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鰻魚學會(EASEC)於今年7月12日在東京大學彌生講堂以「鰻魚飯的未來:鰻魚種苗生產技術研究的前沿」為題進行公開研討會。在來自政府與民間部門的6位演講者中,伊良湖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岡村明浩發表了「邁向完全養殖種苗量產」的話題。他表示「透過改變水溫、改變鹽度、使用液態飼料及設定禁食期,我們能夠加速將孵化之柳葉鰻培養成玻璃鰻苗,即種苗飼養期短縮2-3個月」。研究員也介紹了為加快種苗成長速度而進行的選擇性育種現況。
將完全養殖培育出的玻璃鰻之價格降低到業界可以承受的水平,其關鍵是縮短變態成玻璃鰻之前,即鰻魚稚魚(柳葉鰻)的飼育期。
岡村明浩表示,他在進行稚魚育成的基礎研究中,發現僅在稚魚活動期間將飼育水溫從23℃升高到27℃,以使飼育環境更接近自然的循環,稚魚的成長就得到顯著改善。其次他表示如果將柳葉鰻放到將海水用淡水稀釋2倍的微鹹水中飼養,稚魚就不需要消耗能量來調節體內外間的滲透壓,身體的負擔減輕,稚魚的活存率可以提高2倍,稚魚苗也長得更肥大。此外,他的研究也發現當將迄今為止經常使用的高黏度之黏性餌料更換為液體餌料時,其成長率雖然沒有變化,但存活率增加了一倍。另外為了促進50毫米以上柳葉魚能變態為玻璃鰻,他發現「2個月絕食期可以觸發其變態機制」。
岡村明浩之選擇性育種旨在縮短飼育期間,選擇成長快速的前1-5%鰻魚為親魚,目前已進行到第七代,而且隨著稚魚飼育基礎研究的進步,過去需要200天才能變態為玻璃鰻,現在有些稚鰻只要130天就變態,而且飼養後即使餌料沒有改變,其成長到親魚間之成長率也逐年加快。目前,以此一選拔育種法培育的完全養殖鰻魚僅需12-14個月就可長到1尾200克重(5P)之出貨尺寸,而一般之養殖需要17-36個月。岡村明浩也展示一般養殖之成鰻與經選拔育種養之成鰻的照片,可發現經完全養殖之成鰻全身呈黑色且體態豐滿,即易分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