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30, 2014

131天,4個多月...

飼養環境下的日本鰻仔魚最快能在131天達成變態日本鰻(Anguilla japonica)仔魚的培育,由於還沒有開發出適當的餌料,育成非常困難,不過Tanaka等發現鯊魚卵有可利用性,並於2003年初次成功培育至鰻線(Tanaka et al., 2001, 2003; Kagawa et al., 2005)。往後的研究,即鎖定以開發完整的鰻線量產技術為中心。
  天然的鰻魚,從受精卵到開始變態所需時間,推測是116~138天(Cheng and Tzeng, 1996)或者是 100~160天(Arai et al.,1997),而人工飼育下需250天左右(Tanaka et al., 2003; Okamura et al., 2009)。在志布志栽培漁業中心,於2007年4月至2010年7月期間,有428尾完成變態,其從孵化到完成變態的平均日數為299.3天(未發表)。鰻魚仔魚培育需要很長時間的原因之一,是其成長遲緩,而推測可能是培育水溫較低所致。Otake et al.(1998)推測,天然的棲息水域水溫在27~28,在接近此溫度的26高溫下培育,成長較快,但活存率不穩定,另外由於尚未完全確認是否真的是水溫因素,因此一般還是採用活存率較穩定的22~23水溫進行培育(Tanaka et al., 2001; Okamura et al., 2009;橋本等, 2009; Tsukamoto et al., 2009)。另外在26水溫中培育,開始變態的最短時間,是孵化後144天(144日齡)(橋本等, 2009),除了低水溫外,應仍有成長遲緩的原因存在。例如現行的給餌方式,給餌間隔最長的達16小時,以及由於從開始給餌到完成變態,都在相同容積的水槽進行飼養,也有可能造成仔魚因攝餌不足而阻礙成長。
  另外,上述在志布志栽培漁業中心的例子,完成變態的日齡從153天到754天都有,個體間的差異很大,可能也有培育管理上的問題。要掌握自行引起變態的日齡,人為的變態誘導技術開發不可或缺。另外,由於鰻魚仔魚期和變態後在生態上有所不同,應該設置個別的飼育設施,變態個體出現的日齡掌握,意味著鰻線飼育的時間,是現場重要的問題。本研究是利用提高培育水溫、縮短給餌間隔、以分槽或疏苗調整仔魚密度等方式,探討對變態時間的影響。
  供試魚是選用從卵育成的種鰻所生產的仔魚(6日齡,平均全長7.0 mm),飼育水槽全部使用10公升的圓形水槽,每個水槽蓄養250~365尾6日齡仔魚。
  飼養試驗是設定1對照區和2試驗區。對照區分成3組,採用和以前相同的23飼育水溫(Tanaka et al., 2001; Okamura et al.,2009; 橋本等, 2009; Tsukamoto et al., 2009),給餌次數從7點起,每隔2小時1次,共5次。但有一組,因97日齡時出了事故而失敗。
  試驗區分為A區,飼育水溫25,又分為3組;B區在6~9日齡時,飼育水溫23,以後提高至25,同樣分為3組。由於隨著成長,魚體的比重下降(Tsukamoto et al., 2009),為了防止浮至表層而導致死亡,AB區都是從65日齡起,開始提高水溫與降低飼育水的比重。73日齡以後,均調整為27.5。至118和126日齡時,經24小時降至25
  在A區,到了17日齡,將各組分散至4個水槽,74日齡以後增為5個水槽。另外51日齡以後,將仔魚依大小分別飼養,在同一組內的水槽間,酌量更換仔魚。B區到51日齡,按照每次給餌結束時的飼料,大致推測殘存的尾數,酌量移除小型的仔魚,55日齡時,每組分成2個水槽,以後隨著大小,適度進行水槽間移動。
  AB區給餌次數都是從7點,每2小時1次,合計5次,加上23點再給1次,每日共6次。基於這點,將以往最長給餌間隔16小時,縮短為8小時。全區在6日齡的13點開始給餌,至於A及B區在確定開始攝餌的6到7日齡間的18點、21點、24點、3點也給餌。投餵以鯊魚卵為主要成分的懸濁狀態餌料,每個水槽一次投餵7 ml
  對照區20及100日齡的仔魚個體,全長沒有超過13 mm及35 mm,即使120日齡最大也只有41.1 mm。相對在A及B區的全部各組,20日齡出現全長13 mm、100日齡42 mm、120日齡超過47 mm以上的個體。特別是在A區,20日齡出現全長達14 mm,93日齡48.9 mm個體。由於在志布志栽培漁業中心曾有全長41.0 mm個體完成變態的紀錄(未發表),47 mm被認為有可能是開始變態的大小。這其中126日齡時,B區有一尾開始變態,131日齡時完成變態。接著137日齡時,A區也出現開始變態的個體,144日齡完成變態。到了150日齡,A區3組全部完成,到了156日齡B區3組全部出現變態完成個體。另一方面,對照區於180日齡,初次發現有個體開始變態。
本研究探討飼養方法的重點是,比起以往的飼養水溫提高2~5左右,給餌間隔縮短到8小時以下,控制仔魚的蓄養密度防止攝餌不足等3點。比較各組成長最快的個體時,確認改良飼養方法後,成長速度超過以往的飼養方法,最快的個體於126日齡開始變態,也比過去的紀錄縮短20天以上,在131日齡達到完全變態。變態時間和天然的仔魚相比差異不大(Arai et al.,1997)。因而,今後開發人為誘導變態的方法時,在此條件下,於126日齡的時間點,有必要開始處理。本研究試驗至73日齡前,推測飼養水溫比天然棲息水域的溫度低(Otake et al., 1998),假如從初期控制在27~28,有可能更快速的成長。但是對疾病還無有效對策,由於採用高溫培育時,仍有導致大量死亡的危險,因此有必要針對在高溫下的環境控制方法和疾病對策進行探討。另外也有報告指出,在人工飼養下成長較差的原因,有可能是飼料的成分不均衡(Tanaka et al., 2003),由於飼料的改良試驗已有所進展(增田等, 2010),往後也可能使成長速度有所改善。
  另一方面,開始變態的機制暫且還未明瞭。即使在本研究,120日齡時,試驗區6組,雖然全部被認為已經有能達變態體形的個體出現,但是到130日齡時,開始變態的只有1尾。鰻魚的仔魚,由於達到被認為已能變態的大小時,常保持原狀沒有進展,耗費很長時間,有關變態的外在重要因素也要被考量。例如從熱帶到秋末的日本沿岸之洄游生態(Tsukamoto, 1992),水溫和日照時間的改變有可能參與作用。本研究嘗試改變培育水溫,但這樣的操作手法對開始變態有何影響值得探討。誘發變態的方法如果能被開發,當然能縮短仔魚飼育期。另外,本篇報告是以成長最快的個體作為比較對象得到的結果,但從更實用的觀點,除要求群體平均成長速度,也要求有更高的活存率。這些驗證,將在飼養試驗結束後進行探討。
譯自:增田賢嗣, 今泉 均, 小田憲太朗, 橋本 博, 照屋和久, 薄 浩則 (2011) 飼育環境下ニホンウナギAnguilla japonica仔魚は最速で131日齡までに變態しうる. 日本水產學會誌, 77(3): 416-418.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