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riday, August 18, 2017
日本2017年鰻苗交易價格較前一年便宜
Monday, August 14, 2017
日本「鰻魚博士」鑽研40年
傳統美食瀕臨絕種!日本「鰻魚博士」鑽研40年 終於掌握鰻魚繁殖習性
蔡亦寧 2017年08月14日 18:28 風傳媒
(http://www.storm.mg/article/315068)
鰻魚是日本傳統美食,民眾會在夏季的「土用丑日」(約在7月19日~8月7日之間)大啖蒲燒鰻魚,藉此在炎炎夏日補充元氣;但長期食用下來鰻魚供不應求,近年更是瀕臨絕種。人稱「鰻魚博士」的日本大學教授塚本勝巳研究鰻魚40多年,提倡保育也致力發掘鰻魚繁殖的秘密,試圖完全以人工養殖的方式解決鰻魚瀕臨絕種的問題。
鑽研日本鰻40年 找到繁殖大本營
日本現為鰻魚最大進口國,每年約5萬公噸鰻魚被吃下或做成副產品,但儘管在飲食文化佔有重要地位,大眾並不了解鰻魚如何繁殖、生長。鑽研日本鰻(Japanese eel,學名Anguilla japonica)繁殖和遷徙行為40多年的「鰻魚博士」塚本勝巳說,目前日本已有3家國有實驗室可以把日本鰻魚苗養到成年產卵,完成孕育下一代的使命。
早在1991年,塚本勝巳的研究團隊就成功定位出日本鰻繁殖的海域,並於2009年成功採集到日本鰻在繁殖點的魚卵,逐漸解開日本鰻繁衍之謎,但塚本勝巳表示,上述實驗室因為缺乏經費,平均每年僅能養育3000至4000條鰻魚,無法供給日本龐大的鰻魚需求。日本人所吃的日本鰻是在東亞海域繁殖,隨著海流擴散到東亞、東南亞國家沿岸,並能游至河流的魚類。塚本勝巳2009年於關島附近實地考察發現,日本鰻主要在關島附近的馬里亞納海底山脊(Mariana Ridge)海域繁殖、產卵,鰻魚幼苗接著沿北赤道暖流向西游動,靠近菲律賓之後,即沿著流經台灣東部海域的黑潮向北游,一路游經東海、日本東岸,在日本東岸成熟之後,再往南游回關島海域準備繁殖,完成鰻魚繁衍下一代的任務。
塚本勝巳對《日本網》(nippon.com)表示,雄鰻與雌鰻如何在廣大的海洋裡找到另一半一直是個謎,人類從未親眼目睹它們交配。不過,研究團隊在實驗室觀察,逐漸拼湊出鰻魚的繁殖圖像。
塚本勝巳指出,白天時成年的鰻魚通常在海面下800公尺的深水生存,以躲避天敵捕獵。晚上,牠們則向上游到到海面下200公尺的水域。在新月之時,雌鰻受較溫暖的海水、較淺的海域觸發產卵,同時分泌賀爾蒙吸引雄鰻,雄鰻會撞擊雌鰻的腮,讓雌鰻產出更多卵,方便雄鰻受精。然而塚本勝巳說,這是他們在實驗室觀察所推測出來的繁殖圖像。若要了解雄鰻與雌鰻的比例以及繁殖所需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因素,還是要到鰻魚繁殖的海域現場觀測。
今年5月,塚本勝巳與團隊實地到鰻魚繁殖海域勘查,利用最新科技來分析「環境DNA」(environmental DNA),偵測到成熟鰻魚在海水中的DNA,更精準掌握鰻魚繁殖的海域,從原先推測的10公里縮小到幾百公尺,並推測鰻魚繁殖的高峰是在新月出現的前3天。
東亞4國捕鰻魚 捕到瀕臨絕種
目前東亞主要有4個國家在捕撈日本鰻,分別為日本、台灣、中國與南韓,這些國家的漁民多半趁鰻魚還在「轉大魚」時期的透明狀態(又稱玻璃鰻),就先把牠們撈起來,投入鰻魚養殖場,養大之後再予以宰殺,成為人類的食物。
日本水產廳統計,1980年代日本每季可以捕撈到約30公噸的玻璃鰻,但2013年總共竟只捕到5公噸,日本社會掀起一陣驚慌,害怕鰻魚會永遠消失在餐廳菜單上。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2014年起更把日本鰻列為入瀕危物種的「紅色名單」。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日本共撈到15公噸的玻璃鰻,雖比去年增加了1.8公噸,但還是只有過去的一半,鰻魚保育仍刻不容緩。
塚本勝巳倡鰻魚科學:4國合作護鰻魚
塚本勝巳與東亞鰻魚資源研討會(East Asia Eel Resource Consortium)的成員,自1998年起藉著研討會與東亞各國的海洋學者交換鰻魚相關知識,希望發展「鰻魚科學」,他說,這不僅是一門專業領域,還需要教育大眾,「如果我們要繼續吃鰻魚,我們就應該從文化角度與科學角度一併了解牠。」
「鰻魚是日本飲食文化的閃亮案例,但如果想要讓後代子孫吃到鰻魚,我們必須要更負責任地食用牠。」塚本勝巳指出,近年來日本已經注意到鰻魚供給量下滑的問題,台灣也漸生保育意識,中國則幾乎沒有,南韓的保育意識也較台灣低落。他認為,若能在一年之中的某幾天禁吃鰻魚,讓消費者了解到日本鰻滅絕危機,對於鰻魚保育更有幫助。
在人類完全掌握鰻魚繁殖之前,除了讓消費者了解保育重要性,從源頭控管捕撈數量更加關鍵。塚本勝巳表示,東亞各國需要讓更多成年鰻魚回到繁殖海域孕育下一代。他希望中國也能限制漁民捕撈玻璃鰻的數量,一起加入保護鰻魚的行列,「東亞4國必須齊心合作,保育鰻魚」,這是塚本勝巳對東亞4國的深切期許。
Wednesday, August 09, 2017
捕鰻籠 (ウナギテボ)
黃永森分享了 Jawar Lion 的貼文。
Jawar Lion
告解 -211.
捕鰻籠 (ウナギテボ)
2017年的「土用丑日」還有一次,就是8月6日,還沒吃鰻魚補身的人,還有一次機會。聽我們的大學長說,日本人在「土用丑日」吃鰻魚補身,就像我們台灣人在「立冬」吃十全大補雞一樣,不過他們慎重遵循的程度遠大過我們。在他們比較做不到的人家,或者是變賣求現的漁家,常常在自家門口,掛上一個「捕鰻籠」表示已經吃過了。那種心情大概就是「輸人毋輸陣,輸陣歹看面。(Su lâng m̄ su tīn, su tīn pháinn-khuànn bīn. )」。人前人後的人生,常會有這種無奈,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那種暗自神傷的心酸。
捕鰻籠 (ウナギテボ) 是用竹片編成的,所以又稱為「瓢箪(ひょうたん)ウナギテボ」,更老的說法也叫做「鰻筌 (うなぎうけ)」;台灣野外環境自從農藥的氾濫使用,已經沒有野生的鰻魚可抓了。小時候在家鄉的老家,也有這種捕鰻籠,比較短,記憶中抓到的不只是鰻魚。
Tuesday, August 01, 2017
瀕危的鰻魚資源——最大消費國日本應採取的對策
- 瀕危的鰻魚資源——最大消費國日本應採取的對策
- 井田徹治 [作者簡介]
- (http://www.nippon.com/hk/currents/d00052/)
- 今夏,養殖鰻魚的「原料」鰻苗——「鰻線」出現魚荒,導致了鰻魚供應緊張和價格上漲,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鰻魚資源之所以陷入了堪稱危機的境地,除了河川環境受到破壞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缺乏鰻魚資源的管理對策,以及由此招致的濫捕行為。日本的鰻魚消費量占到全球總消費量的70%以上,這意味著日本的相關行業、漁民、政府乃至消費者都對此負有巨大的責任。
只能依賴於天然資源的鰻魚養殖
近幾十年來,無論是鰻線還是河川湖沼中鰻魚親魚的產量均出現了急劇減少的現象。1961年時,鰻魚親魚的全年捕撈量甚至接近3,400t,而現在已銳減至不到200t。2011年,按成魚換算後的日本國內鰻魚消費量約為56,000t,因此被稱為「天然鰻魚」的這些捕撈鰻魚還不足總消費量的0.5%。我們日常食用的鰻魚幾乎都是國內外養殖池中培養出來的「養殖鰻魚」。
然而,由於鰻魚的人工養殖技術還遠未達到可投入實際應用階段,因此雖說是養殖鰻魚,也是將捕獲的天然鰻線放入池中投餵餌料飼養長大的。也就是說,我們的鰻魚消費其實全都依賴於天然資源。而如同鰻魚親魚一樣,鰻線的捕獲量也從1963年的230多t銳減到了現在的不足10t。本季的捕獲量再次低於10t,連續第三年遭遇了極端魚荒。鰻魚資源枯竭的危機日益凸顯,長此以往鰻魚將瀕臨滅絕的憂慮,如今已逐漸成為現實。
截至上個世紀80年代後半期,日本國內的鰻魚產量通年在4萬t的水準上波動,此外,每年還從臺灣進口2.5萬t至4萬t左右。而這種形態在1987年前後開始發生變化。其契機之一,是面向日本市場的鰻魚養殖業在中國蓬勃興起,利用廉價勞動力加工的鰻魚產品進口量出現了猛增。1988年的鰻魚加工品進口量達到3萬t,幾乎是87年的兩倍,之後一直保持增勢。 2000年,日本從中國和臺灣進口的鰻魚超過13萬t,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國內流通量達到史無前例的近16萬t。這意味著在15年左右的時間內,成長了近兩倍。
中國中轉或加工,「薄利多銷」已成固定模式
日本的鰻魚消費出現爆增,價格一落千丈。過去在鰻魚專營餐廳內食用價格較高的烤鰻(日本稱「蒲燒鰻魚」,將鰻魚去骨後切成適當長度,淋上以醬油為主的佐料,串上竹籤燒烤而成的日式烹製方法——譯註)這種消費形式也大大改變,便利商店內的便當、超市內加工好的盒裝烤鰻等變成了鰻魚消費的主流形式。據稱,如今人們在鰻魚專營餐廳的消費僅占總消費量的三成左右。在報價上也遠低於專營餐廳,鰻魚市場中「薄利多銷」的消費趨勢已經深入人心。為了應對來自中國的盒裝烤鰻加工品的大量湧入,日本國內企業也不得不開始轉向生產和銷售加工品,這也促使了消費形式的轉變。
不過,短期內的「多銷」只會導致原本就已趨於枯竭的鰻魚資源進一步惡化。日本鰻的捕撈量還在繼續減少,經中國大量進口到日本的歐洲鰻已被列入了旨在管控瀕危野生物種國際交易的華盛頓公約的管控對象物種名錄。
缺乏實效性的水產廳緊急對策
在鰻魚資源危機日趨嚴重的情況下,這種薄利多銷型的消費模式不可能一直維持下去,這是毫無疑問的。然而,日本的鰻魚銷售、流通和消費結構卻看不到明顯的變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儘管資源枯竭問題已經如此嚴重,在鰻魚價格暴漲的情況下,便利商店和超市仍然藉著「夏季的土用丑日(農曆立秋前的18天為夏季的土用丑日,日本人相信鰻魚有改善食慾、增進體力的效果,習慣在這一天吃鰻魚消暑——譯註)」之際,鼓動人們消費廉價的鰻魚產品,其中,還有一些企業甚至不惜降價來維持「薄利多銷」。
行政措施的缺失更是助長了問題的嚴重性。儘管這是一種重要的漁業資源,但日本卻幾乎沒有掌握任何關於鰻魚資源量和捕撈量等情況的可靠數據。沒有數據,自然就無法把握合理適當的捕撈量,除了部分縣之外,資源管理工作完全沒有展開,這些都是當前的現實狀況。在鰻魚資源減少的背景下,研究人員中早就發出了要求針對鰻魚資源實施科學調查、引入漁業管制政策的呼聲。但水產廳等政府部門卻置若罔聞,事態發展到今天這種地步,它們負有重大責任。針對鰻魚國際貿易的管理也不夠嚴密,國際貿易中存在著不透明的成分,這早已是相關業界之間的公開秘密。
由於資源的極度減少和鰻線價格的高漲,水產廳也終於在今年6月末整理出了緊急對策,聲稱將促使有關方面採取措施,減少捕撈即將產卵的鰻魚親魚並確保鰻線能夠回游到河中。但該對策不具有強制力,自治體相關人士紛紛對其實效性提出了質疑。
6月中旬,水產廳負責人訪華,與中國農業部負責人舉行了首次磋商。不過,實質性的討論只有半天時間。日方提出參觀養殖設施的要求也未能實現,下次磋商的日程也未確定。7月末,基於日本的倡議,日、中、臺三方就在三者間建立保護鰻魚資源的合作框架事宜達成共識,並決定繼續研究管控捕撈行動的問題,但由於數據不足等原因,要想實現具有實效性的國際合作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日本國內的資源管理對策乃當務之急
為了恢復鰻魚資源、實現可持續利用,當下最重要的工作是在日本國內貫徹資源管理,實現市場的合理化發展。必須大幅減少鰻線的捕撈量,並加強海關對不透明的進口的管控工作。
日本作為最大的消費國,如果不推進國內對策,那麼即使呼籲相關各國合作開展資源管理,也不可能獲得理解,而且只要存在不透明的國際貿易,就無法提高實效性。日本擁有全球最大的鰻魚市場,假如不率先採取行動,履行長期以來從未履行的責任,就無從實現鰻魚資源的管理。為了控制在河川及沿岸區域對鰻魚親魚的捕撈行為,並獲得準確的統計數據,由鰻魚生態問題專家、東京大學大氣海洋研究所塚本勝巳教授主導,日中韓等國行業相關人士共同參加的「東亞鰻魚資源協議會」於今年3月提出了國家統一管理鰻線捕撈活動等建議。
消費者與支撐消費的流通行業也負有重大責任。因進口鰻魚短期內的大量湧入,過去曾是高級食材的鰻魚不知不覺中成為了便利商店和超市內大量銷售的廉價食材。在進口鰻魚大量湧入導致價格暴跌的時期,每公斤鰻魚的平均價格僅為800日圓左右,而目前每公斤鰻魚成魚的價格在2,000日圓以上,似乎有些貴。但考慮到過去不少成交價格都在1,800日圓以上,那麼現在的價位還稱不上「高漲」水準。
我們必需以此為契機,促使鰻魚商業模式的轉型,從一時間的泡沫中形成的現行「薄利多銷」「量勝於質」向「質勝於量」轉變。不然,資源減少的問題將進一步惡化,食用劣質產品的消費者會拋棄鰻魚,從而加速整個鰻魚行業收益狀況的惡化和行業基礎的瓦解,形成一個永遠擺脫不了三重苦的惡性循環。其最終結果將是鰻魚資源和鰻魚捕撈業的崩潰。鰻魚捕撈業、養殖與加工、銷售流通的相關業者,更重要的是「只圖便宜」的日本消費者必須轉變觀念,採取負責任的行動。
(2012年9月11日)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