蒲燒鰻魚片,淋上甜中帶鹹、鹹中帶甜的醬汁沁入飯粒中,撒上山椒粉調和鰻魚的油脂,襯托其香Q的美味!

張贊化參加1999年華日鰻魚業貿易會議。

話說從頭,與鰻結緣

說起與鰻魚的結緣甚早,臺灣大學農藝系畢業的張贊化自軍中退伍後,便留在校園當研究助理,父親卻認為此工作看不到前途,便建議他出來闖闖做生意。他沒有太多的考慮,毅然決然離開學術界,轉而從事農藥的買賣,而生意一做就是15年。後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從宜蘭的朋友那兒聽聞養鰻魚有商機有前途,朋友遊說他不妨放手一搏試試看,於是張贊化便開啟了與日本交易鰻魚的生意,卻意外地發生了烏龍且戲劇性的第一次成功交易。
張贊化回憶說,出貨當天竟然發現每條魚皆呈現「翻肚」模樣,欠缺經驗的他心頭一震,感到大事不妙,心想此筆交易必然血本無歸,沒想到隔天卻接獲日本大力稱讚魚貨品質優良的回報。原來,每年有上萬噸的鰻魚從臺灣空運到日本,漁民得用特殊方法來保鮮,注入氧氣,加冰塊再包裝,慢吞吞的動作可不行,因為這些鰻魚要趕飛機,尤其在每年7月日本的鰻魚節前後最為忙碌。要控制冰水氧氣,讓鰻魚休眠,所以翻肚的鰻魚,其實只是呈現休眠狀態,為的是要配合活鰻運輸時間。

回顧60年代,台灣鰻魚產業發展契機

想當年,張贊化曾有過雄心壯志,努力將鰻魚的產業推廣並發揚光大,希望能夠達到媲美瑞士鐘錶工業。他一共擔任9年、3任臺灣區鰻蝦輸出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回顧臺灣鰻魚生產史,他說,鰻魚是臺灣重要的外銷水產品目之一,臺鰻產業始於60年代末期,當時日本市場需求量大但又因為污染問題導致鰻線供應不足,日本鰻魚產業於是積極向外拓展,臺灣鰻魚產業便是因為這個緣故興起,更加快速發展。民間投入養鰻事業者越來越多,短短幾年之間,產量突破1,500公噸。
參加「寶島鰻波」推廣活動記者會。
鰻魚養殖的全盛時期,分布地點以宜蘭、彰化、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的海埔新生地為主,每年輸日總金額高達4億5,000萬美元。臺灣得天獨厚的天候環境也成為助力之一,臺灣的水域非常適宜養殖鰻魚,因為沿海鰻魚養殖場的水溫低於15度的時間並不多,而鰻魚在10度水溫以下便會進入冬眠狀態,不利於鰻魚的成長。因為水溫不能太低的緣故,所以日本需要以加溫養殖方式使鰻魚長大,成本上自然較臺灣為高,這也就是臺灣趁勢崛起的契機。
1977~1978年間,臺灣和日本的鰻線都異常的短缺,張贊化當時掌握了大部分美國鰻線的來源,他除了積極在美國尋求鰻線來源之外,同一時間也與韓國五大貿易商之一的高麗鰻販賣株式會社完成購買1千1百萬尾的交易合約,金額約為6百萬美元。簽約之後,張贊化還很悲觀的看待,認為賺錢的機會不大,不料,訂單如雪片般飛來,進帳頗豐,更沒想到如此大手筆的交易引起了臺、日、韓三地的譁然,人稱「張贊化事件」,韓國還頒感謝狀給他,表彰他對臺韓鰻業貢獻,當時韓國人甚至還瘋傳一句話:「若不認識張贊化,就不要做鰻魚生意」。
87年度活成鰻出口實績優良會員頒獎。

鰻魚資源保育,刻不容緩

自從1970年代鰻魚養殖業興起之後,鰻線的價格日益升高,有時還供不應求。因此,漁民捕撈鰻線的的意願提高,使用的漁具規模及作業範圍卻不斷擴大,早期只是利用手抄網在河內捕撈鰻線,後來發展到利用漁船架起大型網具到外海捕撈鰻線,甚至利用大型定置網把整個河口攔截起來捕撈鰻線。在層層網具捕撈鰻線的情況之下,繁殖下一代的銀鰻也愈來愈少。張贊化憂心的說,如果不適當管制鰻線捕撈,讓鰻魚早日恢復生機,有朝一日鰻魚恐怕會走上滅絕的道路。為了鰻魚養殖業的永續經營,他支持漁業署實施的禁捕期,同時也期盼漁民遵守,因為鰻魚資源的保育刻不容緩。

Wednesday, May 02, 2018

歐洲鰻((Anguilla anguilla)泳鰾的蛋白質組學研究

 2018 Apr;18(8):e1700445. doi: 10.1002/pmic.201700445. Epub 2018 Mar 30.

Proteomic Studies on the Swim Bladder of the European Eel (Anguilla anguilla)

Abstract

The swim bladder of a fish is a vital organ that with gas gland cells in the swim bladder wall enables key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including buoyancy regulation in the face of different hydrostatic pressures. Specific gas gland cells produce and secrete acidic metabolites into the bloo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hysical solubility of gases and blood gas transport capacity for regulating the volume of the swim bladder. Transcriptomic analyses have provided evidence at the RNA level but no specific studies at the protein level have been carried out so far. Herein, it was the aim of the study to show swim bladder proteins of the yellow stage European eel by label-free LCMS (Q-Exactive Plus) that resulted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6223 protein groups. Neurotransmitter receptors and transporters were enriched in the membrane fraction and enzymes for acid production were observed. The list of identified proteins may represent a useful tool for further proteomics experiments on this organ. All MS proteomics data are available at the PRIDE repository with the dataset identifier PXD007850.

KEYWORDS:

Neurotransmitter; Receptors; Swim bladder; transporters

https://www.ebi.ac.uk/pride/archive/projects/PXD007850/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