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21, 2025

日本反對將日本鰻列入CITES附錄Ⅱ中,但反對可能被否決

低估列入CITES附錄Ⅱ的影響

3年1度的華盛頓公約(CITES)締約國大會開幕典禮於11月27日舉行已迫在眉睫。但有關歐盟(EU)提議將含支撐日本鰻魚市場的日本鰻與美國鰻等所有鰻魚屬納入CITES附錄Ⅱ中,以便進行國際貿易管控一事,儘管日本國內之鰻魚產業界一致認為日本鰻不應列入CITES附錄Ⅱ中,但反對運動尚未取得進展。引發一些利益相關人士強烈危機感,並警告「近年來CITES不再是一個討論科學的地方,如果日本任其將所有鰻屬魚種列入CITES附錄Ⅱ,未來幾年可能會還好,但幾十年後,日本鰻養殖可能會倒退回到江戶時代」。其憂心的背景是日本產業界人士低估了被列入附錄Ⅱ所造成之影響,而抱持樂觀態度看待本提案。

「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旨在透過國際貿易交易管制來保護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該公約於2007年因EU向世界上最大鰻魚養殖國中國出口幼鰻問題,決議通過將歐洲鰻列入附錄Ⅱ提案,180天後(即生效猶豫期,本次提案也一樣)之2009年正式生效實施。

EU在該法生效後的第一年設定了出口配額並允許鰻魚苗出口,但到了第10年就完全禁止歐洲鰻苗之出口,其理由是無法證明出口鰻苗對該物種的生存無害,而EU會員國以外,以北非為中心的歐洲鰻生息國卻可繼續出口鰻苗。只是要接受CITES「大宗交易審查」,交易量也持續萎縮。而中國養殖替代種苗之美國鰻苗生產普及化後,其生產量亦急速減少,日本市場幾乎已絕跡。

政治置於商業之上

當時正值人們對中國製之食品信賴度正在動搖中,因此有人指出「CITES附錄Ⅱ貿易限制並不如想像般嚴格」外,也有人指出那是由於中國政府積極且主動發行歐洲成鰻出口許可證使然,持後者樂觀看法的人是基於「如果要賣鰻魚,即使其被列入附錄Ⅱ,但養殖國必然也會發放出口證明書」。

然而中國並不是容易說服的對手,一向將政治置於商業之上,以最近2年其因ALPS排放水對所有日本產水產品實施全面禁止進口令就可得知。再如鯊類於上次大會已被列入附錄Ⅱ,日本對此申請持保留態度,因此不受CITES規定約束,但中國尚未對任何物種作出保留之申請。可以肯定是熱絡進行日本鰻與美國鰻交易的國家,針對這些物種保留權力並繼續進行貿易可能性很小。加上「歐洲鰻列入附錄Ⅱ之法律生效後迄今已16年,事實上歐洲鰻幾乎沒有進行交易。值此國內外永續發展意識日益升高之際,對國際交易中被登載於附錄Ⅱ之物種均不惜一切代價避免。這與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及日本環境部的紅色名錄,但不受貿易管制,完全是兩個不同概念。如果日本鰻被列入,企業很可能會採取措施避免與之進行貿易交易,甚至比避免與歐洲鰻進行交易更謹慎」。

以2024年日本國內鰻魚產業而言,國內放養之日本鰻苗有56%靠進口,而市場之活鰻與加工鰻總供應量6萬941公噸中,有74%是以中國為中心的進口品。如此一來,當日本鰻的國際貿易變得不可能時,日本的養鰻產業規模可能回到沒有進口的時代,毫不誇張的說,將「回到江戶時代」。

日本政府及產業界因應9月分才啟動

針對EU此一提案,水產廳表示日本鰻已確認有足夠資源存在,因此不存在因其國際貿易而導致資源枯竭的風險(農林水產部長6月27日記者會時之發言),目前日本正與外交部等部門合作,除列舉資源評估科學根據外,也爭取投票反對該案。另外據業界消息指出,9月底日本將邀請幾個CITES締約國到日本舉行會議,但進展「緩慢」。

三年前,在CITES大會上有一項將用於製造魚翅及煉製品的大青鯊(鋸峰齒鮫)科54種,包含高鰭白眼鮫在內列入附錄Ⅱ中,儘管日本等國認為這些資源是處於健康狀態,而且正在推動其永續利用,但提案還是照案通過。近年來,有些國家的目標是將所有野生動植物均納入附件中。一旦允許其納入附錄Ⅱ,可預期是納入附錄Ⅰ,即這些動植物不得以任何理由進行國際貿易交易時代也來臨。目前日本有關企業團體正準備派出數名代表參加CITES今年之大會,並在會上發表聲明,將日本鰻納入附錄Ⅱ並不合理。然而,如果產業界內部反對聲勢不大,則EU的提案就可能會佔上風。

No comments: