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28, 2011

當歸補血湯 (DBT) vs Angiogenesis

Dggui buxue tang (當歸補血湯)
For 800 years, danggui buxue tang (DBT) has been used in Chinese medicine to treat menopausal irregularity and menstrual disorders by raising the qi and nourishing the blood of the patients. It is a simple fufang decoction (複方湯劑) of two herbs: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huangqi 黃耆) and Angelica sinensis (danggui 當歸) in the ratio 5:1. Recent studies indicate that DBT can stimulate circulation, enhance haematopoietic function, prevent osteoporosis and exert an antioxidant activity 47 and 48.
To explore the angiogenic potential of DBT, rats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ratios of these two herbs and their serum samples were applied daily to the chick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CAM). CAM angiogenesis was observed 72 h after incubation. A. membranaceus and A. sinensis in a 5:1 ratio produced the most significant amount of angiogenesis, confirm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DBT.
(From: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561470600109X)

當歸補血湯
處方: 當歸六、黃耆三十


用現代科學證明當歸補血湯的功效用法


  1998年,香港特首董建華提出建立中藥港,當時香港科技大學也支持這個建議。工作主要有兩項,第一是為香港政府檢測中藥的成份,編製成香港中藥材標準 (又稱港標)。詹華強 (香港科大生物系系主任) 的另一個主要工作是研究中藥複方,當中又以當歸補血湯為主,他用了足足十年時間研究這個湯。
  詹教授先介紹了當歸補血湯的歷史,這個湯是由元朝醫師李東垣所創,李東垣是「金元四大家」之一,也是「補土派」名家,李氏認為人吃的食物好,血液循環好,則可除百病。李東垣留下了很多複方,他的複方有兩個主要特色,第一是很多時候都會採用具補氣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的黃耆。另外,李東垣用藥很喜歡將藥材炮製一番。在當歸補血湯中,黃耆與當歸的比例是五比一,即五份黃耆和一份當歸。另外,黃耆要先用蜂蜜炙,以保留其甘香,當歸則要用先用酒洗。
  詹華強拿李東垣的當歸補血湯複方作研究,選擇這個複方,主要由於夠簡單,只有當歸和黃耆兩種藥材。另外,這是歷史悠久的古方,有八百年歷史,而且這藥方有滋補養陰功能,十分適合女性服用,因此有龐大市場。詹華強對這複方的化學成份和生物活性作出分析,得出了令人驚嘆的結論。首先,他發現在文獻中記載有用的化學品在當歸補血湯中融化出來時多了很多,有些甚至多出一倍,可見共煎藥材比起單一藥材能產生更大的化學作用。同時,根據李東垣記載,這個湯是要用兩碗水煎成一碗水,詹華強也做過實驗,發現這樣煎法所產生的化學品和生物活性是最好的。除此之外,黃耆與當歸五比一的配搭也是有效成分最高、藥性最強的。
        另外,詹華強也發現,當歸用酒洗,能清除了當歸內的藁本內酯化學物。如果當歸不用酒洗,煮出來的湯會較為燥熱,效用就降低了。詹華強指出,藁本內酯並非如一般人所覺得是當歸內的有效化學成份,它對生物是負面的。此外,李東垣也指出,當歸和黃耆要一起煎,不能分開。詹華強也做過實驗證明,兩種藥材一起煎能產生協同作用,達致一加一不是等於二,而是等於N的加倍效果。詹華強概括說,用現代科學實驗證明,李東垣的一切說法都是正確的,實在令人驚嘆,一個八百年前的古人是怎樣知道這些東西?詹華強指出,李東垣並非無師自通的,他的知識是從師徒間一代傳於一代而得來,傳到李東垣的師父可能已掌握了大部分知識,再由李東垣歸納總結出來。
   到了清朝,有人改良了李東垣的藥方,當歸的份量大於黃耆,得出的效用竟完全相反,是適合男性,而非女性服用。詹教授說,複方才是真正中藥的用法,要研究中藥必須研究複方。據中國文獻記載,除了人參外,沒有一種藥材是適合單一使用作為藥方。另一點詹華強想帶出的是,我們不能隨便更改古方,中國古代醫學歷史源遠流長,醫學知識一代傳一代,醫師如在臨床應用上遇到改變而要更改藥方時,也會清楚紀錄出來,我們要尊重古人的智慧。當歸補血湯的例子正好說明,古方不能隨意更改。
  詹華強研究當歸補血湯有突出的成果,他並把研究成果向國內推廣。現時他是南京中醫藥大學的訪問教授,他並與北京大學、瀋陽藥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等院校合作。詹華強指出,現在國內對中藥的研究太注重在化學和單體方面,他認為這種路向適合用來研究西藥,中藥是應該研究複方,如當歸補血湯,這種複方較簡單,而且有很大的藥用療效,值得加以推廣宣傳。
(From : http://www.bhkaec.org.hk/articles/?do=view&catalog_id=369&article_id=447)

所以 我們目前利用 DBT 加 SPE 處理鰻魚 希望具有某些成效

Wednesday, July 20, 2011

為何心臟要規律跳動?

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即使沒有心臟,裝上人稱「 葉 醫師」的葉克膜也可以暫時維持生命,台大醫院最高存活紀錄是一一七天。只不過,並不是人人都可以走出醫院,更多的是在「 葉 醫師」加持下,看著自己的腳從下面一直黑上來,清醒地看著自己慢慢死掉 ...

葉克膜(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 是一種體外循環心肺支持系統,類似開心手術所用的人工心肺機。 ECMO的主要構造第一部分是人工心臟(例如離心式幫浦、滾輪式幫浦),將血液注入動脈內,支持部分心臟功能;第二部分是人工肺臟(體外膜氧合器),可讓血液進行氧氣及二氧化碳的交換, 部分肺臟功能。

Why "看著自己的腳從下面一直黑上來,清醒地看著自己慢慢死掉 ..." ?  生理學的循環教的是 "流量原理" , 葉克膜的人工心臟是根據"流量原理"設計出來的。



中研院物理所王唯工博士提出七個現今生理學(以流量理論說明血液循環)無法解釋的問題。
1. 心臟應該放在哪個位置?
根據流量理論,心臟放在頭頂最有效率。

2. 主昇動脈為何要轉180度?
根據流量理論,如此會造成阻力。

3. 器官為何與主動脈以90度聯接?
根據流量理論,如此血液如何流入器官?

4. 為何血管有舒張壓?
根據流量理論,血管有負壓,血液循環系統的運作會更有效率。

5. 為何心臟要規律跳動?
根據流量理論,血夠的時候跳慢一點,血不夠的時候跳快一點即可。

6. 為何動物大小與心跳頻率成反比?
根據流量理論,大動物需要的血比較多,心臟應該要跳快一點。

7. 動物如何運動?
根據流量理論,手一舉起,血液就會大量回流至心臟,因此作許多動作時,供血都會發生問題。

王唯工博士提出的解釋:
心臟搏動輸出的時候,會打出一個pulse。在每一個心跳週期中,血液由心室搏出到主動脈的時間約0.1至0.2秒。分析這個pulse,可以發現各個經絡的共振頻率(諧波)。血液流入器官,主要是藉由共振。

1. 心臟應該放在哪個位置?
心臟長在距頭頂約1/3至1/4的部位,可以產生各種人體所需的諧波。

2. 主昇動脈為何要轉180度?
主昇動脈彎在動脈弓處--膻中穴(氣聚膻中),將能量轉換為壓力位能,像是變電廠,升壓並幫助輸送。膻中穴是壓力波(氣)產生振動的地方。

3. 器官為何與主動脈以90度聯接?
以水管模擬實驗發現,器官加上90度硬管,才能產生共振,硬管有濾波作用。

4. 為何有舒張壓?
有舒張壓才能將能量送到遠端。

5. 為何心臟要規律跳動?
為了維持系統(血管、器官)的共振。

6. 為何動物大小與心跳頻率成反比?
大動物共振腔大,因此心跳慢。

7. 動物如何運動?
因為血液循環是以共振壓力驅動,運動時仍然可以進行血液循環。

科技讓人不得好死?

科技讓人不得好死?


來源︰天下雜誌


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柯文哲說,科技發展到今天,醫生最大的問題不是病人如何活下去,而是如何死掉。

老師都教我們以救人為天職,但沒教我們遇到不能救的病人怎麼辦?」用盡武器救人的醫生,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如何讓病人活下去,而是助人善終。作為醫生,面對生死,心中會有更多掙扎嗎?

晚上八點,台大醫院燈火輝煌。草草吃著麵包當晚餐,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柯文哲說,科技發展到今天,醫生最大的問題不是病人如何活下去,而是如何死掉。

因為心臟不好可以裝循環輔助器,肺臟不好可以裝呼吸器,肝臟不好可以血漿置換,或是輸入冷凍性新鮮血漿,骨髓不好輸血,免疫不好打抗生素,即使是垂死的病人也可以撐很久,「死不了」。問題是,「死亡是什麼?怎樣才算活著」?連醫生都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一個八十二歲的老公公罹患心臟病,花一百六十萬元裝置人工心臟, 但因機器太大台,他到哪裡都必須拖著救命的「心臟」,問醫生有沒有解決的辦法?醫生告訴他要再花三百五十萬元換台體積較小的機器。老先生不願意,最後因為要拖著龐然大物才能行動,得了重度憂鬱症躺在床上,七個月後中風死了。這是病人的選擇。

科技讓人不得好死?

在人稱「 葉 醫師」的葉克膜出現後,讓醫師陷入更沉重的生死抉擇。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即使沒有心臟,裝上葉克膜也可以暫時維持生命,台大醫院最高存活紀錄是一一七天。只不過,並不是人人都可以走出醫院,更多的是在「 葉 醫師」加持下,看著自己的腳從下面一直黑上來,清醒地看著自己慢慢死掉。

一位知名企業 家的 太太就裝著葉克膜直到全身變黑,過世前嚴重浮腫變形,「高科技反而讓人不得好死,」柯文哲感嘆說。住在加護病房的病人在過世前平均多 三公斤 ,因為不斷用各種儀器和藥物,導致身體浮腫,只為維持一口氣在。

醫生不願面對死亡,無法開口告訴家屬實情,只能用盡手中所有「武器」。

死亡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特別是在加護病房。「但今天的困境已經不是病人怎麼活下去,而是怎麼善終,讓病人在往生前少受點折磨」柯文哲反省。

我們叫醫生,不會醫死人,老師都教我們以救人為天職,但沒教我們遇到不能救的病人怎麼辦?是誰不能接受病人死亡的事實,病人家屬或醫生?結果結論是醫生。」說話直接不拐彎的柯文哲指著電腦螢幕前一張張震撼人心的投影片說。這是他最近幾年最常思考的問題:醫生還是醫死?什麼時候該關掉葉克膜,讓病人走?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主任、同時也是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林志隆感慨地說,他的老師五十多歲時因為心臟癌症開刀後,同樣身為醫 師的 老師自知存活機會不大,強烈表達意願,萬一時,要放棄急救,保持最後的尊嚴離開。但事情發生時師公(老師的老師)堅持插管,強行救回老師,「我怎麼可能讓我的學生走?」師公的話語中滿是悲哀,一輩子當醫生的他,不願意面對學生的死亡。

滿屋子的醫生在此時都沉默了,「如果是我,請不要救我,」林志隆事後對學生說。作為一個醫生,「除非病患表達意願,否則只能做到將心比心,不要讓家屬有遺憾,可以坦然面對死亡的過程。」在他心中,醫生可以做的,頂多只是向上帝借時間,無法作出生或死的抉擇。台灣醫學院目前最需要的,就是這門生死學教育課。

Tuesday, July 19, 2011

C'est cher !!!

鰻魚物稀為貴 台灣鰻價格狂飆


民視 (2011-07-14 14:55)
日本今年熱浪來襲,再加上供電量吃緊,已經有超過70人被熱死,而每年夏天,日本人總習慣要吃鰻魚飯,藉此補充體力戰勝酷暑,但今年鰻魚苗物稀為貴,不光是日本國內的鰻魚漲價,就連台灣出口到日本的鰻魚價格,也已經高過日本的鰻魚。一串串的鰻魚,放在炭火上燒烤,肥美鮮嫩的魚肉,令人垂涎三尺,烤鰻魚飯向來是日本人戰勝酷暑的法寶,今夏想要來一碗香噴噴的烤鰻魚飯,得要多3個百圓日幣銅板,因為鰻魚飯漲價了,從2800日圓漲到3100日圓,將近1130元台幣一份。
鰻魚的批發價格最近逐步墊高,無論是日本、台灣還是中國的鰻魚,通通同步上揚,6月台灣的鰻魚價格和2010年同期相比,上漲將近80%,甚至比日本當地的鰻魚還要貴。
造成鰻魚價格大波動的主因是今年鰻魚量大減,7月從台灣出口到日本的鰻魚量,竟然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追根究底是因為鰻魚苗大缺貨,一大片的鰻魚養殖池,如今水草叢生。
養殖業者表示,今年的魚苗價格是往年的5倍,貴得嚇人,因為風險成本太高,許多養殖業者只好縮手。這道補充元氣的美食,今夏想要多吃,恐怕得先問過口袋裡的荷包。(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Sunday, July 03, 2011

我很早就說了...

教授研究中斷 碩博生須打工

(http://udn.com/NEWS/OPINION/X1/6436618.shtml)
【聯合報╱季瑋珠/台大公衛系教授、劉仁沛/台大農藝系教授】
過去幾個月來的傳言終獲證實,今年國科會研究計畫通過比例創歷史新低,許多過去有多年期計畫的研究人員,今年突然未獲補助。大約只有去年的百分之三十或更少申請案獲得補助;即使獲得補助,研究期限和補助金額也大幅縮減。


此現象遍及國科會每一個處、申請的每一個學校、系所和研究單位。結果造成教師無法安心研究,必須另覓資源,研究生獎助金也跟著縮減或消失。許多博士後研究員要另謀出路,碩博士生也可能必須外出打工,整體的研究工作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主要原因是國科會突然把經費撥到其他地方!據瞭解,最大宗是「國家型科技計畫」增列預算,佔據大筆經費,其次是「教授彈性薪資」。

「國家型科技計畫」是政府依照目前的重要政策,設計的任務導向計畫,例如生技製藥、網通、智慧電子、奈米等,人文處也加上了人口研究。這些基本上屬於「科技」,甚至是「產業」發展,不是「科學研究」,消耗大量資源,卻不一定能提升國家科學研究水準,理論上不應由國科會以科研預算補助,而是應該交由相關的部會,如經濟部、內政部、衛生署資助,並且依照性質邀請產業界投資,而且訂定明確的績效目標。

國科會過去最受獨立學者稱道,最符合科學研究精神的,就是完全開放學者自由申請,發揮創意,保障研究的多樣性,不以任務導向的計畫規範研究方向。現在竟也追隨其他部會,以大量資源配置,誘導學者配合任務導向的國家政策,對科學研究的自由和創意,將造成莫大傷害。

教授彈性薪資所佔比例較小,但一樣是資源錯置。彈性薪資發生在大專院校,其他研究機構沒有這個需求,無論教學研究,責任都在教育部,不應該由國科會以科研預算支付。

綜合上述二者,共同特色就是「劫貧濟富」:資深、資源豐富者,得以因此擁有更多資源;中生、新生代資源不足者,以及他們的研究生,卻因此被剝奪了在學術界基本的生存與立足條件。這是學術的資本主義,極端違背公平正義和科學精神。諷刺的是,那些長期佔據大量資源的大戶,所生產的成果,與所投入的資源相當嗎?

我們建議:
一、將國家型科技計畫與教授彈性薪資多出來的預算,交由相關部會來負擔,恢復國科會原有的科研預算。
二、恢復往年的研究計畫通過率,今年未獲通過但達到過去通過水準者,不必經由申覆而重新獲得計畫。今年獲得補助,但計畫年期和經費被縮減者,恢復過去的年期和經費。
三、保證以後科研預算不會被錯置到不相干事務上,讓獨立申請研究計畫的學者和研究生有穩定的資源,可以安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