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14, 2015

諾貝爾獎擁抱世界的苦難

捨棄歌頌名人 今年諾貝爾獎擁抱世界的苦難
2015-10-15 01:46:05 聯合報 彭懷真/東海社工系副教授(台中市)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250003)




二○一五年諾貝爾獎得主都公布了,今年充滿著「關懷」。醫學獎頒給窮人容易得到的瘧疾、象皮病與河盲症的研究者;文學獎不是給村上春樹,而是由飽受苦難還關心更苦人民困境的白俄作家亞歷塞維奇獲得。和平獎沒有給梅克爾,卻給了突尼西亞的民間組織;呼聲高的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前主席伯南克未獲得經濟學獎,而是頒給了由關心窮人的迪頓出線。看來,諾貝爾獎能夠持續受世人尊崇,確實是有其特殊性。因為避免「錦上添花」,又能提醒大眾更注意默默為弱勢服務的人,發自關懷的科學、文學與政治行動,才是最重要的價值。這個世界,錦上添花的事多,雪中送炭的少。學術領域、文學殿堂、政治舞台乃至經濟金融,總是對已經出名的人歌頌,持續加碼,卻藐視無數默默關心處在長久困境裡的人。村上春樹、梅克爾、伯南克始終是媒體關注焦點,關於他們的書擺在書店明顯地方。亞歷塞維奇從處女作《戰爭沒有女人的臉》,到近作《二手時代:在社會主義廢墟的生活》,每一本都在歐洲引起極大共鳴。可惜台灣只出版過她描寫核災的《車諾比的悲鳴》,文學界少有報導。茉莉花革命後,台灣媒體忘記突尼西亞此發起地的種種變化,國家動盪。幸好「對話四方集團」挺身而出,使政局安定,避免許多不幸。對愛上街頭抗爭的台灣社會團體,難道沒有一點意義或啟示?迪頓說「全球許多人的生活狀況糟糕透頂」,他試著分析窮人的消費,以幫助各國政府,特別關注華人家庭,還探究我們社會獨特的「標會行為」,但在台灣有多少大學經濟學課程會介紹他呢?屠呦呦是華人第一位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沒有博士、未曾留學、不是院士,她研究抗瘧疾等中藥近半個世紀,在四年前得到拉斯克臨床醫學獎,但台灣媒體未曾介紹。我們有中醫系所,衛福部有好幾個相關單位,她卻未曾受邀來台分享。可以預料的,這些獲獎者日後將被國內許多團體邀請來台演講,總統會抽空接見,他/她們的著作將放在書店顯眼地方,媒體會因為諾貝爾光環努力報導、廣為宣傳。但是,有誰在乎每一位獲獎者,昔日對各種處在困境裡的人所付出的心力?有哪一個記者願意聆聽,獲獎者被弱勢者感動以致持續數十年研究的故事然後寫出來?又有哪一位學者能夠用大眾能理解的方式,傳遞這些了不起人物所說所做的?台灣需要有記者或學者,願意用亞歷塞維奇的方式來傳遞知識,她每一本書先訪問幾百個人,將每個受訪者的生命故事組合,以便傳遞一個時代的聲音。如此寫了三十多年,她說:「我寫得筋疲力盡,為什麼我們已經受了這麼多苦,還沒換來自由?我光想這問題就想瘋了。」但她說:「諾貝爾獎是責任,從今以後,不能再說自己絕望,身為作家,我必須為人民說話。」當標榜為人民說話的政客,離人民愈來愈遠,當應該關懷人民的學術界,耽溺在數字指標離百姓愈來愈遠,今年的諾貝爾獎有了新的呼喚,呼喚有權有資源有聲望的菁英:「不要再錦上添花,真實在乎人民,尤其是弱勢的人民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