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06, 2007

【紙風車劇團】319鄉鎮公演

上週六回雲林老家,剛好帶我媽去看【紙風車劇團】公演,終於有一天能帶她去看戲。 演出的經費是街上一個外出台北工作遊子(NET的董事長)的回饋,誰也沒想到就在老家東勢學校的操場上立起台北人習慣的演唱會鋼架大舞台,台上台下歡樂一片。最後是高空燄火,每個人都是貴賓區的視野。

多年以後, 那群看戲的小孩或外籍新娘, 可能會屁臭的跟他/她孫子談起, 在老家或台灣新家七月份的某一個晚上的那個傳奇與驚豔...
http://www.wretch.cc/blog/kidsmile&article_id=10136182
http://www.wretch.cc/blog/kidsmile&article_id=10092802


其實台灣一直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問題,都會的小孩或居民對文化的刺激的獲得是不會匱乏的。在資本主義的運作方式下,市場規模與社會負載力對大型精緻文化活動的存在與否是關鍵的,不然活動易流於粗糙。但是精緻與粗糙是相對的概念,因為某些文化活動是儀式 (rite, ceremony),譬如有人戲稱清明節是「老祖宗們一年一度煙癮發作的日子」,不論精緻或粗糙,總要滿足這個儀式,華人稱的「養生送死」。市場規模與社會負載力對大型精緻文化活動的存在成為「良性循環」,反之成為「惡性循環」。由此,不禁讓我們想到著名的“馬太效應 (The Matthew Effect)”。1968年,美國科學史研究者莫頓(Robert K. Merton)提出這個名詞用以描述一種社會現象:「相對於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聲名顯赫的科學家通常得到更多的聲望即使他們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樣地,在同一個項目上,聲譽通常給予那些已經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個獎項幾乎總是授予最資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個研究生完成的。」,因為《聖經•馬太福音》第25章29節:“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此名詞後為經濟學界所借用,反映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贏家通吃的現象。
資本主義強調「消費推動經濟成長」,不容否認經濟成長可為民謀福。但當「經濟成長」成為至高無上的目標時,所有價值觀都得向它臣服,即使生態學家再怎樣呼籲環保的重要性,都不敵追求「經濟成長」的威力。事實上,經濟成長的目的早已背離了為民謀福的初衷,而使財富累積在少數人!“馬太效應”無寧是其成為具巨獸的原因,又加上無休無止的全球(美國=消費推動經濟成長)化,對社會、文化造成重大的衝擊。早期帝國主義利用船堅砲利打開國際市場,現在則利用國際組織的拑制與洗腦榨取弱勢的國家與地區,孔丘早在多年前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觀察論述,今天一個日本人提出「M型社會」卻引起更多的注目。
【紙風車劇團】319鄉鎮公演,卻是本土關懷與資源重分配的實踐。這時候我在想「國家」的目的是什麼?繳稅的目的為什麼?

繳稅的目的是為資源重分配!但卻成為“馬太效應”活脫脫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