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9日,東亞鰻魚資源協會(EASEC)日本分會,在東京大學農學院彌生禮堂舉辦公開的研討會「鰻魚蓋飯的未來Ⅲ〜科技能救鰻魚嗎? 」。本次是此一主題的第3次會議,除了主題演講,還包發括8項研究課題,並加入相關業者代表的討論會,以及針對與會人員的意見及提案,進行綜合討論。
主題演講者是日本大學的塚本勝巳教授,題目為:「鰻魚、科技及研究人員」。他說研究、漁業、養殖與行政等領域之人員,因為立場不同,在鰻魚資源保育上亦持有不同觀點,需要加以整合;並就鰻魚人工種苗生產研究的歷史和重要課題提出報告,指出目前種魚的催熟仍需耗時2個月,發育過程的差異頗大,要成功量產人工種苗,仍有諸多關鍵課題亟待解明。
東京大學的板倉光發表「河川生活期的生態和環境改變的影響」。根據其在利根川水系進行移送放流試驗(將鰻魚從捕獲地點,再移送到原放流點)的結果,發現再放流後的數日內,鰻魚幾乎都會返回被捕獲點,代表鰻魚對棲息地有很強的回歸性,定居性很高。另外,棲息於天然河川的個體,由於能獲得來自陸上的蚯蚓等餌料,營養狀況較好,但水泥護堤可能會阻斷從陸上帶來的餌料。
九州大學的望岡典隆發表「產官學聯合放流的效益調查」。將野生捕獲和人工養成的鰻魚進行放流,調查其成長差異,結果發現,前者軀體變粗,而後者則是有很多個體變瘦,代表成長率有很大的差異。望岡指出,養殖鰻在放流後5個月,有可能還無法適應河川環境。至於捕獲率,野生鰻為16.5%,養殖鰻則只有3.8%,另外夏天的捕獲率比冬天高。
北里大學的筒井繁行發表「從身體防疫機制反應出品種的差異」,指出不同品種的鰻魚,免疫系統亦有差異。調查顯示,鰻魚屬的19種鰻魚,都具有C型凝血因子,但顯現的功效不盡相同,因此異種鰻的引入應慎重檢討。
出席討論會的業界代表包括:全國淡水魚荷受組合聯合會的鈴木治、日本養鰻漁業協同組合聯合會的白石嘉男、日本鰻輸入組合的森山喬司、合同會社 西友的金山亮、PAL制消費者合作社聯合會的秋山貴彥、共同通信社的井田徹治、中央大學的海部健三及水產廳的太田慎吾等,一起就確立人工種苗生產技術、禁止捕撈野生鰻魚、從經濟和消費層面探討資源不足的因應對策、杜絕不透明的交易、河川環境保護等課題交換意見,有人表示「應該要制定一個有科學根據的可能交易量」,而要呈現有科學根據的可能交易量,必須「在入池前明白告知鰻線的捕獲地點」和「設定適當的公佈場所」。 另外,太田對天然資源究竟要恢復到什麼程度才算穩定提出質疑,但因為目前相關的科研數據仍嫌不足,資源穩定與否的判斷指標尚待確認,而且現階段的資源狀況亦尚未達到這種階段,因此首要之務應該是決定入池量的上限,一邊執行一邊確認資源的變動情形。
除了上述各項主題之外,其他的報告主題包括:日本大學渡邊俊的「產卵生態研究的新領域」;中央水產研究所張成年的「追蹤調查海洋中的成鰻所探知的資訊」;東京大學金子豐二的「朝向完全養殖的仔魚生理研究」以及北海道大學足立伸次的「生殖形質分析和選種育種」。
譯自:うな丼の未來Ⅲ—科學はウナギを救えるか.養殖ビジネス,52(10):66-66, 201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