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29, 2008
千風詩
Do not stand by my grave and weep
I am not there;
I do not sleep.
I am a thousand winds that blow,
I am the diamond glints on snow,
I am the sun on ripened grain,
I am the gentle, autumn rain.
When you awaken in the morning's hush
I am the swift uplifiting rush
Of quiet birds in circling flight.
I am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cry,
I am not there; I did not die.
黃文範先生為了不讓日譯版本專美於前 (請參考 Wednesday, April 23, 2008 拙文)
特寄調於(翻香令) 發表在2008年6月27日 聯合報 E3 版
莫對青塚垂涕深
魄消魂已化千風
情長久
緣非空
風常伴習習訴衷情
願化燦星與秋霖
良夜星光伴寂岑
颯颯語
正傾心
休流淚
擁我柔柔風
(http://meg4477.blogspot.com/2007/10/do-not-stand-at-my-grave-and-weep.html)
作者名字及寫作時間已經不詳,但最有根據的是在1932年,在美國馬利蘭州巴爾的摩市,一位名為Mary Elizabeth Frye (1905-2004) 的主婦,為了同居友人Margaret Schwarzkopf的母親過世而寫的作品。詩本身並無名字,一般人就以其第一句「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來命名。
詩的原意是紀念逝去的近親,在95年,英國一名青年在愛爾蘭共和軍襲擊下犧牲,臨死前把一封信交給父母,請他們在他離世後打開,信內就是這一首詩,經過傳媒的報導後,得到廣泛的迴響。
而到了2001年,美國的911恐怖襲擊事件後,在一個追悼儀式中,1名11歲的少女在會中讀出此詩,以表達她對在911事件中喪生的父親的追思,使此詩再一次成為話題。
2003年,日本小說家兼歌手,「芥川賞」得主新井滿,把此詩譯為日文版本,並取詩中第三行「I am a thousand winds that blow」的意思,把詩命名為「千の風になって」,再譜上歌曲及唱出,在MAXI SINGLE「千の風になって a thousand winds」上發表。
I am not there;
I do not sleep.
I am a thousand winds that blow,
I am the diamond glints on snow,
I am the sun on ripened grain,
I am the gentle, autumn rain.
When you awaken in the morning's hush
I am the swift uplifiting rush
Of quiet birds in circling flight.
I am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cry,
I am not there; I did not die.
黃文範先生為了不讓日譯版本專美於前 (請參考 Wednesday, April 23, 2008 拙文)
特寄調於(翻香令) 發表在2008年6月27日 聯合報 E3 版
莫對青塚垂涕深
魄消魂已化千風
情長久
緣非空
風常伴習習訴衷情
願化燦星與秋霖
良夜星光伴寂岑
颯颯語
正傾心
休流淚
擁我柔柔風
(http://meg4477.blogspot.com/2007/10/do-not-stand-at-my-grave-and-weep.html)
作者名字及寫作時間已經不詳,但最有根據的是在1932年,在美國馬利蘭州巴爾的摩市,一位名為Mary Elizabeth Frye (1905-2004) 的主婦,為了同居友人Margaret Schwarzkopf的母親過世而寫的作品。詩本身並無名字,一般人就以其第一句「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來命名。
詩的原意是紀念逝去的近親,在95年,英國一名青年在愛爾蘭共和軍襲擊下犧牲,臨死前把一封信交給父母,請他們在他離世後打開,信內就是這一首詩,經過傳媒的報導後,得到廣泛的迴響。
而到了2001年,美國的911恐怖襲擊事件後,在一個追悼儀式中,1名11歲的少女在會中讀出此詩,以表達她對在911事件中喪生的父親的追思,使此詩再一次成為話題。
2003年,日本小說家兼歌手,「芥川賞」得主新井滿,把此詩譯為日文版本,並取詩中第三行「I am a thousand winds that blow」的意思,把詩命名為「千の風になって」,再譜上歌曲及唱出,在MAXI SINGLE「千の風になって a thousand winds」上發表。
Monday, June 16, 2008
新成員
Wednesday, June 11, 2008
上學繳學費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上學繳學費是天經地義。要不要漲學費可是一個政治問題!
現在在一般學校上課出席率, 在不點名的前題下、包括來睡覺的也一起算進去, 必修課有6-7成就不錯, 選修課的出席率不會超過6成。
我曾經算過,學生一堂課大概要付新台幣130元, 付了錢不來上課, 有點像進了牛肉麵店付了一碗牛肉麵的錢130塊,不吃就算了,還嫌牛肉麵太貴!
所以我贊成漲學費, 漲到不來上課會心痛為止。
不過痛心的是付學費的人(一般是家裡的老爸、老媽),學生根本搞不清楚也無所謂痛;學生是幹嗎的? 求學 ? 非也 ! 打工? 是也! 打工幹嘛?付生活費!(房租、上網、3c產品、手機通話費、聚餐、交通費、旅遊…,名目比校長的特支費還多),學校幹啥用的? 拿文憑用的! 要升學!下者向家裡要錢補習去,上者向有補習的同學借考題或講義自己念,僅管臺灣的高等教育已經接近「人人有書讀、個個有學位」的大同世界,國力絕對沒進步,生產力反而下降,反正以後不用當兵,所以中華民國的男生或國力註定要浪費或空轉兩年,所以國防部要補助學校的研究經費…。
有人說使用者付費,我建議大專院校的學費全面一致,真的唸不起的有助學貸款、獎學金、助學金、工讀金可以作為救濟管道;私立學校要轉型,因為目前公立學校的容量足可以含納所有的升學人口,不然全部的公立學校都改名臺灣大學,好像巴黎大學一共有13所。
反正學生也不知道唸了這個系要幹嘛,幹嘛來上課? 學生不想學,老師幹嘛掏心掏肺的教?反正是一個job。「卓越xx計畫」與「x年x億」典型的上下交相賊與利益輸送。
現在在一般學校上課出席率, 在不點名的前題下、包括來睡覺的也一起算進去, 必修課有6-7成就不錯, 選修課的出席率不會超過6成。
我曾經算過,學生一堂課大概要付新台幣130元, 付了錢不來上課, 有點像進了牛肉麵店付了一碗牛肉麵的錢130塊,不吃就算了,還嫌牛肉麵太貴!
所以我贊成漲學費, 漲到不來上課會心痛為止。
不過痛心的是付學費的人(一般是家裡的老爸、老媽),學生根本搞不清楚也無所謂痛;學生是幹嗎的? 求學 ? 非也 ! 打工? 是也! 打工幹嘛?付生活費!(房租、上網、3c產品、手機通話費、聚餐、交通費、旅遊…,名目比校長的特支費還多),學校幹啥用的? 拿文憑用的! 要升學!下者向家裡要錢補習去,上者向有補習的同學借考題或講義自己念,僅管臺灣的高等教育已經接近「人人有書讀、個個有學位」的大同世界,國力絕對沒進步,生產力反而下降,反正以後不用當兵,所以中華民國的男生或國力註定要浪費或空轉兩年,所以國防部要補助學校的研究經費…。
有人說使用者付費,我建議大專院校的學費全面一致,真的唸不起的有助學貸款、獎學金、助學金、工讀金可以作為救濟管道;私立學校要轉型,因為目前公立學校的容量足可以含納所有的升學人口,不然全部的公立學校都改名臺灣大學,好像巴黎大學一共有13所。
反正學生也不知道唸了這個系要幹嘛,幹嘛來上課? 學生不想學,老師幹嘛掏心掏肺的教?反正是一個job。「卓越xx計畫」與「x年x億」典型的上下交相賊與利益輸送。
Tuesday, June 03, 2008
進香 vs 朝聖
話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旅行是人類的心理(生理)需求, 但華人一向安土重遷, 不遇到殺頭的事是不會輕易搬家或移動的; 離家只是偶然, 因為華人迷信「少不離鄉身不貴」 (例如哈佛的一定比台大的優…), 最終退休告老還鄉、落葉歸根、子孫隨侍在側、壽終正寢 (依據《說文解字》及《論衡》:「鬼者,歸也。人所歸為鬼。」),人生才算圓滿, 否則客死異鄉, 遺體連村頭都不准進。 誰也不希望死在「連個鬼都不認識」的地方…。
其實旅行是一種小資本主義,往往意含著「布爾喬瓦」的優越、生活的無虞或一種心境的豁達,我認識的人,偶爾有一、兩個,心裡感嘆真放得下,放得下那時間或經濟的壓力。以前的社會,秋收之後的過年是休息,春天播種之後,梅雨季節來臨前,卻是旅行的好日子,進香(刈香)成為農村社會旅行的好理由,不必背負好逸惡勞的罪名,又能積德在天。經濟上,自己負責交通,食宿由廟方供應,比背包客更省,有趣的是進香之地總是位於名盛之地,有廟而得盛亦或因盛而得廟,也無須探究。我模糊的記得小時候南鯤鮴進香的片段,遊覽車在廟口集合,反而是順道遊覽關仔嶺印象更深刻,特別是「味道」,陰天、山路、龍眼乾,蜂蜜、齋菜,還有我第一次吃到叫「扁食」的玩意。在台灣比較有名的是農曆三月的大甲媽祖進香,從大甲走到新港;個人認為要搞一個大的:從基隆走到屏東。
在歐洲我曾追循法國兩大朝聖路徑:1. 路德 (Lourdes);2. 聖地牙哥 (Santiago de Compostela)。路德下回再分解,先講巴黎到西班牙西北角的聖地牙哥(真的是歐亞大陸的天涯海角…)。
據說西元814年時,曾有奇怪的星辰盤旋於現今西班牙西北角的聖地牙哥;同年的7月25日,人們發現了傳聞中曾到西班牙傳福音、耶穌基督十二門徒之一的聖雅各﹝St. Jacques﹞骸骨。自從聖雅各的遺體在聖地牙哥尋獲之後,聖地牙哥變成了歐洲最出名的朝聖地之一。九世紀起,歐洲各地的朝聖者變絡繹於途,當時沒有公路和鐵路,更沒有現代的飛機、汽車等交通工具,朝聖者大都步行,年長及體弱者有時會騎馬或騎驢走一段路程,每位朝聖者至少要不行上一段路程,否則不得稱為朝聖者,朝聖的目的就是要吃苦、祈禱、默思、苦行,以悔過自新和彌補罪行,加強靈修,說吧!從大甲走到新港不夠看,要搞一個大的:從基隆走到屏東。扇貝(法文為La coquille de Saint-Jacques)
之所以成為聖雅各的標誌,一說是因為聖雅各原本是漁夫;而另一說則是聖雅各被神化了的傳說,說是Pimentel王領導十字軍東征時,聖雅各曾經乘著貝殼從海上出現。 所以扇貝殼(聖雅各貝)成為這一路上的精神與目標,每個朝聖者都會在背包或脖子上掛上貝殼作為識別,然後循著以貝殼為圖樣的路標向前一步步邁進。在朝聖的路途當中若遇見其它的貝殼,很快就能親得像兄弟姐妹,熱情的打招呼並相互鼓勵,當地人也會適時伸出援手,供水、指路、更會送上一句:¡ Buen Camino !(朝聖之路愉快!),好像台灣進香時少不了一面小小的三角旗子,到目的地後在香爐上繞一繞,再帶回家供在廳堂神位上。
以其中一條路線為例,依照傳統走法,由法國巴黎市政府(Hotel ville de Paris)旁的聖雅各塔 (Tour de St Jacques),越過塞納河沿著Boulevard St Michel 往南通過la PORTE D’ORLEANS 離開巴黎一路往南至經西班牙目的地Compostela(1530公里),據說每天行走八小時,需費時二個月以上才能走完全程。翻越比利牛斯山脈,縱貫整個西班牙中西部,最後來到西班牙北部的聖地牙哥,行程800多公里,現代已有不少人以騎腳踏車或騎驢馬的方式進行,目的是希望依循古人足跡,體驗朝聖者的心情與經歷,途中行經166個村落小鎮及超過1,800個歷史建築,整條聖雅各之路都設有相當清晰的路標,讓行走其上的朝聖客免去迷路之虞。有時是石碑,有時是金屬立牌,有時只以幾筆黃漆畫成的箭頭表示(在法國境內則是用白漆表示)。已於1993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以彰顯這條路在中古世紀促進伊比利半島與歐洲其他地區文化交流的重要貢獻。
我們曾走過,印象最深刻的是翻越比利牛斯山脈遇到下雨、下冰雹、下雪,了解何謂「雪擁藍關馬不行」的焦慮與無力,一進西班牙就是鬧獨立的巴斯克省,再來往西開几乎沿者比利牛斯山脈的南麓,遠遠的看到山脈的積雪還有竉罩的雲層,不過老實說西班牙北部陸地是一片沙漠,應該是荒漠,「故園東望路漫漫」有點孤獨,所以「雲橫秦嶺家何在」。回程時研著比利牛斯山脈北麓,也怕積雪陸封回不了巴黎,所以只路過中途的畢爾包( Bilbao )。以後有機會再講我們在那邊待了四天的報導 住我朋友家 (http://carmen-renshiang.blogspot.com/)。
其實旅行是一種小資本主義,往往意含著「布爾喬瓦」的優越、生活的無虞或一種心境的豁達,我認識的人,偶爾有一、兩個,心裡感嘆真放得下,放得下那時間或經濟的壓力。以前的社會,秋收之後的過年是休息,春天播種之後,梅雨季節來臨前,卻是旅行的好日子,進香(刈香)成為農村社會旅行的好理由,不必背負好逸惡勞的罪名,又能積德在天。經濟上,自己負責交通,食宿由廟方供應,比背包客更省,有趣的是進香之地總是位於名盛之地,有廟而得盛亦或因盛而得廟,也無須探究。我模糊的記得小時候南鯤鮴進香的片段,遊覽車在廟口集合,反而是順道遊覽關仔嶺印象更深刻,特別是「味道」,陰天、山路、龍眼乾,蜂蜜、齋菜,還有我第一次吃到叫「扁食」的玩意。在台灣比較有名的是農曆三月的大甲媽祖進香,從大甲走到新港;個人認為要搞一個大的:從基隆走到屏東。
在歐洲我曾追循法國兩大朝聖路徑:1. 路德 (Lourdes);2. 聖地牙哥 (Santiago de Compostela)。路德下回再分解,先講巴黎到西班牙西北角的聖地牙哥(真的是歐亞大陸的天涯海角…)。
據說西元814年時,曾有奇怪的星辰盤旋於現今西班牙西北角的聖地牙哥;同年的7月25日,人們發現了傳聞中曾到西班牙傳福音、耶穌基督十二門徒之一的聖雅各﹝St. Jacques﹞骸骨。自從聖雅各的遺體在聖地牙哥尋獲之後,聖地牙哥變成了歐洲最出名的朝聖地之一。九世紀起,歐洲各地的朝聖者變絡繹於途,當時沒有公路和鐵路,更沒有現代的飛機、汽車等交通工具,朝聖者大都步行,年長及體弱者有時會騎馬或騎驢走一段路程,每位朝聖者至少要不行上一段路程,否則不得稱為朝聖者,朝聖的目的就是要吃苦、祈禱、默思、苦行,以悔過自新和彌補罪行,加強靈修,說吧!從大甲走到新港不夠看,要搞一個大的:從基隆走到屏東。扇貝(法文為La coquille de Saint-Jacques)
之所以成為聖雅各的標誌,一說是因為聖雅各原本是漁夫;而另一說則是聖雅各被神化了的傳說,說是Pimentel王領導十字軍東征時,聖雅各曾經乘著貝殼從海上出現。 所以扇貝殼(聖雅各貝)成為這一路上的精神與目標,每個朝聖者都會在背包或脖子上掛上貝殼作為識別,然後循著以貝殼為圖樣的路標向前一步步邁進。在朝聖的路途當中若遇見其它的貝殼,很快就能親得像兄弟姐妹,熱情的打招呼並相互鼓勵,當地人也會適時伸出援手,供水、指路、更會送上一句:¡ Buen Camino !(朝聖之路愉快!),好像台灣進香時少不了一面小小的三角旗子,到目的地後在香爐上繞一繞,再帶回家供在廳堂神位上。
以其中一條路線為例,依照傳統走法,由法國巴黎市政府(Hotel ville de Paris)旁的聖雅各塔 (Tour de St Jacques),越過塞納河沿著Boulevard St Michel 往南通過la PORTE D’ORLEANS 離開巴黎一路往南至經西班牙目的地Compostela(1530公里),據說每天行走八小時,需費時二個月以上才能走完全程。翻越比利牛斯山脈,縱貫整個西班牙中西部,最後來到西班牙北部的聖地牙哥,行程800多公里,現代已有不少人以騎腳踏車或騎驢馬的方式進行,目的是希望依循古人足跡,體驗朝聖者的心情與經歷,途中行經166個村落小鎮及超過1,800個歷史建築,整條聖雅各之路都設有相當清晰的路標,讓行走其上的朝聖客免去迷路之虞。有時是石碑,有時是金屬立牌,有時只以幾筆黃漆畫成的箭頭表示(在法國境內則是用白漆表示)。已於1993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以彰顯這條路在中古世紀促進伊比利半島與歐洲其他地區文化交流的重要貢獻。
我們曾走過,印象最深刻的是翻越比利牛斯山脈遇到下雨、下冰雹、下雪,了解何謂「雪擁藍關馬不行」的焦慮與無力,一進西班牙就是鬧獨立的巴斯克省,再來往西開几乎沿者比利牛斯山脈的南麓,遠遠的看到山脈的積雪還有竉罩的雲層,不過老實說西班牙北部陸地是一片沙漠,應該是荒漠,「故園東望路漫漫」有點孤獨,所以「雲橫秦嶺家何在」。回程時研著比利牛斯山脈北麓,也怕積雪陸封回不了巴黎,所以只路過中途的畢爾包( Bilbao )。以後有機會再講我們在那邊待了四天的報導 住我朋友家 (http://carmen-renshiang.blogspot.com/)。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