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物學觀點考慮以放流人工養殖鰻魚增加鰻魚資源的省思與建議
日本鰻(Angullia japonica),台灣一般都稱為白鰻,是台灣重要的經濟養殖魚種,一度還是我國外銷水產品的主力。1989年,鰻魚產量雖僅佔台灣整個養殖產量的16%,但產值卻高達42%(台灣水產養殖的年產值約300億新台幣),居台灣水產品之首位;近十年來台灣鰻魚的產量雖然不多,但產值依舊驚人,2012年年產值仍達25億元左右。養鰻是高價位、高利潤、高社會成本的資本密集產業。台灣養鰻多採高換水率式養殖,養殖過程需消耗大量淡水資源;鰻魚是肉食性魚類,在食物鏈上層,需利用大量的魚粉製造飼料養成鰻魚;台灣養成的鰻魚八到九成外銷至日本賺取外匯,但台灣卻也付出了沉重的環境成本,加上產業資本密集,對一般中小、農是高門檻的,所以產業漸漸被資本家所壟斷。
直到現在,鰻魚是目前主要的養殖魚類中,仍沒辦法在人工環境下商業化生產種苗的,需要完全倚賴野生來源,種苗來源全靠天然採捕,台灣每年11月至翌年3月鰻魚汛期,掏金客冒著寒冷的黑夜,在沿岸及河口區域搏命捕撈鰻線,因此有人說鰻線是水中白金、窮人的壓歲錢。
但不明原因,1970年代以降,日本鰻的產量開始持續下滑,隨後歐洲鰻(1980年代)、美洲鰻(1985年代)資源量也都接續急遽下降 (95-99%),至今仍維持低迷。因為鰻魚需降海洄游生殖,利用鰻魚降海產卵之特性,台灣研究者主張放流人工養成種鰻可以復育鰻魚的資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自1976年起至2012年止,36年來已陸續執行了48次的人工養殖種鰻放流(計約40公噸,10萬尾)。放流地點由台灣西部公海、馬里亞納群島海域,到改為在河川淡水棲地(2005年起),投入了大量人力與經費。諷刺的是,亞洲(包括台灣)歷年來捕獲鰻線的數量整體趨勢是下滑的,雖然今年捕獲量衝高。
遺傳上,日本鰻魚是單一族群,也即是日本鰻都誕生於同一產卵場。人類在河川出海口捕捉鰻苗後,於養鰻場中人工飼育,其中一部分被人為放流到河川中。也就是說,每年台灣農委會進行的成鰻放流,放流鰻魚就是指將自然出生的鰻魚,暫時移動到養鰻場中畜養一段時間後,再放回河川中。換句話說,「先從野外抓回養大了再放回野外」。
目前放流人工養殖鰻的問題點與迷思:
1、無法確認對鰻魚資源的影響,也沒法評估對資源回復的效果
放流後的人工養成鰻魚是否能自己覓食、逃避敵害、正常成長、不迷途降海、成功游到距離台灣三千公里外,遙遠的馬里亞納海溝西側的海域產卵場(出生地)、成熟交配產下下一代,達陣時還剩多少尾,都無法推測。因為日本鰻是單一族群,隔年或以後捕獲的鰻線也無法確認是否是放流鰻魚貢獻的子代。因為效果無法評估,「是否有效」為現在放流人工養殖鰻魚的最大爭議點。
2、放流可能的負面影響
2.1後代鰻魚族群的數量會減少─天然河川中採集到的鰻魚以雌魚居多,佔80%以上。在養鰻場高密度放養密度環境下,飼育培育的鰻魚反而以雄性佔多數(>90%)。放流人工養殖的鰻魚,由於雌魚所佔的比例非常低,可預期雌雄比例懸殊的交配族群,整體產卵數會偏少,後代的數量亦會減少。
放流在養鰻場被馴化養大的野生鰻魚,或設法讓天然野生鰻魚(沒有被人類和其他生物捕捉到、逃過的聰明或倖存的野生鰻魚)自由洄游河海,甚至不要捕獲,哪種策略會留下既較多又健康的後代?更有效復育資源?若能證明放流人工養成鰻魚確實能產生較好的成果,目前進行的放流人工養殖鰻魚工作,才有生物學上實質的意義。
延長與嚴格執行鰻苗禁漁期與保護環境生態(例如禁止撈捕鰻魚的河川:日本叫鰻川),讓更多的成鰻降海,游回出生地繁衍,可能才是長久之計,欣聞官方單位已朝此方向進行鰻魚資源復育,但願能落實執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