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04, 2020

學者解釋2019年台灣西南沿海湧現鰻苗的原因

罕見西南沿海湧鰻苗原因 學者找到了

鰻苗產季宣告正式結束,推估全臺約捕撈3.5噸的鰻魚苗,較去年成長27%,苗量多且價低,讓不少養殖業者相當欣喜。回顧本產季發生的大事,莫過於108年12月中旬,中南部沿海鰻魚苗量暴增的消息,學者指出這是因為黑潮進入南中國海域出現暖心渦流,大量鰻苗順著水流移動到臺灣西南沿海,未來也許能從海洋聖嬰指數(ONI)推估該年黑潮的狀況,預測西南沿海的鰻苗變動趨勢。
國內捕撈到的鰻苗主要是從馬里亞納海溝順著黑潮漂流而來的,也因此東部與北部是捕撈的主力區域。去年12月中,高屏外海意外湧現鰻苗潮,單夜捕獲量可達80萬尾,不少漁民努力一夜,就有數十萬的收入,相當驚人。
根據水產試驗所2019年釋出的《臺灣西南海域鰻苗來游量與海況變動探討之研究》的文章,內文調查2014至2017年西南沿海鰻魚苗與海流資料,指出臺灣西南海域鰻苗來游量與黑潮流勢造成的南中國海暖心渦流具正相關。
執行該研究的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漁業生產與管理系助理教授侯清賢表示,過去國際研究已指出黑潮進入南中國海有3種路徑,包含黑潮主流與支流清晰的leaking路徑、黑潮主流流勢強的leaping路徑,以及黑潮主流帶動形成的暖心渦流的looping路徑。
侯清賢表示,經比對過去學者整理出黑潮進入南中國海域的流勢,與仰賴黑潮移動的鰻苗在西南沿海的來游量,發現與南中國海暖心渦流產生有正相關。(圖片擷取自《臺灣西南海域鰻苗來游量與海況變動探討之研究》)
經比對國內西南沿海鰻苗變動量與水文資料,侯清賢等人發現2014年底西南沿海鰻苗量多時,水溫圖顯示該區域外海出現暖心窩流,因此推測是此渦流將鰻苗從黑潮主流引入臺灣西南沿海,導致漁獲量提升。
「108年產季的狀況也是這樣。」侯清賢說,12月高屏外海鰻苗捕獲量大時,有比對高屏外海的水文資料,發現確實有暖心窩流,證實先前研究的假說。
侯清賢進一步指出,南中國海暖心渦流多發生在強聖嬰年與正常年之間,如果是強聖嬰年,就會產生黑潮主流流勢強的leaping路徑,鰻苗就一路向臺灣東、北部去,西南沿海就抓不到鰻苗;正常年的話,就會產生leaking路徑,黑潮支流帶入西南沿海的鰻苗量有限;若是黑潮主流勢強、又不到太強的looping路徑的話,南中國海暖心渦流帶入西南沿海的鰻苗量就會很多。
至於是否能提出南中國海暖心窩流預報,協助預測西南沿海的鰻苗爆發時間,侯清賢表示,氣候推估與漁場預測需要長期且週期性的研究,目前頂多可做到短期預測,像是從海洋聖嬰指數(ONI)推估流經臺灣的黑潮流勢強弱,以此判斷發生南中國海暖心窩流的機會,但都還需要更多統計資料來判斷。
當時協同研究的水產試驗所沿近海資源研究中心研究員、現任海保署副署長吳龍靜則語帶保留,觀察到南中國海暖心窩流與西南沿海鰻苗捕獲量連動的現象,還需要累積更多年的監測數據才能驗證屬實。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