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央大學於7月25日在東京召開「有關提案將鰻魚屬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Ⅱ之媒體說明會」。海部健三教授於會中就水產廳最新見解中所示「日本鰻資源充足」的結論及其所依據的事實資料進行說明,並指出這些資料無法成為推翻歐盟等方提案列入附錄Ⅱ的根據。
目前,歐盟與宏都拉斯已提案將包括日本鰻及美洲鰻在內的鰻魚屬列入CITES附錄Ⅱ。該議案預定在11月27日至12月5日於烏茲別克薩馬爾罕舉行的CITES第20次締約國會議上討論。
倘獲得參加國三分之二以上的贊成票通過,該提案將在會議結束後經過18個月的緩衝期後,預計於2027年6月5日生效。屆時,近年佔日本消費量三分之二的鰻魚進口國際貿易將全面中斷,而日本國產養殖鰻魚的生產亦將受到影響。
目前水產廳正加強官民合作,積極運作以避免日本鰻遭列入CITES附錄Ⅱ,水產廳所提相關資料則是用來回應歐盟等方之主張。該資料援引東京海洋大學名譽教授田中榮次尚待審閱的論文,其主張自1990年以來,日本鰻資源呈現恢復趨勢,且高於CITES附錄Ⅱ的列名標準;此外,其絕滅可能性低於0.02%,屬於可忽略的低風險水準。
海部健三對田中榮次論文所採用的資源量估算方法提出質疑,他指出該方法係基於有限數據建立數理模型,並使用受放流鰻魚影響較大的淡水水域漁獲量進行推算。此外,他亦根據自身過往的研究成果指出,該論文假設東亞日本鰻的成育場環境自1950年以來並未惡化,這一前提缺乏合理性。
他並主張,水產廳今年3月發布的《國際水產資源的現狀》中提到「我國的來游狀況長期處於低水準且呈下降趨勢」,與其最新見解相互矛盾。海部健三並表示,該報告中包括此句文字在內的兩句特定內容,並未被翻譯成英文版的文字一事表示懷疑,他認為:「可以合理推測,此係受到某種意圖的影響」。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