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19, 2022

日本的鰻魚研究進度

 日本水產研究教育機構於今年7月22日以「鰻魚研究進行到哪裡了?」為題召開線上與現場並用之第19次成果發表會。將鰻魚大洄游之謎的探索與完全養殖技術等之開發研究成果以科普之方式向大眾說明。擔任此一專題成果發表會主持人理事長中山一郎於專題討論時強調以2050年達到日本鰻養殖種苗100%來自人工種苗為目標,水研機構提前做能做的事情。

發表會開始前中山理事長致辭表示:「農林水產部的綠色食品系統戰略於2021年揭示到2050年鰻魚人工種苗佔有率百分百為目標,因此水產教研機構機今後30年如何推動鰻魚種苗之量產化,有賴機構內相關人員妥為努力並相互支援。」接著由水產技術研究所環境應用組沿岸生態系統主任研究員福田野步人報告指出:「鰻魚以太陽軌道為線索以確定其游泳方向之可能性已確定,隨著產卵洄游生態的究明,有助於選擇與保護適合之繁殖產卵場,並人工培育可望繁殖之鰻魚加以放流,應有助於天然種苗之復育。」其次養殖組鰻苗生產團隊團隊長風藤行紀則報告了以賀爾蒙等誘導鰻魚成熟等人工催熟與卵的收集技術與開發之情況。其次由養殖組生理機能分組飼料研究團隊團隊長古板博文報告指出:「團隊研究利用可穩定取得的雞蛋蛋黃與牛乳等成分製成之鰻苗稚仔魚飼料,已證實與過去用鯊魚卵等製成之飼料,對鰻苗稚仔魚之成長率與生殘率並沒有差別,今後將以性能更佳之鰻苗稚仔魚飼料開發改良為努力目標。」另外養殖組鰻苗生產基礎團隊團隊長野村和晴則表示:「將透過短期間內可使鰻魚仔稚魚變態的鰻苗生產系統,以降低鰻魚完全養殖的生產成本,並以更低的價格投入市場。」而養殖組組長山野惠祐表示:「目前野生天然鰻苗一尾需180-600日圓,而人工種苗則約3,000日圓左右,為進一步降低人工種苗之生產成本,將致力於提升種苗生產效率與能安定大量生產等技術的開發與改良,以實現百分百養鰻需求之社會目標,積極將技術移轉給水產試驗場與民間企業,並進行導入人工種苗的民間養殖場,以進行人工種苗之養殖試驗。」

五人之成果發表後,中山理事長主持了專題綜合討論會,中山理事長表示:「隨著世界各國對日本食品喜愛的熱潮,烤鰻也受到外國人歡迎,未來有可能成為國際性商材,因此日本全國應全力創新鰻魚新產業,重要是要關注整個與鰻魚種苗生產有關研究開發的進展,並積極整合可利用的技術。」

放流養殖鰻魚在半鹹水中滯留率可能很低

 東亞鰻魚學會(理事長塚本勝已)主辦的以「鰻魚飯的未來」為題之第九次公共研討會於今年7月10日在東京召開。此次不以資源保全為主體,而以鰻魚一生中渡過最長時日的「河鰻生物學等」為主題,並邀請7位年青研究人員進行發表。其中京都大學田野科學教育研究中心海洋生態系講座教授三田村啟理以「鰻魚的移動」為話題,並表示「一尾體重在200公克以上的養殖鰻魚個體在半鹹水中滯留率可能很低」,三田教授介紹了他於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在福島縣北部的半鹹水湖松川浦進行的體長約60公分左右天然野生鰻魚20尾及15尾養殖鰻魚標識放流實驗。他在南北5公里,東西3公里並以一條80公尺寬水道與外海相連的環境中,與外海的出入口裝設2臺接受器,河水注入湖之4條河川注入口裝置了8臺接受器,湖面安裝了28臺接受器,其後在松川浦灣追蹤到25尾帶有崁入標識鰻魚的行動。他發現天然野生鰻放流後,除了其中一尾(已變態為銀鰻)在放流後即準備降海作產卵洄游及不知原因之個體追蹤不到信號外,其他有信號之鰻魚均可確定其在松川浦越冬。至於養殖鰻放流兩個月以內,100%無法回收個體之信號,其中有58%移動到外海,其移動到外海之時刻與銀鰻一樣,於滿月與新月前後幾天的晚上退潮時候出海。三田村教授對此表示:「我不知道更小的養殖鰻或別的季節放流是否也有這種現象。」但這項實驗卻透露出養殖鰻魚長大後放流,在半鹹水域中可能不會滯留。此外,透過此一實驗,該教授亦發現白天生息於松川浦湖之鰻魚,夜間有溯河索餌等定期往復洄游之現象。

另一方面,長崎大學水產與環境科學綜合研究科的長谷川悠波則提供了「鰻魚在逃避被掠食」之話題,他表示即使日本鰻鰻苗被其掠食者暗色沙塘鱧吃掉,但有超過一半的鰻苗會透過暗色沙塘鱧之鰓的縫隙逸出來,這種逃避掠食行動於脊椎動物中第一次被發現。他以相機拍攝之圖像說明鰻苗在掠食者攝食後會尋找消化器官之食道,並向後方泳動讓其尾部自鰓中逸出。

養殖鰻與野生鰻魚相比,其野外競爭力下降

 日本中央大學研究開發研究所助理教授脇谷量子郎(現任東京大學大氣海洋研究所助理教授)等研究團隊於今年7月5日彙整出「為保全日本鰻資源而於日本全國各地進行之養殖鰻放流,對大幅增加日本鰻資源有實質上難度」的研究成果。該團隊透過行動觀察、混合飼育與標識放流等3種方式,證實養殖鰻在養殖過程中與野生之天然鰻魚相比,其種內競爭力有所下降。

為了達到日本鰻資源增殖的目的,人工放流養殖鰻已行之有年,但其放流效果檢討或效果實證的學術論文尚付闕如。而脇谷助理教授之團隊將大小大致相同的野生鰻與養殖鰻各一條畜養在一個小水槽中,以便觀察其攻擊行為及置於水槽中的水管(隱蔽之棲所)佔用率,結果發現野生鰻有近九成之攻擊行為,水管之佔有率也近八成,野生鰻明顯均較養殖鰻優勢。

再者將大小大致相同的野生鰻與養殖鰻混養於同一混凝土水槽中2年,相較於單養於混凝土水槽養殖鰻有90%之生殘率,而與野生鰻一起混養混凝土水槽的養殖鰻生殘率明顯低於野生鰻,只有40%,其成長速度也低於一齊混養之野生鰻。另外該團隊亦於國內四條河川進行標識放流調查,結果發現野生鰻生息密度高的河川,除進行放流之養殖鰻成長速度遲緩外,放流之養殖鰻個體數2年後減少94.9%,而天然野生鰻分布少之河川,放流之養殖鰻成長速度明顯較其他河川為快。

研究團隊針對上述發現,認為放流之養殖鰻在其養殖過程中,其種內競爭能力下降有以致之,並建議進行改善養殖方法以及以標識放流調查適合放流水域等研究。此外養殖鰻之放流對野生鰻有害病原體傳染等負面影響,其經濟成長與所獲得利益等,以及放流業務發展迄今規模之歷史背景等,均有必要從社會科學的角度進行研究。

此一研究團隊除了脇谷助理教授外,尚有青森縣產業技術中心的內水面研究所、鹿兒島縣立水產技術開發中心、神戶大學、日本水產教研機構、及中央大學法學部教授海部健三等。

李賢忠,摘譯自日刊水產經濟新聞,8 July 2022

Henry's pocket


 

Thursday, September 01, 2022

人類養貓咪?征服人類,原來有科學原因!

 很多小動物都很可愛,貓熊、兔子、狗都很可愛,但是沒有一個能像貓這樣,把所有「像嬰兒」的要素集於一身。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叫《我們如何成為貓奴?》。書裡回答了一個問題,一個我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人類為什麼會養貓?

你可能覺得這還用說嗎?貓可以抓老鼠,保護糧倉,我們不就是因為這個才馴化了貓嗎?這確實是我們最常聽說的說法。在大概一萬年前,人類在兩河流域定居,開始進入農耕文明,囤積的糧食引來了老鼠。人類發現貓可以抓老鼠,這才把它養在身邊。

貓會抓老鼠,這沒錯,但是也有疑點。人和狗的合作,是一個良性循環。狗在食物上越依靠人類,就越要給人類幹好活,比如看門、打獵、當朋友,見到人搖尾巴。所以狗和人是越合作越緊密。

可是貓不一樣。貓和人的合作,如果是基於抓老鼠,這個合作不是一個良性循環。貓的食譜非常寬,鳥、魚、兔子、蝙蝠、蜥蜴,甚至素食它都吃。人類把貓養在身邊,就得提供吃的。可是人提供了食物,貓吃老鼠的願望肯定會大大降低。貓又不傻,有容易獲得的食物,自己為什麼還要費勁呢?

如果養貓是為了抓老鼠,從長期來看,這個手段和目的是相悖的。人和貓的關係越緊密,結成這個關係的必要性就越低。那貓和人是怎麼一起混了一萬年的呢?

事實上,美國一個農業協會的調查發現,即使在老鼠很多的鄉村,貓抓老鼠也並不積極,只有三分之一的貓在抓老鼠。所以在很多有貓巡邏的農場,還是老鼠橫行。更不要提城裡人養的貓了,貓基本上都不會抓老鼠。

還有一個疑點,馴化是什麼?本質上就是人類選擇代替了自然選擇。人類是通過干涉動物的交配來選擇自己要的性狀。比如說狗,根據人類需要,我們介入它們的生殖過程,所以就有了各種各樣的狗,負責打獵的、負責導盲的、負責賣萌的。所以狗的體形差別特別大。但是貓呢?雖然也有不同的品種,但是大體上沒有什麼區別,也談不上功能分化,因為人對貓的交配控制力很弱。

我特地問了懂貓的同事。他們的回答是:貓有特別強的領地意識,突然把兩隻陌生的貓關在一起,哪怕一公一母,哪怕母貓在發情期,它們也得打起來。就算我們循序漸進,先讓兩隻貓慢慢熟悉,然後慢慢靠近,但只要它們其中有誰沒瞧上對方,那也是見一次打一次。一個堅持「自由戀愛」的物種,我們人類其實談不上馴化了它。

人和貓的關係還有一點奇怪。狗和人類的關係是典型的主僕關係,人提供保護和食物,狗提供服務和忠誠。但是貓不一樣,養貓的人自稱貓奴,稱貓是貓主子。雖然是開玩笑,不過還是說明了人和貓的主僕關係好像不是那麼分明。你看一眼貓對人的那種愛搭不理的神情就明白了。

現在全球範圍內有大概六億隻家貓,是狗數量的三倍,可見人類更喜歡貓。在網上,關於貓的內容還更容易被轉發。根據Facebook和Twitter的統計,有關貓的內容轉發量,大概是狗的兩倍。所以這就奇怪了,人類到底為什麼要養貓?答案不是「為了抓老鼠」那麼簡單,需要另尋解釋。

《我們如何成為貓奴?》這本書就提出了一個觀點,說這是因為貓恰好觸動了人類會覺得「可愛」的所有開關。你可別覺得「可愛」很簡單,「可愛」其實是一組特殊且強大的物理特性。動物行為學的開創者洛倫茨就曾經說,這個特性叫作「憐幼觸發特質」。貓的外表特徵,天生長得就像人類的嬰兒,它的外形會觸發我們釋放荷爾蒙,讓我們像愛小嬰兒一樣愛它。很多小動物都很可愛,貓熊、兔子、狗都很可愛,但是沒有一個能像貓這樣,把所有「像嬰兒」的要素集於一身。

我們來詳細數數。比如貓的體格,平均四公斤,抱著貓和抱人類新生兒的感覺差不多。貓的叫聲,能讓人聯想到小孩的哭聲。有研究還表明,在進化歷史上,貓可能有段時間有意調整過自己的發聲,就是為了能更準確地模仿人類小孩哭。人一聽貓叫,馬上愛心氾濫。

再比如說,貓是食肉動物,為了撕裂食物,它們進化出了短小有力的下顎,這讓它們的臉是甜甜的圓臉。我們人類當然更喜歡圓臉。它們依靠視力而不是嗅覺捕獵,所以鼻子是小小的,這也符合人的特徵,這就比大部分狗更可愛。

最大的秘密還在於貓的眼睛。貓的眼睛非常大,成年貓的眼睛和人類的差不多大,大眼睛在一張小臉上就顯得格外水靈。不信你去看看那些漫畫,動漫裡的人物,眼睛的面積通常要占到面部的三分之一。真要在現實中看到這樣的人,那得嚇死,會像怪物。但是在動漫裡只有這麼畫,才覺得好看。你養一隻貓,就相當於養了一個活的動漫嬰兒。

貓咪、寵物、萌寵、貓、眼睛(示意圖/取自pixabay)
比起許多草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的貓咪其雙眼跟人類一樣,位在頭部中間。(示意圖/取自pixabay)

而且貓眼睛的構造也和人類相似,這非常重要。你會發現,一般動物,尤其是食草動物,比如兔子、馬,它們的眼睛都是長在腦袋兩側的。這是為了視野能更開闊,更好地觀察周圍的情況,萬一有捕食者好逃跑。

但是貓不一樣,它們在進化史上就一直是最好的埋伏型獵手。它們為了能撲倒快速移動的獵物,必須有精準目測距離的能力,它們的眼睛能迅速聚焦。這種能力就需要兩眼的視野高度重合,所以貓的眼睛位於頭前部的中間,和人類一樣。

我們人類是靈長類,祖先是猴子,我們又不是獵手,為什麼眼睛也長在頭的前部呢?因為我們當猴那段時間是在樹上生活的。這就有兩個要求。第一,想要在樹林裡自由穿梭,就得準確地把握樹枝間的距離,所以眼睛能聚焦很重要;第二,靈長類主要靠吃果子為生,在樹上準確地瞄準一顆果子還是很重要的。這都需要兩眼的視野高度重合。雖然用途不一樣,但貓的眼睛又巧合地和人類非常相似。

到此不用再多舉例子,我們便可以給出答案了:人和狗彼此依存的關係,是建立在現實需求的基礎上。但是人和貓的關係,是建立在審美和情感需求的基礎上。人養貓,不管人有沒有清晰地意識到,本質上都是在養一個孩子的替代品。只有從這個角度,我們前面說的那些奇怪的事情才能說得通。

聊這個話題,其實是想說,我們要警惕一切人類對自己行為的解釋。我們都知道,讓我們人類去做一件事情的理由很多,有理性的原因,有感性的原因,還有隨機和偶然的原因。但是真到了解釋的時候就不一樣了。我們通常會給出一個理性的理由。

這倒不是有意欺騙,而是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真堅信自己有一個理性的理由。比如,我們是因為要捉老鼠才養貓,我們是因為喜歡另一家公司的文化才跳槽,我們是因為這個人幹了什麼事才不喜歡他。也許這些理由有點道理。但是,真正的原因也許需要我們下潛到自己人性的那些幽暗、深遠的地方,潛到自己也沒意識到甚至也不願意揭開的深處,才能找得到。

作者|羅振宇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489422?mode=wh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