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02, 2006
複製生物 Vs 基因複製生物
自1953年著名的諾貝爾獎得主華生與克立克兩位科學家描繪出DNA美麗的雙螺旋結構,啟動了生命科學的發展馬達,在短短不到50年之間,人類不僅有能力從各種生物分離出DNA,找到所要的基因,隨心所欲將不同物種的基因兜在一起
更令人稱奇的是複製出桃莉羊及其他的動物,並在20世紀末一窺上帝造人的藍圖,解開由多達30億個鹼基所組成的人類基因體之DNA序列。
生物科技來勢洶洶,已經強力衝擊著社會各個層面,不論你喜不喜歡,它已經入侵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
什麼叫生物科技?
生物科技的定義 :
根據民國八十三年行政院科技顧問組之生物技術規劃小組報告草案中指出,生物技術乃是利用生物程序、生物細胞或其代謝物質來製造產品及改進人類生活素質之科學技術。
其中複製生物生物技術更是生物技術中的明星
因為它觸動了人類和造物者之間不可能超越的界限 更使人類對生老病死有不同的看法 滿足永生不死的深層意識與渴望…
但什麼是複製生物? 它和基因複製生物有何差異?
事實上 目前的技術使只是 基因複製生物 (gene clone organism) 並不是複製生物(duplicate organism)
台灣已有複製生物的技術,複製?這是一個容易誤導民眾的名詞。「複製」生物,這應該是所謂的「科隆」(Cloned)生物或是基因複製生物 。
「複製」生物 用影印的概念來解釋 即從裏到外完全一樣的 用人類的概念來講 就是彼此連思想 智力 行為 都一樣
這是不可能達成的 因為思想 智力 行為 是靠後天環境塑造的 和神經細胞系統網絡連接有關
以晉朝 王羲之的故事為例:晉朝王羲之努力想在書法藝術上有所突破,因此日夜臨摹以前書法名家的字體。他連睡覺時,也不斷地用手指頭,在身旁的王夫人肚皮上臨摹練習。有一天,王夫人實在忍無可忍了,便推開王羲之說:「人各有體(在此指身體)。」意思是要王羲之用他自己的體(肚皮)練習,不要煩擾別人。王羲之一聽,猛然醒悟說:「對啊!人各有『體』(在此指書法風格),為什麼我只知臨摹前人,卻不知發揮自己特色,找出自己的風格呢?」從此,王羲之用心找出自己的特點,獨創一格,終於以行書開創了書法藝術的新天地,獲得了「書聖」的美。
相同的 牛頓如果不被蘋果砸到 愛因斯坦一直順遂不在專利局工作 希特勒真的考進美術學院 即使我們複製他們 充其量只是一具帶有其基因的人 但他們不是他們
人各有體 生命最奧祕的部份 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特的 不能被取代或複製
事實上 複製生物 只是可以生出一個可能與提供體細胞核的個體,有相同染色體的嬰兒。然而,其細胞質的基因和特質,仍舊是由卵子來決定。這根本談不上所謂的「複製」。
若是要複製多個相同基因型的個體,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所謂的「同卵多胞胎」。這原本於自然的情況,就可能出現。
所以複製生物應該屆界定為基因複製生物。
問題 : 相同基因為何是不同人? 如果複製人被允許而且存在的話! 別忘了同卵雙胞胎是造物者創造的複製人
華生與克立克兩位科學家描繪出DNA美麗的雙螺旋結構,啟動了生命科學的發展馬達,
要記得DNA是生命藍圖,但生命現象需要DNA 的轉錄與轉譯 甚至還要修飾轉錄與轉譯的產物來表現生命現象。
生命現象的分子層次已接近 所謂的 渾沌理論 或非線性反應動力系統 即所謂的 蝴蝶效應
一九七二年一二月二九日,在華盛頓召開的美國科學發展學會上,洛倫茲發表了一個偉大的演說:《不可預測性:一隻在巴西翩翩起舞的蝴蝶能否在德克薩斯州引起一場龍捲風?》
我們可以預測明後天的天氣 但對一週之後我們不知道 我們可以預測10個細胞如何連接如何作用 但上千萬個細胞連接與作用和天氣一樣…
生物科技來勢洶洶,已經強力衝擊著社會各個層面,不論你喜不喜歡,它已經入侵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但我們要認識它對我們的影響與較清楚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