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21, 2025

消費量最大的種類是美洲鰻,其次分別是日本鰻與歐洲鰻。鰻魚消費量中心東亞地區佔全世界鰻魚消費量之64-85%

 日本中央大學法學部教授海部健三與研究員白石廣美及台灣大學教授韓玉山等最近對來自11個國家或地區26個城市的279尾鰻魚與鰻魚製品進行品種鑑定,並採用一種新方法,即根據產量與貿易統計進行加權,以確定哪些國家或地區消費哪些鰻魚品種。結果顯示消費量最大的種類是美洲鰻,其次分別是日本鰻與歐洲鰻。3種鰻佔總鰻魚消費量之99.6%。鰻魚消費量中心東亞地區佔全世界鰻魚消費量之64-85%。

此一研究之鰻魚及其加工品的蒐集時間為2023-2025年。樣本蒐集包括烤鰻、生鮮鰻魚、家常菜及餐廳料理等食品,並使用DNA條碼(一種利用生物體DNA序列區分物種的技術)識別鰻魚種類。在此一基礎上,利用聯合國農糧組織(FAO)與由日本、中國、南韓與台灣等國共同加入的「國際鰻魚資源養護與管理非正式協議」生產統計數據以及聯合國貿易統計的進出口數據,推算2020-2022年各國國內鰻魚流通量(生產量+進口量-輸出量)。其次將各國國內流通量與每一個國家的物種組成進行加權計算出全球鰻魚消費結構。根據FAO統計數據,及將供應量依物種組成進行調整後,推估全球消費量各物種的佔比為美洲鰻75.3%、日本鰻18.0%、歐洲鰻6.7%、印尼短鰭鰻0.02%。再者依四國非正式協議的統計數據的話,美洲鰻佔世界消費量之52.7%,日本鰻佔43.5%、歐洲鰻佔3.6%、印尼短鰭鰻佔0.2%。由於這兩個統計數據產量不同,因此推算出各物種之佔比有所差異,但在兩種情況下,均顯示美洲鰻消費量在全球佔比最高。

此外,從國內流通量排名前三名國家而言,依FAO數據依序為中國、日本、南韓,而依四國非正式協議的數據則為日本、南韓與美國之截然不同結果。至於人均供給量方面,則無論哪一組數據,排名前三名的國家分別是日本436公克、香港428公克及南韓367公克。

此一研究成果刊登於8月15日出刊之國際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中,論文認為其是「以全世界規模首次以定量方式展現鰻魚物種消費結構的案例」,並發現「全球消費的鰻魚有99%以上是集中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中的三種瀕危物種」,也凸顯出「世界的鰻魚養殖與國際貿易統計數據的缺口」。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