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25, 2025

法國2025高中會的哲學考題

法國高中會考 BAC 的哲學考題一向是萬眾期待,今年是:
✅一般組
1. 我們的未來是否取決於技術?
(Notre avenir dépend-il de la technique ?)
2. 真理總是具有說服力嗎?
(La vérité est-elle toujours convaincante ?)
3. 文本評論:
節選自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的《正義論》(La théorie de la justice),1971年出版。
✅理工組
1:我們在所有情況下都是自由的嗎?
(Sommes-nous libres en toutes circonstances ?)
2:我們需要藝術嗎?
(Avons-nous besoin d’art ?)
3. 文本評論:
亞當·斯密於178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論》(Théorie des sentiments moraux) 中的一段摘錄。
🇨🇵
擇一作答。
考題通常一年前就開始籌劃
法國高中會考的法語考題也很不容易啊 !!!
我應該一輩子都考不過🤦



🇨🇵 ​一般組考題:
一、文本評論(20 分)
學習主題:從中世紀到 21 世紀的小說與敘事
就以下文本進行評論:
茱勒·巴爾貝·多黑維利(Jules Barbey d’Aurevilly)《被施了魔法的女人》(L’Ensorcelée),第一章節節選,1854年**
二、論說文(20 分)**
學習主題:從 17 世紀到 21 世紀的戲劇**
考生根據學年中所學的作品與相關主題,從下列三個題目中選擇一題作答:
🌿題目 A— 作品:皮埃爾·高乃依 Pierre Corneille《說謊者》(Le Menteur)**
相關主題:謊言與喜劇**
在您看來,在喜劇《說謊者》中,說謊的藝術是否始終受到掌控?**
🌿題目 B — 作品:阿爾弗雷德·德·繆塞 Alfred de Musset《愛情兒戲不得》(On ne badine pas avec l’amour)**
相關主題:愛情與言語的遊戲**
在《愛情兒戲不得》中,角色之間的對抗是否是認真的?**
🌿題目 C — 作品:娜塔莉·薩洛特 Nathalie Sarraute《行還是不行》(Pour un oui ou pour un non)**
相關主題:戲劇與爭執**
一位評論家指出,在《行還是不行》中:
「對話最終總是一場允許任何手段的遊戲。」這句話是否幫助你理解這部作品?
🔹🔹🔹
🇨🇵 理工組考題:
一、文本評論(20 分)**
學習主題:從 19 世紀到 21 世紀的詩歌**
就以下文本進行評論:
理查·羅涅(Richard Rognet),《為生命時光的輓歌》(Élégies pour le temps de vivre),2012 年**
.
.
二、文本縮寫(10 分)+ 論說文(10 分)**
學習主題:從 16 世紀到 18 世紀的思想文學**
根據你在學年中所學的作品與主題,請從以下三個題目中選擇一題進行處理:
🌿題目 A — 作者:拉伯雷(Rabelais),《巨人傳·迦岡紮》(*Gargantua*),第11章至第24章**
主題:良好的教育**
所附文本摘自:馬丁·傅尼耶(Martine Fournier)〈終身學習〉,載於《教育與培訓》(Éduquer et former),2016年。
🔹論說文題目:**
【一個良好的教育是否會讓人終其一生都持續學習?】
.
.
🌿題目 B — 作者:拉布呂耶爾(La Bruyère),《人的性格》(*Les Caractères*),第十一書〈論人〉**
主題:描寫人性,審視人的本質**
所附文本摘自:尚-弗朗索瓦·多提耶(Jean-François Dortier)〈同理心與善意〉,載於《人文科學》(Sciences humaines),2017年。
🔹論說文題目:
【若要準確描繪人性,是否必須以同理心看待他們?】
.
.
🌿題目 C — 作者:奧朗普·德·古日(Olympe de Gouges),《婦女與女公民權利宣言》**
主題:為平等而寫作與奮鬥**
所附文本摘自:法國文化部長弗朗索瓦絲·尼森(Françoise Nyssen)於 2018 年 2 月 7 日在文化與傳播部性別平等委員會上的演講。
🔹論說文題目:
【文學與文化是否能指出對抗不平等的方向?】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