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11, 2012

日本鰻補充量工作研討會


2012年PICES召開東亞日本鰻補充量工作研討會
國際漁業資訊 241期 (2012/12) 
(http://www.ofdc.org.tw/INDEX.htm)

北太平洋海洋科學組織(The North Pacific Marine Science Organization;PICES)是北太平洋地區政府間重要的海洋科學組織,成立於1992年3月24日,6個成員國為:加拿大、大陸、日本、美國、俄羅斯及韓國。該組織主要目的包括:促進與協調有關北太平洋北部及相鄰海域的科學研究,發展有關海洋環境、全球天氣與氣候變化、生物資源與生態系統及人類活動影響等。該組織年度活動頻繁,主要為一年一度的年會,近年來年會參與人數約在400-500人,約30個國際組織參與。
  本次北太平洋海洋科學組織年會之漁業科學委員會─東亞日本鰻補充量工作研討會(PICES FIS workshop;W8)於2012年10月20日,假日本廣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計有來自我國、日本、韓國及大陸之研究學者近20人參與。會議召開目的係因日本鰻養殖產業所需之鰻苗來自天然捕撈,近年來鰻苗(玻璃鰻期)捕撈量均偏低,爰擬探討東亞地區日本鰻鰻苗之年度補充量變動因素與機制,以維持日本鰻的產量,並討論國際間共同合作模式,以及維護鰻苗資源量之有效方法。
  會議由日本水產綜合研究所研究推進部研究主幹岸田達(Tatsu Kishida)博士擔任主持人,首先說明召開研討會之目的,隨後依議程進行主題報告。各節報告內容摘要如下:
一、日本鰻生活史回顧
  報告人:日本水產綜合研究所Kazuo Uchida
  日本鰻廣泛分布於東北亞地區,是商業捕撈和養殖的重要物種。但各國對於玻璃鰻期及黃鰻期的漁業管理卻各自為政。過去20年來,日本對玻璃鰻期的日本鰻捕獲量已下降到很低的水準。
  為了規劃日本鰻的管理方案,本報告回顧已研究瞭解的日本鰻生活史概況。日本鰻於新月時期在鄰近馬里亞納群島西方的北赤道洋流與亞熱帶洋流交匯的海洋鹽度鋒附近產卵。柳葉期仔鰻在北赤道洋流與亞熱帶洋流交匯的海洋及黑潮中成長至60公厘後變態成為玻璃鰻期。之後玻璃鰻向岸洄游至東北亞地區的沿岸,進入河川、半淡鹹水的河口及沿海等水域,成為黃鰻期,5-10年內成長為40-100公分的銀鰻,最後再回歸至原本的產卵場產卵。最近在前述產卵海域內捕獲的13尾成熟種鰻,其中有7尾黃鰻期的階段為淡水或半淡鹹水型,其餘6尾為海水型。而在上述7尾淡水或半淡鹹水型的個體中,可辨識出其中的3尾是成長於日本水域。
  以上研究結果建議,上述的東北亞水域,對鰻苗資源的養護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須國際通力合作,方能估算沿近海及河川內鰻魚的豐度。
二、產卵區內成熟淡水鰻之探索及其海洋洄游之評論
  報告人:日本水產綜合研究所Seinen Chow, Toshihiro Yamamoto, Hiroaki Kurogi, Makoto Okazaki及Tomoo Watanabe
  為了瞭解日本鰻的產卵生態,日本水產廳及水產綜合研究所於2008年至2010年間,在馬里亞納西海溝南域進行海洋調查。第一次利用大型中層拖網的採捕,瞭解海洋中的成熟淡水鰻。這3年總計捕獲13尾日本鰻(7雄6雌)及3尾鱸鰻(2雄1雌)。該拖網是在深度達2,000-3,000公尺海域中的300公尺淺層水域進行,顯示日本鰻是浮游性而非棲息於海脊上。據卵巢組織診斷顯示,日本鰻至少能在一個產卵季節內產卵2次。也曾嘗試過用超音波追蹤日本鰻的行蹤。透過5尾在日本利根川河域(Tone river)所捕獲的野生鰻晝夜垂直洄游(DVM)顯示,鰻魚會於清晨時分向下潛游,並於傍晚時分向上浮游。根據都普勒水下影像顯示鰻魚游動方向或速度均與周遭水域相同,證實這些鰻魚都是以被動漂流方式移動。雖被動飄移建議洄游路徑是受黑潮影響的向北路徑,被動漂流仍無法挾帶日本鰻至產卵海域。日本鰻應具備地球磁場或天文航海的輔助能力。
三、產卵場的海況及日本鰻柳葉期的輸送區域
  報告人:日本水產綜合研究所Daisuke Ambe, Makoto Okazaki, Tomowo Watanabe ,Hiroaki Kurogi及Seinen Chow
  為藉由蒐集產卵場的海洋學調查資料,以瞭解日本成鰻的產卵生態,日本水產廳於2008-2010年間在馬里亞納群島東南區域進行調查。成幼鰻主要捕獲於100-300公尺深度的海域。據側掃聲納追蹤顯示,成鰻白天在500-700公尺深的海域,及晚上上升到150-200公尺深的海域。
  研究結果建議,位於北太平洋的次表層水域是影響日本鰻產卵生態的重要海洋條件。長期暖化及表層水域會影響該水域水體的垂直結構。此外,北太平洋熱帶水域的緯度位置每年會有幾度的波動。由於產卵海域的緯度位置被視為仔鰻初期游動的重要因子,必須發掘日本鰻產卵場及海洋學條件的互動。另一方面,洄游過程也受北赤道洋流的中層流影響。中層流對仔鰻的影響,已被在玻璃鰻期仔苗逐年變化中被探討。
四、日本的日本鰻的生態及年補充量
  報告人:日本水產綜合研究所Hiroaki Kurogi
  2008-2010年間於馬里亞納海脊所捕獲的成鰻及魚卵對日本鰻產卵生態學研究的進展貢獻重大。但對於產卵種鰻的地域來源、產卵種鰻的年度數量、成熟鰻與補充量之間的關係等基礎數據仍尚未明瞭。
  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統計(日本目前唯一可供參考的指標),鰻苗的商業捕獲量由1960年代100-200公噸的高峰連續下降至1980年代的20公噸。近25年來,日本鰻苗的捕獲量已降到在6-27公噸間波動。
  上述統計資料雖能確切指出資源補充量,但並未排除對於社會經濟層面的影響,如鰻魚捕撈業者人口的下降及未合法捕獲等申報資料等。另一方面,最近發現有可觀的鰻魚數量會在5-6月漁期以外的時間洄游至沿海。
  為了瞭解日本鰻確切補充量,應整年在東亞各區域詳加調查,方可進一步瞭解日本鰻的補充機制並建立未來國際化管理方案。
五、韓國的日本鰻的生態及年補充量
  報告人:韓國國立Chungnam大學Tae Won Lee
  韓國河口的玻璃期仔鰻主要於1-3月出沒於濟州島、2-4月間出沒於南部沿海以及3-5月出沒於中西沿岸。然而,出沒的季節性及高峰期顯示鰻苗資源有年度上的變化。
  玻璃期仔鰻在濟州島是以底拖網捕撈,在西南部沿海則是藉潮汐作用的定置網捕獲。自2000年受低捕獲率影響,少部分的玻璃期仔鰻漁業已至濟州島河口進行。
  玻璃期仔鰻捕獲量於1990年代為7公噸,自2000年後大幅下降,惟年度需求量上升至15公噸,故自1998年後鰻苗年度進口量約為每年6公噸。近3年來國內鰻苗捕獲量已滑落至2公噸。爰目前正籌備中長程的研究及管理計畫。
六、大陸的日本鰻的生態及年補充量
  報告人:中國集美大學Ruizhang Guan
  玻璃期仔鰻主要於每年11-4月期間抵達於大陸河口。主要捕獲量集中於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及廣東省等地。
  近32年來,大陸鰻苗年度捕獲量已由每年50公噸,下降至低於20公噸。對此,大陸官方已實施相關政策,限制僅有漁民得捕撈鰻苗,並僅限於特定期間內(2009年前:12月16日至翌年3月15日、2009年後1月16日至3月15日)為之。
  造成鰻苗資源量下降的主因應為環境汙染及成、幼鰻的過度捕撈。為確保鰻苗資源量的可持續補充及產業的永續發展,須採取以下措施:
  1. 強化環境保護及水汙染控制;
  2. 建立鰻苗科學上的禁漁期及總可捕獲量;
  3. 禁止捕獲幼鰻及成鰻;
  4. 合理進行其他鰻種的養殖;
  5. 持續進行日本鰻的人工繁殖研究並在可行的情況下進行國際合作。
七、台灣日本鰻補充量的時空變動
  報告人: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曾萬年
  瞭解日本鰻的補充量動態是資源保育及鰻魚養殖產業永續發展之關鍵。長期(1967年至2008年)的鰻苗捕撈資料可瞭解氣候對台灣鰻魚年度補充量的影響。捕撈量與氣候變遷已被發現有顯著關聯,此關聯指出影響海洋生產力及渦流,以Quasi雙年震盪、北太平洋Gyre震盪、太平洋十年震盪及西太平洋震盪等氣候變化指標最顯著。
  1985-2009年鰻苗捕撈量的趨勢與東北亞各國高度相關,意味著台灣早期的日本鰻補充量可成為黑潮沿線的亞洲國家鰻苗捕獲量的預測指標。根據1968-2008年間台灣北部及西部海域捕撈量及台灣西南及西北相繼的出現量之間的正向關聯顯示,柳葉期仔鰻可能受台灣海峽環表層水流影響,於冬季流動至台灣西部海域。頻譜分析顯示3種鰻苗年度周期:2.7年、5.4年及10.3年。日本鰻的補充量可能受多重時間尺度的氣候變化影響。
八、歐洲鰻魚的管理機制
  報告人:日本水產綜合研究所Tatsu Kishida及Kazuo Uchida
  鑒於歐洲鰻資源量近30年來嚴重衰退,歐洲國家已進行鰻苗資源復育管理活動。2003年國際海洋開發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ea;ICES)在大陸進行銀鰻流放(放流量約佔原始狀態的50%)。2007年透過歐盟法規建立鰻苗資源管理框架。歐盟主管法規的目標是建立與原始生物量相較至少40%的流放,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CITES)2009年及2007年之報告已將歐洲鰻列入附件。
  為達到歐盟法規的目標,會員國已針對河域發展出以下的管理機制:降低商業性漁撈活動、限制休閒漁業、放流、棲息地改善、運輸河中的銀鰻至外海、對抗天敵、暫時關閉水利發電運轉等與水產養殖相關的措施。延續鰻魚的管理計畫及會員國報告,期望於2012年施行,並於之後進行該法規的後期評估。一般認為,監控鰻魚資源量及資源量評估方法、漁業及其他人為因子影響的發展,對於鰻魚資源有效管理影響重大。
九、綜合討論
  1. 日本鰻係降河產卵魚種(catadromous),生活史涉海水、半鹹水及淡水,故為達資源的永續利用,須仰賴水產養殖、沿近海及內陸漁業及生態保育及生物多樣性維護共同合作,方可維繫資源的永續利用;
  2. 造成日本鰻資源下降的可能原因包含人為及自然因子。人為方面主要包括:中日韓等國的過渡捕撈、天敵侵入種、汙染及寄生蟲的釋放等;自然方面則受天敵及海況、氣候變遷等威脅;
  3. 有效的資源評估所需資料包括:鰻苗(玻璃鰻期、黃鰻期、銀鰻期)的時間序列、漁獲努力量及其他人為影響、鰻苗的持續補充量、銀鰻的逃脫量及體長、年齡、性別及成熟度的生物採樣;
  4. 因應鰻苗資源量下降,有效的資源管理主要涵蓋,漁業管理、棲息地保育與復育及資源強化等三大領域。以下為研討會建議施行的措施:
    1. 漁撈資料蒐集的國際合作;
    2. 日本鰻之分布及洄游的進階研究;
    3. 強化資源管理:包括成鰻及幼鰻;
    4. 海岸及河川之棲息地及環境保育:據講者Uchida估計,鰻苗生活史中,15-17%棲息地位於河川、30-40%位於海洋、40-55%位於半鹹水,故多樣化的棲息地保育對日本鰻的資源保育相當重要;
    5. 借鏡歐洲鰻的管理機制:由各國回報資源量、管理制度及規範後,由國際會議據以分析評估並訂定目標,交由各國做為施政參考,並重複依此模式循環改進。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