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30, 2022

日本海洋論壇21( Marino Forum 21)日本鰻苗的經濟化量產技術已看到曙光


日本海洋論壇21( Marino Forum 21)的會長渡邊英直元月12日於東京舉行之新春記者會表示,日本鰻種苗量產系統之開發方面,已成功開發並確認與野生種苗有相同成長率,且易於儲存與管理的餌料粉末成功,可大幅降低種苗育成之成本,日本鰻苗的經濟化量產技術已看到曙光。當日會長對今年重要推動業務之發言概要如下:

一、      以日本水研機構為中心之「日本鰻種苗量產技術開發」於今年度邁向第二階段,兩年前開始進行的飼料自動投餵系統中檢討有關乾飼料之研發,如今已經成功將高黏著度漿質飼料乾燥化,而且不需如過去在飼料製成中一定要加入鯊魚卵,可以由雞蛋來替代,完成可大幅提高效率的新世代飼料,並交由民間種苗生產公司進行試用,預計於2023年本計畫結束時可進行技術轉移。

二、      支持水產養殖技術發展列入水產廳推動之成長型水產養殖業計畫,第一次公開徵求進行企業界參與之實證計畫通過6件,第二次公開徵求計畫則正在審查中,預計下一年度有9件可正式開始進行實證試驗。

三、      以提高有明海雙殼貝類軟體動物生產力為目的的實證試驗方面,已透過用棕櫚纖維作為幼苗採集器,並證實其可確保蛤蜊幼體之結果。下一年度將是5年計畫的最後一年,本機構將致力於將此技術轉移給漁民並促成其普及化之推廣應用。

四、      關於陸地上適地養殖確保地下海水取得方面,在全國挖掘了3個地點4條線路,以檢討其適用性。希望透過穩定水溫與水質的供應,將孕卵之銀鮭種魚培育由3年短縮為2年,以降低養殖成本。

五、至於世界性新冠病毒的擴大流行可能長期化現象,對Marino Forum 21派遣專家到海外進行水產合作計畫及接收海外研修生計畫方面受到很大限制。目前只能強化資通信(ICT)技術,進行相關國家課題的實態調查,並形成水產合作專案或專題技術之研修等

Sunday, March 20, 2022

日本鰻似依太陽軌道決定游泳方向

 

日本水產研究教育機構團隊進行洄游調查,認為日本鰻似依太陽軌道決定游泳方向

2022-03-04 日本/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經濟組
  1. 日刊港都新聞本(2022)年3月4日報導,日本水產研究教育機構(水研機構)於本(2022)年3月2日宣布,有關日本種鰻魚謎樣之大洄游,可能利用太陽軌道作為線索決定游泳方向。該研究成果發表在Spiringer Nature刊載於《科學報告》。為釐清日本種成鰻在產卵洄游過程之游泳生態,該機構水產資源研究所之研究團隊在2010年和2012年利用水產廳之漁業調查船「照洋丸」進行調查,成鰻裝置超音波發射器,在產卵洄游初期經過日本近海及產卵場馬里安納海南側等進行放流追蹤調查。
  2. 在馬里安納海域北側放流之鰻魚向南洄游,南側放流之鰻魚向北遊,在光線難以到達之中深層,可能以太陽軌道作為線索決定游泳方向。 另發現鰻魚每秒之平均游泳速度白天為26-40公分,夜間為29-41公分。
  3. 日本鰻種鰻苗採捕量仍處於低點,2014年6月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將其列入瀕臨滅種IB類,因此保護及恢復日本鰻資源至為急迫。水研機構期待:「為恢復日本種鰻魚資源,有必要增加産卵親魚,目前尚未瞭解鰻魚産卵洄遊機制,因此優先保護棲息場所,並盼開發繁殖放流種苗之育成及放流方法實用化,俾對増加返回馬里安納海域之産卵親魚數量有所貢獻」。
  4. 按日本種鰻魚在馬里安納海域産卵孵化後,蛻變成鰻線後洄游第1站抵達台灣,業者所捕撈之鰻線(線)被稱為頭期鰻,也為日本養殖業夢寐以求對象。儘管我國養殖鰻魚仍是重要出口品項,也是東亞捕撈鰻線重要據點,但對鰻魚之洄游機制及完全養殖技術掌握似仍有限,日本相關研發作法值得參考。

Wednesday, March 09, 2022

日本實施鰻苗流通欠缺透明化之因應措施

日本通令從明年漁汛期起實施鰻苗流通欠缺透明化之因應措施 

日本水產廳最近向都道府縣發出「2022年日本鰻苗漁期促進鰻魚永續利用資源管理」通知書,旨在加速貫徹有關鰻魚資源管理措施,並對鰻苗漁獲抑制與增殖之有關業者提供指導。尤其是針對一向被指責為玻璃鰻流通不透明溫床的特殊採捕證使用方面強烈要求改正。

持特殊採捕證捕獲之玻璃鰻已決定從2025年12月起納入水產流通優化法的適用對象魚種,並於2023年12月起先將特殊採捕證改為知事核可之漁業。水產廳展望未來,從2022年漁汛期(2021年11月-2022年10月)開始,將準確把握玻璃鰻的捕獲與流通之實況,以清查現行特殊採捕證的運作問題。具體方法是要求(1)採捕漁民有義務定期報告採捕數量及每一位交易對象之交易數量;(2)對沒有徹底繳交採捕與交易數量報告的人,原則上次一漁汛期將不再發放給特殊採捕證;(3)採捕證之發放數目應在管理可及之範圍內合理數目。

另外,都道府縣限制其採捕之玻璃鰻只提供其轄區之養殖用種苗時,則其捕撈上限為該都道府縣養殖池入池量之上限,而且如果捕獲之種苗已有預先指定之出貨地,要求漁民應遵守此一交易目的地,如果都道府縣有設定玻璃鰻之交易價格時,一旦其低於市場價格時,則水產廳將審視其是否造成未報告或低報之原因,以作為修訂採捕許可辦法之參考。以便特殊採捕證轉移到知事許可漁業時,原有之特殊採捕證問題不會也隨之轉移,所以才會預先從這個漁期起採取必要之因應措施。

日本 鰻苗資源量並未因鰻苗禁捕而復甦

 日本中央大學法學部教授海部健三等研究團隊最近針對岡山縣兒島灣自2003年禁止採捕野生鰻苗後,其生息野生日本鰻個體數變動之研究,結果顯示於指定水域實施鰻苗禁捕措施,其生息之野生鰻魚仍然持續減少,驗證其對資源復甦並沒有效果。岡山縣與日本其他主要養鰻縣不同,自2003年起就禁止以養殖為目的的鰻苗採捕。因此該研究團隊調查從禁止鰻苗採捕後,該地區漁民每一人每個月之日本鰻漁獲量的時序推移,來分析鰻苗禁捕對資源復甦之效果。結果顯示2003年迄今20年來,漁獲量雖然有年度變動,但整體而言呈現減少傾向,2020年之漁獲量約為2003年之60%而已,因此研究團隊作出「岡山縣兒島灣日本鰻之地方個體群並未因鰻苗禁捕而復甦」之結論。

日本鰻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與日本環境部指定為有滅絕危機種,其資源減少之要因一般歸咎於鰻苗之過剩漁獲及生息環境之劣化。此一研究為世界上首次就指定水域長期禁捕鰻苗來驗證其恢復資源之效果,針對此一實證結果,研究團隊建議「鰻苗採捕之管理、野生鰻漁業的管理、成育場環境的復甦等可能應於東亞鰻魚生息水域同步實施」。此一研究成果刊登於10月8日出刊之「海洋政策(Marine Policy)」月刊中。

日本2021年鰻苗漁期之漏報量佔年採捕量之38%

日本水產廳最近在2021年玻璃鰻漁期結束後,於其網站主頁上更新公開資料「鰻魚現狀與對策」中玻璃鰻的流通概念圖。據此,2021年玻璃鰻漁期中,不包括進口量的日本採捕量報告中有4.3公噸漏報(圖參照)。數值雖然較2020年漁期之漏報6.3公噸低,但仍佔日本年採捕量之38%,與2020年漁期無分軒輊。日本國內採捕量方面,5,723名有特別採捕許可證與17,210名捕撈人員共捕獲7.0公噸之玻璃鰻。進口量方面,經香港進口及直接由中國本土進口者合計亦有7.0公噸。而獲有水產廳許可之433家鰻魚養殖業者2021年共有18.3公噸之入池量,因此玻璃鰻入池量與供給量間有4.3公噸之差額。差額來自「基於想保密良好之採捕地點,或避免採捕量多而受忌妒而不想讓別人知道其採捕數量,以及嫌報告太麻煩而不報告」,以及「採捕者將捕獲之玻璃鰻以更高售價賣給非指定之出貨地,並且沒有採捕報告(即一般所謂黑暗通路)」與沒有採捕執照而偷捕玻璃鰻等。

日本從2023年12月起根據新修訂之漁業法,為防止無執照而偷捕,而強化其罰則,並將玻璃鰻之採捕許可證改為知事許可漁業。於2025年12月正式將玻璃鰻列為流通優化法適用之指定對象魚種,因此目前已進入新法適用之準備期,而2021年漁期尚沿用過去之方法,因此其採捕量統計之漏報傾向幾乎沒有變化。

值此2022年漁期正要開始之際,水產廳廳長已通知目前擁有特別採捕許可執照之漁民,「有義務定期報告採捕之數量及出貨地點及數量」,而且「為貫徹採捕數量報告之執行,報告失真者,下一年度漁期之特別採捕許可執照原則上將予以撤銷」及要求各都道府縣,將採捕許可證的數量管控在合理數量範圍內等。2022年漁期之採捕報告效果如何值得關注與期待。

35001

鰻苗逃避掠食性魚類捕食行為

 鰻苗逃避掠食性魚類捕食行為

日本長崎大學水產環境科學綜合研究學系助理教授河端雄毅等於2021年宣稱其研究團隊發現日本鰻稚魚即使被掠食性魚類捕食,鰻苗也會透過掠食魚之鰓縫隙逸出口外,此一容易提高鰻苗生殘率的發現,可能有助日本鰻之資源保育。河端助理教授過去即致力於鰤魚與真鯛等對掠食迴避行動之相關研究,2020年春天開始以未曾做過的鰻苗迴避掠食行為作為研究重點。其將掠食魚沙鱧與日本鰻稚魚放入同一水槽時,發現54尾鰻苗有28尾從沙鱧鰓縫隙中逸出。

大部分海洋生物對掠食的迴避行為都是被動行為,例如貽貝含硬殼難以消化而被排泄出來,此次發現鰻魚稚魚等的主動迴避行為是一個罕見的發現,即使在魚類以外的分類群中也很少見到。

透過此次調查發現鰻苗具有優異的迴避掠食之行為,放流後容易有高生殘率,有助放流效果之提升,可能有助資源之復甦。此外,不只鰻魚科,還對蝦虎魚科與鯰科等細長體型之魚類進行調查。進而提出「從掠食者口中逸出」是細長體型進化而衍生結果的假說,鰻苗自掠食者鰓逃逸現象也可證實此一假說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