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基因組研究(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2017),
現代家貓(Felis catus)與牠們的祖先——非洲野貓(Felis silvestris lybica)
基因相似度高達 95% 以上!
-
除了毛色基因有些變化,牠們的本性、神經反應、獵食本能幾乎一模一樣。
換句話說,貓根本不是被「人類馴化」,
而是牠自己決定:「嗯,這些人類能開罐罐,我可以共生一下。」
-
為什麼牠願意跟人住?
9,000 年前人類開始農耕,糧倉吸引大量老鼠,
野貓聞鼠而來,開始在村落旁定居——
牠幫人抓老鼠,人給牠遮風避雨,
從此展開人貓之間的「互利共生契約」。
這不是奴僕關係,是交易。
你以為你養牠,其實是牠「租」你家住
-
野性還在牠體內
捕獵欲爆棚:就算天天吃飼料,還是會偷咬你手、撲影子。
獨立又高傲:東京大學實驗證實,牠認得主人的聲音,但選擇「不理」。
天生肉食者:貓無法有效分解植物蛋白,吃素會出事。
社交「挑對象」:牠願意親近你,不是因為服從,而是「牠願意」。
-
小聰明、大詐騙
2009 年《Current Biology》研究指出,
貓在向人求食時的「喵喵叫」中藏著一段高頻聲音,
頻率竟然模仿嬰兒哭聲——
能讓人類自動產生「想餵牠」的反應。
也就是說,牠用進化的方式學會操縱你。
-
狗是朋友,貓是合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