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14, 2007

由剝而復

黑格爾﹙Hegel﹐1770–1831﹚:「現實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現實的。」,即「凡存在即是合理」。「荒謬」可是發生了, 但那不是獨立事件, 否認結果偁其荒誕, 倒不如思考孕育其產生的本質與脈絡。 批評「結果」可使每個人成為「事後諸葛」。

18分上大學個人覺得如果符合經濟學上的「供需平衡」:想上學的有學校去,要養家有份稱為「老師」的職業也不錯,順便帶動週圍的消費。其實這是因為大家太熟悉這個議題了,所以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評論,連我也一樣。
30年前大學四年教的東西可能今天用一個學期就可以教完,反而今天知識累積與流通的速度讓老師怎麼教也教不完,隔壁系的必修從三學分一學期改成四學分兩學期,最後今年開始教評會通過六學分上下學期, 理由是教不完, 我倒是覺得有點「本末倒置」, 事實上有興趣能自修的人上網去, 能學到的專業一定比老師教的多又詳細, 而且直接到世界各大名校去,當然語文要有點程度。 所以老師與學校的目的不是教而是引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而是提供一般人無法獨購的資源,圖書館與資料庫越來越越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人的素質,「蓬生蔴中不扶自直」而不是「沆瀣一氣」,理論上監獄和學校有點像,有人越關越爛、有人越學越好。所以在陣痛之後大家就聰明了,好像call-in節目一樣, 剛開始熱鬧滾滾, 後來收視率越來越越差,撐不下去的關門,剩下的最後成為各方「相濡以沫」的地方。後段學校以後一定會關門,在臺灣學校是品牌的考慮,在華人世界學校(監獄)是建立關係的地方,唯一能救後段學校的是「門檻」,比如說求職學歷要求,但所以在陣痛之後大家就聰明了,就會計算、 就有trade-off。
用制式教育的最末-「博士學位」來看,三十年前有博士學位是功成名就的保證,告貸賣地也要送去唸,現在沒人笨到拿自己的錢去唸博士,因為已經沒有就業市場、沒有經濟效益,拿教育部的公費去留學的人,從前規定要回國服務,不然找保證人要錢;現在已經無限制了,哪裡有工作哪裡去,回臺灣找不到工作難保搞出另一個孫逸仙或許信良。但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應該不是就業市場與經濟效益的考量(但某方面絕對是…),否則各大學沒有對應的就業市場的系應該要第一個關門,杜老爺的上古史只有獨門,我現在忝為人師,發現所有人都一樣,在人生旅途上,在純真的關係中想找到自己的存在,every dog has his day,或許是浪費,但在父母的心中一直是只要我能夠放心的去吧!況且是「大學」。殘酷的競爭遲早要遇到,從前父母受「無機會受教育」的苦,未來的父母或現在的父母會受「受過多教育」的苦,放心好了「由剝而復」從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