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28, 2012

第15屆東亞鰻魚資源協議會


200年11月16-18日在基隆水試所  我辦過"第3屆東亞鰻魚資源協議會"...

第15屆東亞鰻魚資源協議會28日在海大舉行11/28/2012
(http://www.taiwan-fisheries.com.tw/31frame.html)
國立臺灣海大學28日舉辦「第15屆東亞鰻魚資源協議會」,由臺、中、日、韓四國產、官、學界代表與會,探討鰻魚養殖產業永續發展相關議題。

 海洋大學表示,近年來鰻苗減產,已經造成養鰻界的恐慌,2007年華盛頓公約(CITES)將歐洲鰻被列入臨危物種,明年3月在泰國舉行的會議也可能將美洲鰻納入,這些舉動都將影響全世界養鰻事業的發展,2009年起日本鰻的鰻線產量降到谷底,不免讓人擔心日本鰻資源也會枯竭,日本鰻面臨養殖與資源保育的兩難局面。

 今年3月19日在日本東京大學召開臺、中、日、韓四國鰻魚資源的現狀及保護、保全對策的緊急研討會,由產、官、學界代表針對日本鰻的保育提出「河川及沿岸水域鰻魚漁獲管制」、「河川及沿岸水域鰻魚環境復育與再生」及「改良放流技術及提振其他增值對策」等三點聲明,希望透過有效的對策,讓養鰻產業永續發展。

 東亞鰻魚資源協議會(East Asia Eel Resource Consortium, EASEC) 於1998年成立,由中、日、韓、臺四國輪流主辦,今年在臺灣舉辦,由國立台灣海洋大學主辦本次會議,除了邀請各國鰻魚產業界代表報告各國的現況之外,同時邀請國際鰻魚學者專家發表學術研究成果,分享新知。

 海大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名譽教授曾萬年表示,透過協議會的舉行,除了可以瞭解各國鰻魚資源的現況,同時掌握國際上對鰻魚繁殖和培育現況及未來趨勢之外,希望透過彼此交流,引進新技術供鰻魚產業應用。另外,也期盼藉由會議中的討論,讓國內產、官、學界思考國際鰻魚資源管理的因應對策以及臺灣鰻魚養殖產業的未來。

 這次協議會,日本組團近20人與會,日本養殖新聞社高(山鳥) 止戈男總編、日本鰻輸入組合森山 喬司理事長、臺灣區鰻蝦輸出公會蔡秋棠理事長、張贊化常務理事等人出席了該會。

圖左為與會者合影,圖中上為海大李選士副校長、下為漁署蔡日耀副署長在會中致歡迎詞;圖右上為韓國李泰源教授致開幕詞;圖右下為海大曾萬年教授發表論文指出,臺灣鰻苗短缺,養鰻幾近崩盤。(海大提供)


水試所指出,鰻魚(日本鰻)是台灣非常重要的養殖魚種,為我國外銷水產品的主力之一。養殖盛期年產值曾達5億6千萬美金。目前種苗來源全依靠天然採捕,每年漁民在沿岸及河口區域捕撈鰻線 (苗),由於近年來鰻苗逐漸減少,致供不應求,使得苗價高漲,因此鰻線有『水中黃金』之稱。

水試所表示,近年來因全球氣候或海洋環境變遷、人為因素如河川棲息地的破壞或濫捕等,導致鰻線資源量的不穩定。為保障該產業的永續經營,如何增加鰻線資源實為當前重要的課題。而鰻魚人工繁殖雖然國外有初步成功的報導,但大量生產技術尚未確立,達商業量產階段還要很長的時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有鑒於此,乃利用鰻魚降海產卵之特性,自民國1976年起至今已陸續執行了48次的鰻魚放流 (約計3萬9仟餘公斤,10多萬尾)。此長期的放流工作,對資源保育已普獲台、日養鰻業界之重視與肯定,實有助於台灣養鰻事業的穩定發展。

【生命鰻延】 水試所人工放流鰻魚11/27/2012
(http://www.taiwan-fisheries.com.tw/31frame.html)
水試所說,鰻魚的生活史相當複雜,目前尚未完全瞭解。近年來,根據台灣大學與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報告,日本鰻的生態型式可分為海水型鰻、淡水型鰻及河口型鰻。鰻魚經覓食、成長達一定的年齡及體型後,即下海產卵。目前在海中的洄游路線並不清楚,其仔稚魚經約半年的浮游期,在海中攝食、成長與變態發育,其隨北赤道洋流及黑潮漂送,逐漸接近沿岸、河口區域,發育成鰻線。

水試所於2005年邀集相關學者與專家研商檢討放流計畫,考量鰻魚不同型式的產卵洄游特性,乃改採河川或河口水域放流。本年度計畫在新竹縣鳳山溪、高雄縣高屏溪及宜蘭縣宜蘭河各放流2–3尾/公斤的成鰻300公斤,並在成鰻體內植入微電子晶片,以便追蹤評估放流效果,且為便於漁民由外觀即可輕易辨識放流鰻,每尾都再以剪尾鰭標識。另做耳石螢光染色標識處理,作為洄游習性研究。這些標識都是為了追蹤瞭解鰻魚的生活習性、產卵迴游路徑等生態之謎。民眾如有捕撈到標識的放流鰻魚,請與水試所聯絡,並請填報捕到的日期與地點,該所將以合理的價格收購。

水試所說,相信如果有部份的放流鰻能夠成熟產卵並孵化幼苗,那麼活存下來的鰻線,將可增加鰻苗資源,進而維繫台灣養鰻事業的持續發展。資源保育的工作,需要靠社會大眾的共同參與、配合與關心。水產試驗所誠摯邀您一起打造台灣水產事業的新願景,共創養殖漁業永續經營的新環境,共同打造台灣水產業的新未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