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14, 2012

培育本土人才

年輕的時候看過一部王童的電影叫 ”稻草人” , 大意是: 日治時代後期,陳發、陳闊嘴兄弟是兩代佃農,稻田裡麻雀多、收成不好,唯一的一頭牛又被徵收做牛肉罐頭,加上有耳聾的老母、一位因丈夫戰死而發瘋的妹妹在田裡穿新娘服跳舞,及一大群的小孩,生活窮困不堪。地主是阿發老婆妹妹的丈夫,他們帶兩個只會講日語的小孩到下鄉避難。當晚,家裡燒一條魚請地主吃飯,小孩們都在門外看著大人吃魚,因為小孩聽說大人吃魚都不會將魚翻面,亦即表示飯後小孩子可以有魚吃,當只會講日語的小孩將紅燒魚翻過來時,小孩看著魚被吃掉嚎啕大哭…


後來這部片子曾在電視上放映,我姑姑們說看到吃魚的這一段,她們既心酸又熟悉,華人習慣熱情招待遠客,其實這種情景我小時候也遭遇過,如果非用餐時間有客人來,老爸就叫我們去冰果室買汽水招待客人,他們沒喝完的才能輪到在不遠處虎視眈眈的小孩…

所以培育本土人才,與其捧著大錢招待國外人才,他們吃剩的才會分下來,而且終了還是會回去原國,不如花點小錢,補助年輕學者出國進修…



海大新校長張清風:多培育本土人才
2012/05/14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89436#ixzz1uqUsuQkm
好人才全球搶。即將卸任的國科員會副主委張清風接受本報專訪時說,台灣「延攬人才是很弱的」;如果短期內難以招來外國人才,他建議多培育本土人才,可以從大規模開放年輕學者短期留洋開始。
近年國科會補助大學招聘國外專家,擔任「專任」教職或研究人員,張清風表示,除學校薪水,每月國科會最多可以加新台幣廿萬元。
張清風說,台灣和新加坡、香港不同,台灣並非英語環境,難吸引歐美或英語系國家人才。既然「攬才」不順,可以從「育才」著手;教育部應該要更積極開放留學補助名額、國科會也該送更多本土師資、博士後研究員出國短期進修、研究。
張清風說,目前一年只有約一百位博士後研究員獲補助出國;他認為,與其捧著大錢空等國外人才,不如花點小錢、回到五○、六○年代時積極開放的留學政策,補助上千位年輕學者出國,很快就可以讓本土人才實力向上提升一級。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